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广西南宁为例

2012-11-09梁政东朱萍玉

运动 2012年20期
关键词:南宁市广西中学

梁政东,朱萍玉

(1.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广西 柳州 545007;2.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广西 崇左 532400)

近些年,南宁市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定期举办民族体育运动会,实施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等方式,有效发挥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各民族交流、推动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不足、开展区域不够广泛、部分项目只是在某个学校或某个地方开展、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人较少。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桂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开展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为关键词,检索并查阅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查阅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书籍10余部,获取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调研组成员分别赴武鸣县、上林县、宾阳县、马山县、横县县、隆安县6个县城的14所学校,南宁市十九中、沛鸿中学、广西民族大学附中3所学校发放问卷,其中教师发放160份,回收1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54份,有效率96.3%;学生发放4 840份,回收4 770份,回收率98.6%,有效问卷4 494份,有效率93%。

1.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桂西南地区南宁市中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

通过对广西南宁市中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调查得知(表1),娱乐类的民族传统体育以跳绳、踢毽子、跳竹竿为主,分别占了79%、57%、30%;竞技类的民族传统体育以抛绣球、大象拔河、荡秋千为主,分别占了26%、18%、9%;健身养生类的民族传统体育以太极拳、壮拳为主,分别占了6%、4%。数据显示,广西南宁市中学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以娱乐类与竞技类的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而健身养生类的民族传统体育开展较少。调查组成员在进行调研过程中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比较缺乏,表现在体育教师数量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不多,多数教师是在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培训后才胜任该教学工作,为此民族体育得不到较好地宣传。只有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民族传统体育才能较好地发展,才能对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桂西南地区南宁市中学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现状

通过对广西南宁市中学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状况调查得知,76.60%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不了解,只有20%的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受到应试教育及升学的压力影响,大多数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上,除每天的课间操和每周2节的体育课外,无暇顾及中国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有机的结合,只重视传统的现代竞技体育,使得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了解。

2.3 桂西南地区南宁市中学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获取途径现状

据统计,广西南宁市中学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获取途径以网络、电视媒介为主,占了64.20%;其次排在后面的是教师授课、家乡民族风俗、民族体育相关书籍等,分别占36%、32.90%、26.10%。其原因分析,近些年来,民族传统体育在广西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重视。例如,自2010年起,广西自治区教育厅每年主办2次“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包括2个方面:一是理论培训,主要讲授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法;二是技术培训,主要培训珍珠球、毽球、三人板鞋、抛绣球、大象拔河、跳竹杆等6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此次培训有力地宣传和普及了民族传统体育,加强对教师培训的同时,极大地普及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增强了学生获取民族传统体育的途径。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居住着个少数民族,每年都举行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家乡举办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无形之间感染着身边的中学生,这也是他们获取民族传统体育的途径之一。例如,广西的武鸣县,每年农历的三月三,都在县城举行“三月三歌圩”,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此得以展现;又如广西南宁市每年农历的端午节,都在该城市的南湖举行“赛龙舟”,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把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扎根于群众的心中。广西南宁市多种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深深渲染着身边的中学生,为学生获取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多种途径。

表1 广西南宁市中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现状

表2 广西南宁市中学学生希望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现状

表3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期望与已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状况对比表

2.4 桂西南地区南宁市中学学生希望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现状

从表2得知,舞龙舞狮、武术是广西南宁市中学学生希望融入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分析其原因:广西是壮拳的发源地,壮族套路的创编使这项优秀的传统项目变得简单易学,学生易于接受,颇受学生们的喜欢。例如,广西沛鸿中学,把壮拳作为学生的课间操。调查组在对该学校调研中,发现学生们对壮拳十分爱热。然而,尽管舞龙舞狮、武术是广西南宁市中学生希望融入教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广西南宁市中学学生希望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教学与已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表3)。武术(壮拳)、舞龙舞狮、打扁担、跳竹竿都是广西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如果在不加强对该项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与保护,从学校这一渠道进行弘扬,那么这些项目就会流逝。原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同志曾讲:“武术是体委系统目前开展的50~60个体育项目中的一个,但是它在体育当中所占的位置,决不是1/50或1/60,而是体育工作的一半”。为此,应加强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校本课程开发,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结构;把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协调发展,走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道路。

3 对策与建议

3.1 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课堂教学,发挥体育教师的科研优势

体育教师合理挖掘、研究、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运用现代体育科学理论加以规范,应用到教学中。现阶段,我国中学阶段体育课的培养目标是“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标;教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竞技的目标;娱乐的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以及促进学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的目标”。调查得出,广西南宁市中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将近70%,这些学生多数从小受到本地区民族传统思想的熏陶、劳动技能与文化生活的感染,对本区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有着耳闻目睹,甚至体验与从事过。例如,壮族的“打扁担”“抛绣球”“三人板鞋”,侗族的“抢花炮”等,他们对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体验基础,在节庆之时,他们都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欢度自己的节日。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为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课堂教学提了有利的条件,极大地发挥体育教师的科研优势。

3.2 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合理设置体育课程结构

据调查得知,目前该区域体育校本课程的现状只是沛鸿中学做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尝试,但也仅仅是局限于很短的时间、很小的范围。而其他学校尚未开展过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尝试探索,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老师对于体育校本课程仅仅是听说过,或是通过教师培训、体育教学相关报刊杂志有过一些了解。对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广西南宁市还是空白,与发达地区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情况相比而言,广西南宁市的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为此,应合理选择教材内容与安排教学内容,围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摒弃陈旧不用的体育课程内容,挖掘与整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设置一些对场地与器材要气不高的项目,而且这样项目也能达到一定运动量,如毽球、武术、陀螺等。

3.3 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地

2010年11月,广西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育局命名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等14所中学校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并成立由广西民族大学与全区各示范学校组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际保护联盟,并宣读了《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校际联盟宣言》。此次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然而,虽然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体育给于多向政策倾向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但是受到以成绩为量化单位的西方竞技体育影响,且追求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忽视民族传统体育重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广西南宁市中学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表现在运动水平普遍不高,许多比赛方法、竞赛规则、场地与器材等都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加强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地。学校培养一批既懂得现代体育理论知识,又懂得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技术、技能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在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把教学、训练、科研融入一体,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张声震.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52.

[2]杨建营,沈喆.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开展现状及改革方案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58-62.

[3]Lawton, D. &Chitty(1988).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猜你喜欢

南宁市广西中学
广西贵港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广西戏曲》
秋姑娘来了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广西诗歌五人谈
浅析南宁市农民增收的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