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长株潭三市中产阶层体育参与及消费现状调查*

2012-11-27李亚莉

关键词:中产阶层阶层场馆

李亚莉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株洲412008)

我国的中产阶层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演变形成的,并在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整合中逐渐成长。[1]中产阶层被认为是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也是体育健身运动的易动人群。[2]因此,了解中产阶层体育参与及如何促进中产阶层的体育消费已成为当今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3]现阶段在阶层标准划分的问题上,主要依据是教育、财富、收入、生活方式与消费能力等五个方面。因此,笔者认为中产阶层是指在我国的一定区域内,拥有一定资产,具有稳定收入,接受过良好教育且讲求生活品质的中等消费群体。2010年我国社科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产阶层的规模已占总人口的23%左右。[4]

长株潭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区域,三市的城市人口达到400多万,2011年长株潭人均收入已达22 600元,2012年上半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 236元,其中文教娱乐支出增长17%。本研究仅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长株潭三市中间阶层的体育参与及体育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力求较全面地反映长株潭三市中间阶层的体育参与及消费的真实现状。我们对长株潭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市区进行调查访谈,从收入、职业和受教育程度三个维度来界定三市中间阶层,即居住在城市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人年收入在3-6万元之间的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包括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550份,回收538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7.8%和93.6%。其中男290人,女248人。年龄分布从24岁到60岁。

一 参与体育健身的认知及制约因素

(一)参与体育健身的认知

表1 体育健身的喜爱程度和体育健身的参与程度N=538

调查结果显示:长株潭三城市中产阶层群体对体育健身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有较充分的了解,体育锻炼促进健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对体育健身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7.3%,说明中产阶层群体对体育的健身功能有较深刻的认识。这些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崇尚健康生活方式,具有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参加锻炼的意识高于普通人群。但因为其它原因,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只有28.3%,而较少参加锻炼的却占到了49.8%,另还有21.3%基本上不参加体育锻炼,有心动而无行动。造成这种现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导致难以实现锻炼行为应是主要原因。

(二)制约因素

表2 制约中产阶层群体参与锻炼的因素 N=538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忙、无锻炼时间是影响长株潭三城市中产阶层群体参与体育的重要因素。城巿中产阶层群体是各行业中的精英和中坚力量,他们工作任务繁重,又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的重担,的确无更多的时间参与锻炼健身。其次是没有适宜的运动场地,没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因此失去对运动的兴趣也是制约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群体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其实,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有着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热情,但由于某些因素,只能通过喜欢服装品牌和时尚潮流来表现自己的对运动的热情。这也反映出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人员中的很多人还未将体育健身活动融入到自已的生活当中,未能实现体育生活化,并将其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5]我们通过访谈得知,长株潭是工商业较发达的二三线城市,中产阶层平时的工作时间长,相对休息时间有限,他们大多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但因诸多因素制约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他们只能偶尔参加而不能形成体育锻炼常规化和生活化。

二 参加体育健身的项目选择

表3 群体参加体育健身的项目选择排序 N=538

调查结果显示:从列举的20个选项中,长株潭三城市中产阶层群体参与最多的是走跑类项目,占有率52.8%,其中男选为第二,女选为第一;其次为小球类项目,占有率49.4%,男选为第二,女选为第三,排在第三、四、五位分别是舞蹈、自行车和游泳;再次,选择舞蹈的以女性为主,占56.9%,选择自行车和游泳的男女成员差不多。从以上三城市中产阶层所选的运动项目分析,其特点是:最容易进行的项目,选择的人群最多;其二,占地面小,容易控制掌握并具备场地和器材的项目,选择的人群多;第三,时尚健身,易于推广,能满足个人表现欲望的项目,选择的人群较多。比如说当前城区健身广场舞的风靡说明了近几年来,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群体的健身意识在不断增强,体育人口在不断增长。这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体育锻炼不只具有健身的功能,还具有娱乐、交友、欣赏和展示自我的功能。

三 体育健身场所和时间的选择

(一)体育健身场所

表4 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健身的主要场所调查 N=538

调查结果显示:在体育活动主要场所的选择上,选择收费体育场馆的比例达40.8%,超出其他选项排在首位。说明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成员大都喜欢选择去收费的场馆,因为这些地方的服务较完善,运动氛围好,又能够显示他们的身份特征和经济实力。其次,公园广场和公共场馆是他们的第二、三选择,这也说明目前有相当多的城巿中产阶层,体育健身的途径主要是选择方便、就近、收费低、人气旺、但又锻炼效果显著的健身场所。由于企业改制的原因,长株潭城市群大多单位运动场馆已归类到社区或已另作它用,为大众健身所用的场馆已减少很多了,故选择的人不多属情理之中。我们通过查阅富裕城镇苏州中产阶层体育健身需求调查得知,在我国由于地域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以像苏州城区的中产阶层选择高档健身场馆的达到30%,选择一般收费性健身场馆的达到38.3%;而据杨双燕的调查:南京市中产阶层中则有41%的人去收费性健身场馆,而54.3%人是去公园广场进行健身。从以上部分城巿的对比来看,各城市的中产阶层健身锻炼还是比较喜欢去收费性场馆,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健身环境、素质较高的同伴,并彰显示了自己的身份地位等。通过访谈还得知,他们参于活动的结伴方式主要是与亲朋好友同行,独自参加活动的较少;他们中的很多人是利用晚上或周末去收费体育场馆进行一次性较长时间的体育活动;他们普遍都认为只有放下工作,放松心情地与亲朋好友一同锻炼,才能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二)健身时间的选择

表5 每周体育健身的次数和每次健身的持续时间 N=538

体育人口的构成要素是指每周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次数和每次活动的时间(每周三次,每次1h左右)。城市中产阶级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好的工作,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应酬多是这一阶层的典型特点。根据访谈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中部分人体育锻炼没有规律,属于有时间就锻炼的人群,占25.2%,每周锻炼1-2次的却占到了51%;在被调查的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人员中,基本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只占23.7%。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要做到每周锻炼达三次以上,还是有一些难度的。调查表中同时还显示中产阶层人员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0.5h-1h的最多,占51.6%。说明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员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还是比较合理的。

四 体育消费及其特点

(一)体育消费特点

表6 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健身消费特点调查 N=538

体育消费包括直接体育消费(直接参加体育活动的消费)和间接体育消费(观看体育比赛和购买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报刊杂志等的消费)。调查发现:稳定的收入,能够较好地保证中产阶层的体育休闲行为与方式,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体育消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锻炼健身为主和丰富业余生活上,主要内容是传统的走跑类项目。其次,以减轻工作压力为主,然后才是追求时尚,体现个人价值。这与笔者查阅的其他城市中产阶层的体育休闲消费特征有所不同:如周晓红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五市的调查,认为一线城市中产阶层的健身消费特点主要是新兴的体育休闲健身项目受到中产阶层的追捧,如女子的瑜伽、肚皮舞,男子的羽毛球、游泳等。追求时尚、追求名牌、彰显身份等是他们的主要消费特点,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拓展和积极消费的特征。

(二)体育消费支出

当前社会,中产阶层已成为运动消费群体和消费时尚的引领者,那么体育健身消费就成为了其重点选择的内容。由于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与消费倾向的差异,本群体成员健身消费需求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长株潭三城市中产阶层成员主要的体育消费支出为购买运动服装,占总人数的 47.5%;其次是体育健身,占总人数的42.2%;再次就是购买运动器材、体育彩票、体育书刊和比赛门票等。其中,购买比赛门票的人只占总人数的5.2%(见表7)。通过走访得知,长株潭三城市中,除省会长沙竞技体育比赛或表演稍多一些外,其它两地这类活动开展甚少,加上媒体宣传不到位,参与者不多。巢湖学院赵胜国、邰崇禧等指出,我国的中产阶层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第一代,他们可能刚刚进入中产行列,甚至还生活在“多阶层”家庭之中,对体育健身消费具有一定的节制,需要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受我国特殊国情的影响,传统的节俭、实用等品格在他们身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6]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了长株潭三城市中产阶层体育消费节俭和实用这一特性。统计到2011年止,被调查的长株潭三城市中产阶层人员的年健身消费水平大多在1000元以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以选择经济实惠、服务良好的健身场所进行锻炼健身。

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群体对体育和健康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但认识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差距,往往有心动而没有行动。他们对参与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主要是走跑类项目、小球类项目和舞蹈类(广场舞)项目,与一线城市比较,其选项有一些差异。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经济条件较优越,选择的锻炼场所多为收费性场所,体育参与的规律性不强,体育健身的连续性行为尚未形成;虽然人均消费支出达到7千多元,但面对高房价,高物价、医疗、教育等费用问题,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群体无法轻松实施体育消费,年体育消费水平多在千元以内;但消费的结构较为合理,所消费的内容以购买运动服装和参与运动健身为主,显示了长株潭城市阶层体育消费的实用性和节制性的特征。影响长株潭城市中产阶层群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随着《全民健身条例》的全面实施,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中产阶层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以此引领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全民健身;其次,应加强城镇健身场馆的建设、包括场地布局、配置及规格等,积极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注重改善体育健身消费环境,引导中间阶层理性消费,提高健身消费档次,促进和引导中间阶层群体实物型、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消费结构合理化。[6]相关政府部门在拓展城巿公共体育休闲空间时,可充分考虑城巿体育健身爱好者的行为特征,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为城巿各阶层人群提供更好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王晓东,吴 莹.沈阳市中间阶层体育消费特征的社会学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10):14-16.

[2]孙淑惠.中产阶层的崛起与我国大众体育深入发展的关系探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7-10.

[3]孙高峰,刘 燕.多维视角下的合肥市中间阶层群体体育休闲的特征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1(12):56-59.

[4]董宏伟.中产阶层体育休闲消费的特征及其社会效应[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12):32 -35.

[5]杨双燕.南京市中产阶层体育生活方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4):43-47.

[6]赵胜国,邰崇禧.太湖区域苏州城镇中产阶层体育健身消费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8):34-37.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阶层场馆
黄永峰:追梦互联网新蓝海 彰显新阶层新担当
当“非遗”遇上“新阶层”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场馆风采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