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兰市1994~2000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2012-11-21张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舒兰市年龄组肝炎

张杰

病毒性肝炎是我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之高,防治之难,已纳入目前防病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市1994~2000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进行收集整理,现将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依据我中心疫情报告资料整理,经统计学处理及,各个侧面的对比分析。

2 结果报告

2.1 年发病规律 舒兰市1994-2008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1994年发病173人,发病率76.37/10万;1995年发病146人,发病率63.58/10万;1996年发病308人,发病率133.06/10万;1997年发病460人,发病率130/10万;1998年发病206人,发病率80.15/10万;1999年发病471人,发病率179.72/10万;2000年发病639人,发病率230.42/10万;2001年发病814人,发病率281.17/10万;2002年发病559人,发病率202.55/10万;2003年发病726人,发病率241.50/10万;2004年发病173人,发病率247.30/10万;2005年发病527人,发病率174.57/10万;2006年发病285人,发病率94.40/10万;2007年发病227人,发病率68.54/10万;2008年发病243人,发病率100.71/10万。15年来发病率呈周期性起伏的流行趋势。每间隔3~4年为一个发病高峰。1998~2006年之间呈持续一个较强的流行状态。

2.2 月发病规律 病情月波动不明显,1、3、4、12月份发病略高,符合病毒性肝炎冬春季高发规律,7、8月份在总的发病曲线上处于平静状态。

2.3 年龄分布 舒兰市1994~2008年病毒性肝炎年龄分布:0~9岁发病913人(14.06%);10~19岁发病729人(11.22%);20~29岁发病1355人(28.44%);30~39岁发病1415人(21.77%);40~49岁发病754人(11.60%);50~59岁发病601人(9.23%);60以上发病233人(3.58%)。各年龄组中,以20~40岁发病最多,60岁发上发病最少。

2.4 职业分布 病毒性肝炎在各种人群中的发病相差很大,农民最高为33.88%,其次是工人为19.00%,饮食业发病率最低,与坚持体检制度有关。干部发病总数的比例比很大,为12.09%,见表1。

表1 舒兰市1994~2008年病毒性肝炎职业分布

3 讨论与分析

3.1 病毒性肝炎在我市的流行趋势呈周期性起伏状态,2007~2008年有一个较强的流行高峰,2001年位于最高峰,2005年开始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得以加强,以及肝炎疫苗的应用起到了降低发病率的作用。根据月发病率看:1、3、4、12、月为主要发病季节,应视为重点预防。

3.2 在年龄分布上,以20~40岁人群发病最高,其原因是这部分人社会活动频繁与传染病原接触机会多,故应加强中青年的肝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这部分人的卫生预防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更为必要。0~9岁组为儿童年龄组,占总发病的14.06%,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高发人群,因此加强托幼机构,小学肝防工作实属必要。

3.3 职业分布 农民发病最多,依次是工人、干部,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健康意识淡薄,卫生习惯不良,干部社会活动频繁,因此开展经常性卫生宣传,加强食品卫生,餐具消毒和从业人员体检,提倡分餐制,把住病从口入关尤为重要。

4 小结

本文对舒兰市1994-2008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表明,发病有周期性变化和季节性高发的特点,其中20~40岁、0~9岁为高发年龄组,农民、工人、干部为高发职业人群。因此,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应抓住这些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我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舒兰市年龄组肝炎
振兴乡村 弘扬文化 引领新风
——舒兰市开展“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舒兰市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舒兰市农村土地承包现状及相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