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2-11-21陈枫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助产产程胎儿

陈枫

分娩过程对于产妇而言属于一种比较强烈的应激源,能够对产妇的生理方面带来影响,而且对其精神与心理也将带来一定的应激[1]。产妇的精神与心理变化将对机体内的各方面平衡以及适应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分娩结局。保证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良好的心态,消除分娩痛苦并确保母婴的安全是产科医护人员所追求的最终目标[2]。故而在助产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门诊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550例产科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患者年龄21~36岁,孕周36~40周;测量胎儿体重约2500~4000 g;全部产妇均无引产史,无阴道分娩禁忌证,且无心、肝、肾等脏器病史,对于坚决要求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也予以排除;在产妇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采取自主选择的方式将550例产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5例;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胎儿大小、孕周、受教育程度以及从事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先行一般性的讲解,入待产室后无家属陪伴,安排当班护士给予处理,并进行交接班工作。在第一产程时,每隔4~6 h对产妇的脉搏、体温、血压进行测量并检查呼吸机;提倡产妇摄取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饮食,做到少食多餐,指导其排空膀胱和直肠,在临产后应2~4 h主动排小便1次,避免对子宫收缩与胎头下降产生影响;在第二产程时应关注其一般状况与生命体征,要求产妇屏气,准备好接产工作;严密监测其胎心音,记录胎心率与基线改变情况,如有异常即行阴道检查尽快结束分娩;在第三产程时,在胎儿娩出后严密监测产妇的阴道出血量、子宫收缩以及胎盘剥离等状况;新生儿娩出后及时对呼吸道进行清理,将新生儿口腔与鼻腔中的黏液以及羊水予以清除,避免出现吸入性肺炎;处理脐带;做好胎盘胎膜娩出工作;避免发生产后出血;实验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认真讲解分娩的过程,详细解答其提出的各种问题,详细说明分娩过程的注意事项,取得其理解和支持,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在生产中护士应陪伴产妇,提供产妇安慰及支持,并协助其完成擦汗与饮水等需求,尽量缓解并消除其紧张与恐惧感[3];使其在最大程度上与助产士配合,保存体力,有利于产妇顺利分娩[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与产程时间,分析统计两组的产程宫缩乏力、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形式表示并进行χ2检验。对于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结果 实验组有255例产妇采用阴式分娩,其中248例为顺产,7例为阴道助产;20例选择剖宫产;对照组207例选择阴式分娩,其中180例为顺产,27例为阴道助产;48例选择剖宫产。实验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妇产时并发症对比结果 实验组发生产妇宫缩乏力、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人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结果(例)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结果(±s)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对比结果(±s)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h) 第二产程(min) 第三产程(min)275 6.4±1.4 37.6±11.3 6.2±3.2对照组 275 8.6±2.1 56.7±16.8 6.8±3.5 P值实验组<0.05 <0.05 >0.05

表3 两组产妇产时并发症对比结果(例,%)

3 小结

在整个的分娩过程中,除了产力、产道以及胎儿方面的因素对分娩结局产生影响以外,孕产妇的心理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心理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应将心理护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始终,涵盖护理实践过程的方方面面;护理人员应正确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并采取多种途径,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7]。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产程的产妇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减低产妇的心理应激,减少对疼痛的敏感性,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加快产妇的产后恢复[8]。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产妇宫缩乏力、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人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将心理护理过程应用到助产工作中,能够给产妇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与鼓舞,使产妇的情绪更加稳定,能够对自然分娩过程充满自信,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同时也体现出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1]易灵敏.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研究.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2):111.

[2]范志红.产前健康教育与行为指导对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2-23.

[3]张玉贵.心理护理在助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外医疗,2010,17(5):25-26.

[4]朱敏.心理护理干预助产效果观察.中外医疗,2010,17(14):162.

[5]任秀兰.孕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及其结果分析.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17.

[6]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4.

[7]陈晓菲,陈瑶,廖晓琼.正常分娩产妇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当代医学,2008(9):100.

[8]曾凡敏.心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观察.全科护理,2009,7(12):1068.

猜你喜欢

助产产程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8025例阴道分娩人群新旧产程管理下分娩及妊娠结局比较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