APP下载

1300名儿童口腔门诊初诊情况分析

2012-12-01王楠

当代医学 2012年26期
关键词:龋病恒牙乳牙

王楠

1300名儿童口腔门诊初诊情况分析

王楠

目的 研究了解口腔门诊儿童初诊牙病的发病类型以及多发部位,从而分析总结出更为合理、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儿童口腔门诊患儿1300例,患者牙齿2431颗,搜集临床资料,使用SPSS/PC+作统计分析。结果 所取患儿的牙齿患病类型多为龋齿、根尖周病、乳恒牙替换、牙髓病以及牙外伤,还有少量的深窝沟和错牙合。乳磨牙是发生牙龋病的主要部位。第一磨牙好发恒牙龋齿,上切牙是仅此于恒牙的多发龋齿部位。龋病为儿童口腔门诊的主要首诊原因。结论 儿童口腔门诊多发牙类疾病为龋齿,应做好对窝沟龋的防治、前牙光滑面龋的预防及错牙合畸形的防治工作,进一步强化人们对儿童牙病的预防,加强大众的口腔健康意识。

儿童口腔门诊;初诊分析

临床上对于儿童龋齿(Dental caries in children)有多种研究,而口腔门诊初诊的患儿龋齿情况相关研究和报道极少,龋齿多为含糖量摄入过高引起的,糖分较大食物进入口腔,经牙菌斑导致龋齿,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发酵产生酸,溶解牙齿无机物[1]。本研究选取儿童口腔门诊1300名初诊患儿的患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对比研究,总结防治方法,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儿童口腔门诊初诊患儿1300名,患牙2431颗,患儿年龄段为1.6个月~11岁。

1.2 方法 1300例患儿分为1~3岁、4~7岁、8~11岁3个年龄组。根据患儿的牙病情况,分析龋齿、根尖周病、乳恒牙替换、牙髓病以及牙外伤的患牙种类以及好发部位。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PC+进行统计分析,用频数分布来描述和分析。

2 结果

龋齿占初诊儿童患牙中的龋齿占51%,根尖周病占21.53%,乳恒牙替换占14.27%,牙髓病占8.63%,牙外伤占5.63%。见表1。为6、6、1、2。乳牙列牙位患龋频率见图3,恒牙列牙位患龋频率见图4。

图3 乳牙列牙位患龋频率

3 讨论

龋齿就是俗称的蛀牙、虫牙,而引起蛀牙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细菌。口腔内的细菌不停地在牙齿上沉积,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叫“牙斑菌”的物质[2]。人们每天吃的食物糖的成分中,就含有牙斑菌里面的细菌,如果食物中缺少维生素D,那么食物中的钙、磷等矿物质就很难被人体吸收并有效地利用,经过人体的新陈代

表1 患儿3个年龄段患牙疾病种类分布[颗(%)]

患儿乳牙患龋牙部分为IV、V、IV、V。恒牙患龋牙主要部分谢,就会产生酸腐蚀牙齿,最终形成了蛀牙。因此,要控制蛀牙,就要先控制食物中的糖的摄入,不仅是糖摄入量上控制,还要控制摄入的时间[3]。

图4 恒牙列牙位患龋频率

龋齿常多发于4~5岁左右儿童,35~44岁中年人群以及65~74岁的老年人中。外形缺损即龋洞,龋洞充满感染脱矿牙体组织,如果一旦得了龋齿,就一定要先取出菌斑致病因素,牙体组织受到侵蚀以后,就开始累及牙髓,继发牙髓炎,导致丧失咀嚼功能。此时,牙齿会有疼痛和异物的感觉,患儿的牙齿开始对各种刺激性的食物比较敏感。例如冷热酸甜,往往多数是一过性的表现,症状会慢慢消失。龋齿与肿瘤、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人类三大难点疾病[4]。龋齿只要是能在早期发现、早期防治,一般都能够达到很好的预后,最有效、经济、实惠的方法就是每天早晚的2次刷牙,每次3min,特别是晚上睡觉之前刷牙后,不要再进食,以免在牙齿的缝隙中,滞留食物的残渣。

根尖周病的牙数也是不容忽视的,根尖周病大多数是龋病的并发症。龋病是儿童牙病重中之重。人们对牙病知识的了解往往不够完善,有些家长认为“牙痛才就医”,往往有些家长发现龋病不求诊,随便吃些药就过去了,如果等儿童病发疼痛得受不了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早期治疗时机,龋病就会由浅层发展到深层,最终导致根尖周病,这时才到医院就诊,那么就会由最初简单的龋齿治疗演变成复杂困难的牙尖周病的治疗[5-6]。所以,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对龋病的认识,由家长带着孩子定期到医院的门诊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彻底根治龋齿。

本研究选取儿童口腔门诊初诊患者1300例,随机分为3个年龄组,调查结果发现龋齿占到牙病总数的51.00%,所以,儿童口腔防治的重点就是龋齿,重点是要做好早期发现以及做好家长和儿童的预防知识普及工作。龋齿的发病与儿童年龄有很大关系,主要多发在3岁前的儿童,高峰期在6~7岁,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状态。多发部位是前牙,3~4岁儿童多发于乳磨牙。临床表现为牙齿变色、变形、并且感觉牙齿异样或者疼痛。儿童在5岁以前,所有的乳牙龋病都应该得到合理的治疗,这也是有助于儿童以后的牙齿能正常的生长,乳磨牙就是乳牙龋病的重点之一。有些家长认为,反正儿童的乳牙迟早都是要掉的,所以对儿童的乳牙护理非常不重视,笔者经常在医院的门诊看到家长匆匆忙忙带着孩子前来就诊,孩子遭罪,家长着急,其实,引起孩子牙齿疼痛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孩子的乳牙不加以重视因而导致的龋齿。如果能尽早发现孩子的龋齿,尽早治疗,这样浅层的龋齿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仅可以阻止龋齿的恶性发展,而且,还可以恢复牙齿形态机功能,保证孩子的牙齿健康的发展

根据以往的文献和研究对比本次口腔患儿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龋齿的发病率已经在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代表着临床对龋齿的防治宣传工作已经起到成效,随着每年的“9.20爱牙日”的日益受到大众的重视,许多专家教授也会在电视、网络、各大报刊、各种杂志等媒体上大面积地描述有关牙齿预防保健的知识,所以关于口腔的清洁以及保健知识被人们广泛所接受。

值得关注的是儿童的牙外伤,6~7岁的好动阶段儿童牙外伤较为经常出现,到了11岁左右牙外伤达到最高的程度。儿童在这些年龄段往往具有喜好互相打闹、撕咬坚硬物品、多动等性格特点,并且自我保护能力差,受伤机会多,所以容易引起牙外伤的出现,临床上应该根据这个特点对患儿家长行医嘱,在社区或者学校密集地区进行安全宣传教育,使得家长和儿童重视起引起牙外伤的主要因素,从而避免产生牙外伤,保护牙齿不受伤害。学校作为学龄前以及小学生最为集中的场所,应该配合家长和医院,多向学生宣教,对学校的各种体育运动的设施做好安全监察,防治孩子互相打闹,减少牙外伤发生的因素。

恒牙龋齿与乳牙龋齿的发病率不太一样,恒牙龋齿主要在儿童6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加,恒牙龋齿的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在15~17岁,尤为显著,所以说,牙齿的防龋工作是从儿童成长到青少年的过程中,非常繁重的一项任务。

本研究结果提示,乳牙的龋齿好发部位多见于乳磨牙,恒牙的龋齿多见于第一恒磨牙,其次为上切牙,与以往报道相近,这与牙齿的解剖形态、在口腔中的排列、牙齿萌出时间及白洁作用有很大关系。因此,预防措施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除采取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上前牙光滑面龋的预防也不能忽视。

虽然错牙合的现象比不上龋齿那么严重,但也是不能小看的。错牙合主要是由于乳牙早失、营养疾病、不良的习惯导致颌骨欠佳而造成的,所以应培养儿童饮食均衡的生活习惯,合理适当的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避免造成牙错合。

[1] 杨是.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1.

[2] 岳松龄.全身因素与龋病[J].口腔医学纵横,2009.6⑴:49.

[3] 张举之.口腔内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

[4] 缪佳,曲滨鹏.某幼儿园3~6岁幼儿龋齿情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106.

[5] 郭颖.793名儿童出诊情况分析[J].广东牙病预防杂志,2008,8:191.

[6] 闫玉美.学龄前儿童龋齿的护理干预[J].当代医学,2011,17⑵: 115-116.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117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惠州口腔医院(王楠)

猜你喜欢

龋病恒牙乳牙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人为什么要换牙?
调皮的牙齿
Caspase-1: an important player and possible target for repair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nderlying neurodegeneration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乳牙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你知道吗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