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2-12-01任丽华郭颖陈倩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阴道镜细胞学鳞状

任丽华 郭颖 陈倩文

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CIN常发生于25~35岁的妇女,而宫颈癌则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2]。因此,宫颈癌及CIN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妇科门诊通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大大提高了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TCT的患者共计3047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35.25±5.2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现未怀孕,无宫颈手术史,无子宫切除,未行盆腹腔放疗,且至少6个月内未进行任何宫颈病变检查和治疗。TCT阳性者348例(即不典型鳞状细胞及该级别以上病变)和临床检查可疑病变而TCT阴性者27例,共375例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行活检。

1.2 方法

1.2.1 液基细胞学检查方法 充分暴露宫颈,分泌物多时可用棉枝轻轻拭去,勿用力擦。将专用毛刷中央长毛部分深插入子宫颈管,使周围短毛处毛刷完全接触到子宫颈,同方向旋转5周,将毛刷所刷取的脱落细胞置于专用保存瓶中,送病理科由专科医生处理阅片。

1.2.2 阴道镜检查方法 宫颈表面涂5%醋酸溶液,30~60 s后镜下观察,出现白色上皮、点状与各种异型血管、脑回状改变为异常转化区。接着行碘溶液试验,柱状上皮、未成熟化生上皮、角化上皮、非典型上皮碘不着色为碘试验阴性区。加绿光观察血管。可疑病灶变化包括醋酸白上皮、白斑、粗镶嵌、粗点状血管及其他异型血管同时或单独出现,并可伴猪油状、微小回状上皮改变以及涂碘后不着色和黄染区域碘试验阴性区。

1.2.3 阴道镜下活检方法 在阴道镜异常图像区取活检组织,正常转化区常规取3.6.9.12点四处,移行带上移至宫颈管内行宫颈管搔刮术。组织分别装入标本袋,使用福尔马林固定后送病理科检查。

1.3 标准

1.3.1 细胞学分类标准 采用国际癌症协会推出的TBS(the bethesda system,2001)分级诊断系统,可概括描述为:①正常或者炎症②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癌(ASCUS)和不典型性腺细胞(AGCUS)。③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包括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臂内病(HSIL)。④鳞状细胞癌(SCC)和腺癌。

1.3.2 组织学分类方法 活检组织学诊断阳性包括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和鳞状细胞癌(SCC)、腺癌以及鳞腺细胞癌。为统一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术语,LSIL相当于 CINⅠ,HSIL相当于 CINⅡ、CINⅢ(包括原位癌)。细胞学阳性诊断包括ASCUS及以上病变,病理学阳性诊断包括CINⅠ及以上病变。

1.3.3 结果判断 以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TCT、阴道镜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TCT检查结果和镜下活检病理结果比较 TCT阳性结果共348例,总检出率11.4%。其中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癌(ASCUS)69例,占阳性结果的19.8%;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144例占41.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12例,占32.2%,鳞状细胞癌(SCC)4例23例,占6.6%。TCT对 CINⅠ诊断的敏感性为78.7%,特异性为84.1%。TCT对宫颈CINⅡ-CINⅢ诊断的敏感性为74.8%,特异性为92.3%。TCT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98.7%。经统计学处理,TCT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 阴道镜检查结果与镜下活检结果比较 阴道镜检查诊断结果炎症68例,占19.5%,CINⅠ140例,占40.2%,CINⅡ-CINⅢ127例,占36.5%,宫颈癌17例,占4.9%。阴道镜检查对于CINⅠ诊断灵敏度为75.2%,特异度为83.6%;CINⅡ-CINⅢ诊断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86.4%;宫颈癌诊断灵敏度为68.2%,特异度为99.3%。统计学处理,阴道镜检查结果与镜下活检结果差异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1 TCT与镜下活检诊断结果

表2 阴道镜检查与镜下活检诊断结果比较

另有TCT阴性而临床检查具有较明显症状体征的患者27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2例为CINⅠ,25例为炎症。

2.3 TCT和阴道镜检查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 TCT对CINⅠ诊断的敏感性为78.7%,特异性为84.1%。阴道镜检查对于CINⅠ诊断灵敏度为75.2%,特异度为83.6%。TCT对宫颈CINⅡ-CINⅢ诊断的敏感性为74.8%,特异性为92.3%;阴道镜对CINⅡ-CINⅢ诊断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86.4%。TCT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98.7%;而阴道镜检查对于宫颈癌诊断灵敏度为68.2%,特异度为99.3%。在诊断CINⅠ时,TCT和阴道镜检查无明显差异(χ2=0.065,P>0.05),而在诊断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时两种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01,P<0.05)。

3 讨论

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其演变时间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早期宫颈癌如能及时发现并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CIN对于防治宫颈癌具有决定性作用。TCT技术将诊断性细胞均匀地分散在样本中,弥补传统巴氏涂片技术的不足,提高涂片的满意度和质量,提高了宫颈疾病的检出率。研究表明TCT技术可检查92.9%的高度病变和100%的癌变,与传统巴氏涂片的77.8%和9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实践证明液基细胞学普查可以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生和死亡[4]。本研究结果表明,TCT结果对 CIN诊断敏感性为78.7%,特异性为84.1%;对宫颈CINⅡ-CINⅢ诊断的敏感性为74.8%,特异性为92.3%;对宫颈癌的诊断敏感性为86.4%,特异性达98.7%。TCT具有损伤小的特性,而且可以深入宫颈管内刷取脱落细胞,可用于宫颈病变的初筛。

阴道镜检查可进一步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确定病变范围及病变类型,阴道镜利用放大系统直接观察宫颈磷柱交界的病变,在移行带上异常最明显处取活检,大大提高了筛查的特异性和符合率。本研究显示阴道镜检查结果为:在诊断CINⅠ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5.2%、83.6%;在诊断CINⅡ-CINⅢ时为73.2%、86.4%;诊断宫颈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2%,特异度为99.3%。本文对TCT阴性而临床检查具有较明显症状体征的患者27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2例为CINⅠ。故建议当患者TCT诊断正常或仅为炎症时,若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时,仍建议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活检。

TCT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不同疾病时符合率有一定差别,本研究显示:在诊断CINⅠ时,TCT和阴道镜检查无明显差异(χ2=0.065,P>0.05),而在诊断 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时两种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01,P<0.05)。阴道镜检查灵敏度更高。此结果与来菊英[5]等研究结果一致。而章波儿[6]等则认为在诊断CINⅠ时,阴道镜较TCT敏感,而在诊断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时则两种方法无差异。

大量研究表明,单纯TCT检查或阴道镜检查均存在一定不足。TCT检查并不能确定宫颈病变的具体位置和组织结构,尤其对已有浸润的早期宫颈癌,无法明确病变的深度和范围;而阴道镜只能观察宫颈表面,而无法检查宫颈管的情况,容易漏诊。TCT和阴道镜是两种可以互补的检查方法。将两者结合运用可使宫颈病变早期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8%-99%[7]。本次研究也显示,联合 TCT和阴道镜检查,采用TCT筛查-经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病理学检查的三阶梯程序,可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对及时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另外本文没有提及关于HPV感染相关检查,因阴道镜无法显示相关诊断,故未纳入统计范畴,但现有研究结果显示90%以上CIN和宫颈癌伴有HPV感染,很多HPV感染无临床症状,且可自然消退,但当HPV持久存在时,在一些因素作用下,可诱发CIN。

综上所述,宫颈癌是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可降低漏诊率,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更有效地防治宫颈癌。

[1]钱德英.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37-139.

[2]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08-310.

[3]Martha L H,David J Z,Mark E S,et al.Utility of liquidbased cytology for cervical carcinoma screening.Cancei Cytopathol,1999,87(2):48.

[4]陆亚平,卑成芳,季远兰.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筛查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30-33.

[5]来菊英,朱华洁,邵梅,等.液基细胞学检测和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研究.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460-462.

[6]章波儿,施晓,李海洋,等.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分析.浙江实用医学,2010,15(3):208-209.

[7]熊敏,刘妮萍.阴道镜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附5125例分析).中国医师杂志,2002,4(6):666.

猜你喜欢

阴道镜细胞学鳞状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及健康教育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不同类型转化区对阴道镜诊断的影响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阴道镜检查
细胞角蛋白14和P16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