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海瑞精神构建“廉洁海南”

2012-11-24曾照宇刘刚

今日海南 2012年9期
关键词:海瑞海南精神

□曾照宇 刘刚

传承海瑞精神构建“廉洁海南”

□曾照宇 刘刚

当前,海南正在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庸懒散贪”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作为海南杰出历史人物,海瑞的一生与“庸懒散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挖掘海南特色廉政文化资源,传承海瑞精神,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很有必要。

海瑞勤政爱民、刚正清廉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弘扬

吴晗在《论海瑞》中对海瑞精神进行了精辟论述:“我们肯定、歌颂他一生反对坏人坏事;肯定、歌颂他一生反对贪污,反对奢侈浪费,反对乡愿;我们肯定、歌颂他一生处处事事为百姓设想,为民谋利;我们肯定、歌颂他一生不向困难低头,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我们肯定、歌颂他一生言行一致,里外如一的实践精神”。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对海瑞会有不同的评价,但以勤政爱民、刚正清廉为核心内涵的海瑞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一是勤勉实干的精神。海瑞到了40岁才开始步入仕途,从一个教育官员——南平县教谕做起,任过知县、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大理寺右丞、巡抚、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务,既有实职,也有虚职。期间他还坐过牢、被罢过官,有十几年赋闲在家。一生可谓历经波折、浮浮沉沉,但即便如此,他始终保持一种奋发有为、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精神。他任南平县教谕时,订出《教约》16条,大力整饬县学的风纪,以礼为教,“是教职中最难得者”;在浙江淳安任知县时,“整顿吏治,救民疾苦”,“清查六房积弊,一切陋行革除”;在任应天巡抚时,疏浚吴淞江、白茆河,完工后“由是旱涝有备,年谷丰登,吴民永赖,乐利无穷。公之开河之功,创三吴所未有矣”。他在各个岗位上,可谓是尽职尽责,政绩斐然。

二是为民谋利的精神。海瑞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认为“安否关宗社,利害在生民”,安民是治国之本。他在一篇文章《政序》里写道:“学者内以修身,外以为民,爵位者,所托以为民之器也。”也就是说,内要修身,外要治国为民;做官,也只是为民服务的工具而已。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他一方面做出各种规定,严禁下属盘剥百姓,谋取私利;另一方面,坚决打击乡官权贵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他得罪了不少权贵,被人弹劾。《明史·海瑞传》有一段记载:“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他被弹劾的原因竟然是“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为民谋利的精神是多么的强烈。

三是刚正不阿的精神。海瑞平生最重气节,对那些无骨气、随风倒、和稀泥的“乡愿”深恶痛绝。他任南平县教谕时,为了师道尊严,不肯屈膝于上官,得到了“笔架先生”的外号;在淳安任知县时,为了不劳民伤财,拒绝接待上官,得到了“强项县令”的美名;在任巡抚时,为了均平赋役,不管是阁老尚书,一样“有犯无贷”;最令人震撼的是,在任户部主事时,为了国家社稷,竟然冒死上书皇帝,直言皇帝的种种不是。不阿谀逢迎,不怕得罪人、不怕丢官、不怕死,原因就在于他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四是廉洁自律的精神。海瑞认为居官之道,在于“清、慎、勤”,为政清廉是最基本的要求。他在淳安做县令的时候,平日穿布衣,吃粗粮,让老仆在衙中空地种菜,家童上山打柴,只有为庆贺老母亲过生日那天,才买上两斤肉,以至于当时都轰动了。海瑞后来当上了巡抚,算是高官了,可被罢官回海南时,一点积蓄都没有。复出后也还是清贫,死后没什么遗物,所剩的钱连料理后事都不够,还得靠同事们捐款才把他给殓葬了。他严于律己、公私分明,不该拿的绝对不拿,临死前还惦记着发薪俸时因错算多给了他七钱银子,一定要老仆人退回去。一辈子的清廉、一辈子的自律,可谓是千古罕见。

海瑞精神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

明清以降,海南文化中兴,人才辈出。尤其是海南文化中闪耀着自强不息、追求进步、清廉纯朴的光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孕育滋养了以海瑞精神为代表的海南“清官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廉政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

海瑞精神是海南文化孕育而生。纵观海南发展历史,海南文化在明代达到一个高峰。据记载,在明一代,海南共有举人595人、进士62人,为历代之冠。在海瑞之前,海南有两位名臣,一是丘浚、一是邢宥,他们也都是明代有名的清官,后来与海瑞并称“海南三贤”。海瑞生于海南、学成于海南、葬于海南,一生都与海南密不可分。他的思想、品格的形成,都与海南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海南文化的滋养有着密切关系。海瑞的高祖海答儿明初从军到海南,定居琼山,到海瑞已是传五代。海瑞四岁时父亲就已去世,全靠母亲抚养成人。海瑞的母亲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到处为他寻求名师。他受母亲的影响,很注意学习和修养,得到了同学、长者和老师的称赞。海瑞在求学之时,与丘浚的曾孙结为好友,经常相互切磋学问,他受这些乡贤的影响显而易见。海瑞对海南有很深厚的感情和很强的归宿感,他中举后,即献《平黎疏》,再写《治黎策》。这两篇奏疏,为缓和海南的民族矛盾、维护社会有效平稳统治、推进海南发展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也是海瑞爱民思想的一个表现。

海瑞精神烙印着海南独特的“文化个性”。海南出清官,这与海南“文化个性”的浸润不无关系。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名著《万历十五年》中称海瑞是“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之所以被人视为古怪,是因为他和当时的官场显得格格不入,“不近人情”。但他真的是“古怪”吗?海瑞的朋友没有人觉得他“古怪”。不论是他在求学之时,还是被贬官回到海南,他周边有许多朋友,都是一些有德行的人,海瑞与他们相处很融洽。海瑞因为骂皇帝被下狱,御史黄光升上疏把海瑞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海瑞出狱后,亲自前往福建晋江拜谒黄光升,以表营护之恩。后来海瑞听说黄光升病卒,悲伤至极,不顾70多岁高龄,带病前往晋江奔丧,海瑞刚正的背后透着柔情。再说丘浚、邢宥,都有着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的性格,多被世人视为“古怪”。应该说,人们对海瑞等人“不近人情”“戆直”等等“古怪”评价,反衬出他们身上鲜明的海南“文化个性”,即正直、厚道、守法、清廉等,海瑞精神就是这种海南“文化个性”的集中体现。

海瑞精神是海南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丘浚、邢宥、海瑞、王弘诲等人,政绩卓著,清正廉洁,树立了海南人的良好形象,为海南赢得了荣誉。特别是海瑞,“直声动朝野”。《明书·海瑞传》说明代的老百姓在谈到忠臣的时候,没有不提到海瑞的。《明史·海瑞传》则说海瑞可与西汉的汲黯、北宋的包拯媲美。海瑞在淳安任知县四年,离开后,当地百姓自发建一座生祠——“海瑞祠”纪念他。当他去世时,江南的老百姓户户都哭祭拜祭,整个南京城都为之罢业、罢市。在中华民族的清官文化中,海瑞精神有着突出的地位。海瑞是海南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南的宝贵文化资源。海瑞故居、墓地都在海南,保存有一定数量的文物;他的诗文不少,传诵、纪念他的作品也比较多,这些都是很好的资源。以海瑞为主题,深入挖掘相关的文化资源,建设具有海南特色的廉政文化,条件比较成熟。

传承海瑞精神,为海南“绿色崛起”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海瑞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海南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海南人的骄傲。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传承海瑞精神,助力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传承海瑞精神,要广泛深入宣传海瑞。在中华历史上,海瑞与包拯都是有名的清官,但相比“包青天”,“海青天”在民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低得多。包拯是宋代人,其事迹经过几个朝代,特别是明代民间文学的加工整理和传播,影响深远。海瑞死后不久明朝就灭亡了,在清代的高压文化政策之下,海瑞是不可能得到广泛宣传的,因此,有关海瑞的文学作品和研究并不多。新中国成立后,一部《海瑞罢官》被批,也让海瑞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近年来,随着电视剧《大明王朝》热播和百家讲坛《清官海瑞》叫好,海瑞开始受到关注。但总的来说,有关海瑞的题材还是比较少。特别是海南,作为海瑞的家乡,对他的宣传和研究不多,许多普通百姓还不是很了解他的事迹。因此,必须加强对海瑞的宣传,让全省广大群众广泛了解海瑞、熟知海瑞,进而学习、弘扬海瑞精神。

传承海瑞精神,要加强以海瑞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建设。海瑞精神的实质,在于勤政为民,清正廉洁。这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海南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对一个地方人文素质的养成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廉政文化,必须结合实际,突出地方或者部门特色。深入挖掘海瑞等海南历史文化名人的廉政文化资源,通过整理资料、精心策划活动、建设主题文化园区等方式,大力宣扬廉政文化,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有利于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创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廉政文化核心基地,推出“廉政文化之旅”,不断扩大影响,必将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传承海瑞精神,要将其灌注于构建“廉洁海南”的行动之中。绿色崛起,既要有绿色的自然生态,也要有绿色的政治生态,“廉洁海南”是绿色崛起的重要保障。要吸引外来投资者、中外游客,一个廉洁的政府就是最好的广告,胜过千万句口号。作为小政府大社会的先行先试者,作为省直管市县体制的率先者,与其他省份相比,海南在建设廉洁政府上能大有作为。海南过去产生过大清官,现在、将来也会出现千千万万的清官。当前,全省正在全面向“庸懒散贪”开战,这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反腐倡廉、整风肃纪的决心,相信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廉洁海南”一定能够成为海瑞故里的名片,海瑞精神在建设“廉洁海南”实践中,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海南省纪委)

猜你喜欢

海瑞海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怀念海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海南杂忆
拿出精神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天下钱粮减三分
清官海瑞妻妾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