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普外术后止痛的效果分析

2012-12-01张艳云时爱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外科手术机体护理人员

张艳云 时爱玉

疼痛(pain)是组织损伤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行为。是临床上非常多见的症状。它既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进而引发机体进行一系列的防御性保护反应,长期疼痛对机体已成为非常难以忍受的一种折磨[1]。因此,预防与治疗疼痛已是目前医生面临的重要任务。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因组织的创伤引发的疼痛常导致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导致影响伤口愈合及机体康复。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观念以及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已成为提高外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2]。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后止痛效果,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98例,对照组98例,临床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整理与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96例普通外科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按住院号末位的单双数分为护理干预的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麻醉方式、临床表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组 观察组除按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外,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护理。①术前健康知识宣讲:由科护士长选派经验丰富,知识广泛,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对患者的术前健康宣教由护理责任人专门负责进行健康宣教与指导,宣讲时间安排在手术前1 d进行,讲解内容包括:手术的目的,手术中注意事项,麻醉方式、术中可能发生的常见情况,手术后注意事项及常见并发症等。同时告诉患者具优势的内容:诸如手术创伤小、不需要全身麻醉、恢复好、不留疤痕等显著优势,以减轻心理压力并增强信心。②皮肤刺激:可用冷敷、热敷和按摩法等,通过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患者体内止痛物质的排出,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缓解肌肉痉挛。如:冷敷可抑制细胞的活性,使血管收缩,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③心理护理: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对每位患者都要进行心理沟通。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个体化地向患者介绍与手术相关的各种知识,重点说明一个问题,使患者了解手术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共同战胜疾病。详细告诉患者手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重点是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照顾和关心,让患者有一种依靠,信赖和放心,心情平稳,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护理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和好的服务态度,采用科学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给每一位患者的身心带来快乐。④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适宜性调整病房的光线、温度、湿度、声音等多种环境因素,达到保持病室整洁、安静,床铺清洁、舒适等,避免不良环境刺激围手术期患者诱发疼痛。根据实际情况或患者需求播放轻音乐、读书、聊天等方式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⑤介绍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在咳嗽发生时应按压切口两侧,以防止牵扯缝线从而引起伤口疼痛等。

1.2.2 对照组 按外科手术后常规护理,在围手术期行外科手术基本护理进行。

1.2.3 效果评价 疼痛程度是在手术后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疗效评价标准按WOH评价标准给予评定[3],完全缓解:无疼痛感觉;部分缓解: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能正常生活;无效:与治疗前比较疼痛无缓解或仅有轻度改善,但仍有明显疼痛。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止痛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止痛效果比较例(%)

3 讨论

医学界已公认生命体征继脉搏,呼吸、体温、血压之后,疼痛为第五生命体征,是医学上常用来判定生命迹象是否存在的标志[4]。患者经外科手术后的第一感觉是疼痛。疼痛使患者感受痛苦,剧痛还能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休克。手术后产生的疼痛,除组织创伤外,还有引流管刺激、患者的情绪、性格、心理压力会给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5]。目前、有效地止痛是外科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们对所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196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最后通过两组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干预组的患者在完全缓解与对照组相比经卡方处理χ2=4.7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两组相比经卡方处理χ2=14.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与陈海莹报道相似[6]。

患者术后疼痛是机体的创伤应激以及后续心理情绪反应。医护人员在正确的疼痛评估确认患者疼痛程度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方式进行镇痛护理,以协助患者安全、稳定地度过围手术期。术前护理人员应告知术后切口主要疼痛时间、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同时经过细致主动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潜在心理,护士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消极悲观情绪树立信心[7]。通过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促进患者恢复,为手术预后奠定良好的基础。

[1]周永萍.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吉林医学,2008,29(8):8.

[2]王秀婷.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效果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15):79-80.

[3]姜红,翟英,连伟.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29-4830.

[4]田小红,陈蕾,何娟.术后疼痛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1,8(10):36.

[5]高凤莉.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作用.现代护理,2008,14(8):808-809.

[6]陈海莹.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59-160.

[7]马晓文.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中国伤残医学,2008,16(2):107-108.

猜你喜欢

外科手术机体护理人员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邓俊峰作品选
本刊2019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