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前流动人口孕产妇现状分析和应对方法

2012-12-01叶琴芳

当代医学 2012年26期
关键词: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

叶琴芳

目前流动人口孕产妇现状分析和应对方法

叶琴芳

目的 通过对我社区流动人员中孕产妇现状的分析,总结应对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经验,并建立更为科学的管理系统。方法 搜集现有的我区流动孕产妇相关病例,数据搜集区间为2011年1月~12月,之后采用回顾性病历分析研究方法对所选样本进行分析,因为孕产妇保健与个人的相关性较大,所以要认真做好每个个案,具体的病例建立中可以参阅区内医院妇产科门诊的外来孕产妇电子档案等相关资料,进而与我区孕产妇女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对区内360名流动人口产妇和90名本地人口产妇孕产情况调查显示,与本地妇女相比,流动人口妇女的卫生保健指标都相对较低,流动人口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本地孕产妇妇幼平均指标,此外,大多数流动人口儿童没有接种完整系统性的疫苗注射,这也日益成为影响卫生保健的一个潜在因素。结论 目前,与本地孕产妇相比,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工作不到位,存在着大量问题。流动人口孕产妇是应该受到特别保护的,在生理卫生方面对她们的护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提高整体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护理水平,就应该从宏观宣传到微观的个人管理上面面俱到。

流动人口;孕产妇;现状;应对方法

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流动人口本身的社会性就比较复杂,大多数都属于弱势群体,而孕产妇又是他们中更为脆弱的群体,因此,流动人口孕产妇的保健问题就显得十分突出。据2011年人口统计,我镇现有常住人口2万人,其中,外省市人口1.1万人,占55%。2011年,辖区内孕产妇总数 450人,其中,外来孕产妇360人,占80%。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旨在深入了解区内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现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更为有效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是2011年1~12月在我区进行保健护理的流动人口孕产妇450名。年龄最小的19岁,最大的41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小于20岁的占3%,≥35岁占0.5%;在东平镇居住时间平均3年,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占90%,住居1年的占86%,居住2~3年的占80%,居住4~6年的占50%,居住6年以上的占5%。户籍涉及6省市,其中,前3位的是安徽、四川、河南,分别占60%、15%、12%。对本地和外来产妇身体情况进行检查,统计本地孕产妇90人,外来孕产妇360人,两组孕产妇在身体健康及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专业医疗人员对两组孕产妇的保健情况与住院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专业统计,对两组产妇生产前后的6个阶段进行全程保健管理。将其分成本地孕产妇90例和流动孕产妇360例两组,并记录两组孕产妇的产前检查、护理情况,对比两组孕产妇产前保健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孕产妇孕检、B超筛查、早孕、孕期贫血等情况,其结果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孕产妇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的产期保健服务质量远低于本地孕产期妇女,由此所产生的后果就是流动人口孕产妇早产率和孕期贫血比例要远高于本地孕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表1 两组孕产妇的B超、孕检、孕期贫血、早孕等情况统计结果(例)

2.2 统计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孕产妇孕次,其结果如表2。

表2 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孕产妇孕次情况结果[例,(%)]

从表2可以看出,流动人口孕次比例高于本地人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

3 现状分析

外来孕产妇孕产期保健服务现状不尽人意,其中的影响因素也并非单一的,需要综合分析。流动人口的居住环境较差,可选择空间也很狭窄,他们一般选择居住在郊区的农村,而这些地方的卫生环境对于孕产妇来说都十分堪忧。而且,由于流动人口户籍管理政策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他们的住户信息十分分散,不易被有关部门掌握,因此,也就不能及时地建立完整的病例库。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决定了他们不会对社区有太多的归属感,自然也就不会轻易融入到当地的民俗中,使得流动人口往往会和当地居民在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上产生分歧,而双方又没有及时建立沟通的桥梁,所以,当地居民也就没有渠道为这些流动人口的孕产妇提供帮助和相关的卫生习惯引导。这些流动人口多来自偏远农村,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孕期的保健常识了解微乎其微,也没有进行定期检查的意识,所以常常会延误治疗。近几年来,我镇着力加大了妇科保健医生的数量并改善了相关的硬件配备状况,但很多医院在应对策略上也出现了问题。这样不仅有损医院的声誉,更是打击了人们就诊治疗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保健的管理秩序[1]。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虽然提高了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的重要原因。

4 讨论

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2]。政府、医院、社区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要相互协助,因为保健工作的绩效审核需要三方的共同评定。必须建立专门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工作监督部门,部门下设各种小组,分别监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并从中协调。加大妇科保健医生的数量并改善相关的硬件配备状况,在实际操作中,要执行到位。医院不能一味打价格战,要从问题源头上梳理,不能老问题解决了又出现新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外,对孕产妇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让流动孕产妇认识到孕前检查护理的重要性,免费开展一些基础教育课程,鼓励孕产妇接受产前教育,让她们全面了解产前的相关知识,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流动孕产妇,政府应该建立健全流动孕产妇的保障措施,社会应给予关爱,解决流动孕产妇因经济原因不能得到孕前检查、护理的难题[3]。

[1] 盛建丹,方兴.金东区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05):680.

[2] 陈海梅.外来孕产妇及儿童计划免疫社区管理模式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0):36-37.

[3] 王跃,许速.闵行区外来孕产妇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49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116

202178 上海市崇明县东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叶琴芳)

猜你喜欢

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漫画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