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导动态心电图对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分析

2012-11-21杨星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导联心电图发作

杨星梅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自上世纪60年代问世,在临床上得以迅速推广、普及。动态心电图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记录长时程的记录心电图,将常规心电图的信息量扩大到一千倍以上,能捕捉发作性心电学异常的机会大大增加,对发作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其次动态心电图对了解某一段时间内心电学异常的总发作情况、发作时间和规律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客观证据显示心肌缺血,但不伴有各种类型心绞痛症状。随着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出现的临床应用普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明显增加,是冠心病诊断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也是惟一用于评价日常活动中心肌缺血及严重性的方法。本文通过78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旨在评价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并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患者78例,其中男71例,女7例;年龄60~92岁(平均76岁);所有病例均按照冠心病的标准诊断冠心病,入院后都详细记录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及完善相关的化验检查心脏平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进行24 h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要求患者出现症状时详细记录症状起始、结束时间及感受。

1.2 研究方法 使用世纪今科动态心电图记录仪记录24 h心电图,并详细记录患者的运动、活动、饮食、睡眠的时间等。判定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标准为:以R波为主的导联,J点后80 ms处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 mv,持续时间至少1 min,发作间隔至少1 min。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检验,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者74例(排除伪像干扰等假阳性),占总数的94%,其中有症状者15例,占19%,无症状者63例81占%。ST段压低幅度为5-35 mm,ST段压低共217次,有症状者52阵,占24%,无症状者165阵,占76%,后者发作次数远高于前者。同时记录到63例患者发生短阵室速的频率亦明显增多,17例有短阵室速发生,对比生活日记分析,无症状者心肌缺血ST段发作阵数较有症状者心肌缺血发作阵数明显增加,其数据见表1。

表1 63例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无症状心肌缺血ST段发作次数与时间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在白天居多,夜间发作少。

3 讨论

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由于发病隐匿易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但确是心肌缺血总负荷的重要部分,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尤其老年人有更高的心脏性死亡和心肌梗死危险,是临床不良事件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动态心电图较运动试验能提供更多的预测信息。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一个长期的无症状的发展过程,由于细胞浸润和增值,节段性分布的病变不断进展。这些病变最终可导致发生一过性心肌缺血。在老年患者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比较常见且有更高的发生率,本组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为80%。老年人由于其心肌缺血造成心肌细胞损伤并且易出现短阵室速等心律失常,严重的心律失常更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随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老年人发生心肌缺血时痛觉阈值增高也是不伴有胸痛的原因之一。动态心电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检测心肌缺血的可靠性已经得到证实。对动态心电图发现的心肌缺血,应与其他资料相结合,对低危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药物治疗,而对高危患者需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以改善他们的预后。尤其老年人除常规心电图外,对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尽早进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是必要的,以便更早及时的发现冠心病及早治疗及早受益。

猜你喜欢

导联心电图发作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