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

2012-11-21兰云霞孙倩文张娟张俊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8期
关键词:输液器静脉炎输液

兰云霞 孙倩文 张娟 张俊玲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是输液技术标志性的进步,它将反复穿刺的护理技术转化为一次穿刺多次使用,不仅减少了日常护理的工作量,而且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目前已经成为大多数医院输液穿刺的首要选择[1]。但静脉留置针也有其不足,如留置期间易回血、堵塞、感染等造成输液不畅或留置提前终止,穿刺后封管分离针头时易刺伤护理人员等。近年来,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普通留置针存在的缺点。我科将其与普通留置针的使用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科2008~2010年期间住院的150例心脏病患者,年龄23~78岁,其中男83例,女67例。将15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用药、封管时间及穿刺部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静脉留置针。

1.2 操作方法

1.2.1 穿刺 两组均采用留置针常规的穿刺方法,选择上肢相对粗直、有弹性、避开关节、受伤、感染区域的血管为穿刺靶血管,用含有效碘0.3%的碘伏局部消毒,用透明敷料无张力覆盖固定。

1.2.2 连接 观察组在穿刺前将留置针螺口与输液器旋转连接;对照组采用将连接输液器的头皮针插入肝素帽内进行连接。

1.2.3 封管 输液完毕,观察组使用注射器脉冲式推注生理盐水3~10 ml,于推注结束时分离注射器、关闭按扣式单手夹实现正压封管;对照组拔出头皮针并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消毒肝素帽,用3~10 ml稀释肝素液的注射器穿刺肝素帽采用边推边退法封管,用“双手倒八、指尖加压”手法夹紧挤压式单片夹。

1.2.4 固定 观察组采用了螺旋口连接设计,连接牢固,不需要再固定输液器;对照组使用时头皮针与输液器均需要分别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回血率、堵管率、静脉炎发生率、穿刺点感染率及护理人员针刺伤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6.0软件,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两组心脏病患者使用不同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详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例)

由表1可见观察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平均为4.7 d,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为3.1 d,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心脏病患者使用不同静脉留置针在回血、堵管、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及针刺伤等方面的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回血、堵管、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及针刺伤等方面比较(例,%)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期间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堵管、回血、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73% ~90%的住院患者要进行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占据了护士约75%的工作时间[2]。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留置针的发明和应用大大减轻了临床静脉输液工作压力,虽然它具有一次扎针多次输液、使用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但也存在回血率较高、易于堵管、留置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是一项基本而又常用的护理操作,具有易发生静脉炎和针刺伤操作人员等缺点,影响了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是在普通留置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革新,留置针的接头维持自动正压、接头端口采用螺旋口连接代替用针连接、变单片夹为按扣式单手夹,具有不易回血和堵管,留置时间较长,使用更便捷、安全等特点。尤其是血管不明显、穿刺困难但又需要多次输液的患者,显得极为重要。

从本文观察结果可知:两组患者留置针留置期间在穿刺点感染和静脉炎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这说明穿刺点感染和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针种类的选择关系不大,与正确选择穿刺部位、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穿刺方法、合理科学安排输液顺序、留置时间长短等有关[3]。留置针在留置时间上,观察组平均为4.7 d,对照组平均为3.1 d,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对照组回血和堵管比例高达37.3%和21.3%,与之相比观察组仅有6.7%和2.7%,回血和回血后不能及时冲洗完全是造成堵管的重要因素,堵管又是被动提前终止留置针留置的主要原因,所以回血和堵管率问题也是临床上普通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常被动结束留置的根源所在。

对照组针刺伤比率为14.7%,而观察组针刺伤发生率为零。这一点也是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优点之一。针刺伤的发生是导致临床护士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染疾病的重要途径[4],为了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除加强工作中护士的防护意识,增强护理人员针刺防护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操作中避免针刺伤的技术外,使用安全的医疗器具也是预防针刺伤发生的有效途径。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接头端口采用螺旋口设计,与输液器或注射器实现无针连接,避免操作留置针时发生针刺伤,从而降低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

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除了临床上疾病治疗的需要外,被动结束留置大多是因为血液回流引起的导管堵塞等原因,因此预防回血、避免堵管的发生能有效延长留置时间。普通留置针的单片夹在夹管时容易挤压延长管,松开时延长管恢复原型而产生负压,易使血液回流,使导管发生堵管。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具有维持正压的接头,与注射器或输液器断开时,在导管尖端会形成一个向外喷射的液柱,从而达到自动正压的效果,有效防止血液反流[5];加上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变单片夹为按扣式单手夹,夹闭时不挤压延长管,确保了正压封管的效果,减少回血和堵管的发生,从而延长了留置针留置时间。

[1]张红英,刘英.浅谈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相关事项.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6(11):1041.

[2]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社,2007:11.

[3]宋瑰琦,乔晓婓,郭兵.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护理学报,2008,15(2):11-13.

[4]米光丽,唐彦,柳萍.379名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与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8):1136-1137.

[5]汤水琴,周茜菁,余元明,等.正压无针输液接头的应用与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29-30.

猜你喜欢

输液器静脉炎输液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输液器的秘密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PIVS 挤压式智能输液器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相关性皮肤损害及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安徽输液“负面清单”效果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