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记录法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应用研究:以海淀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评优课为例

2012-11-09马受良

运动 2012年20期
关键词:海淀区次数教学管理

谢 娟,马受良

(北京市海淀区教委中小学体育卫生研究中心,北京 100089)

海淀区有600多名小学体育教师,其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有113名,这些教师是推进海淀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教学代表了海淀区小学体育教学的较高水平。笔者以“海淀区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展评活动”为契机,利用《体育课时间记录表》,随机对海淀区40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时间记录与分析,从体育教学“基础条件”中的“教学管理”入手,围绕“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体育教师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教学分析工具的同时,为提高体育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规范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海淀区40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评优展示活动中所进行的课堂教学。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记录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分析,课堂教学的调查时间是2012年3月26日- 4月18日。Sidentop(1979)提出了ALT-PE观察法,这一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分成不同的类别,逐一进行记录,可以帮助分析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否充足。高桥健夫等(1989)对ALT-PE观察法在小学体育教学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方法在实施时要求观察者有较高的熟练程度,在应用上存在一定限制。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是高桥健夫(2003)提出的体育课观察记录量表进行记录和分析。

1.2.1 体育课观察记录量表内容说明 记录量表整体框架由学习指导(Instruction)、认知学习(Activity1)、运动学习(Activity2)和教学管理(Management)4大部分构成。(表1)

1.2.2 观察记录的方法 图1为本研究所使用的观察记录量表,表格上的数字1、2、3……代表1min、2min……,每一个小格代表10s,表格中间被横线分为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填写框架类别(填写I、M、A1、A2),下半部填写具体内容(如准备活动、游戏等等)。观察者从体委整队开始计时,在相应的时间点上划竖线区分各个教学场面。例如,教师的课前说明用了40s,那么就数4各小格,画一条数线,接下来的准备活动结束是6.5min,那么就从数字6下面的竖线开始数3小格再画一条竖线,这样一来记录者不用停表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教师的每一项活动花费了多少时间。同时,为了更明确地进行教学分析,观察者需要在画的竖线之间填上具体的活动内容。

全课结束后,观察者需要对每一框架类别进行时间和次数的统计,如图2所示,将I、M、A1、A2 4部分的总时间除以全课时间,得到各自的百分比。

2 结果与分析

2.1 授课教师教龄分布情况

本次研究的40节体育课的授课教师,教龄在 10~15 年的占 28%,16~20 年的占23%,21年以上的占49%。这说明本次授课教师均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据统计,在观察的40节体育课中,体操类教学13节,田径类教学18节,球类教学7节,武术教学0节,健美操、跳绳各1节。其中,体操类教学以技巧类为主,球类教学以篮球为主,田径类教学分布比较平均。另外,低年级教学占30%,中年级教学占52%,高年级教学占18%。

在授课课次的分布情况方面,第1次课的教学占67%,第2次课的教学占28%,第3次课教学占5%。所以,本次调查中新授课占较大比例。

2.2 研究对象(40节体育课)的结构用时情况

对40节体育课进行统计后发现,教师们在一课时教学中,学习指导(I)平均用时为1 048.25s,约为17.5分,平均次数为26.38次;认知学习(A1)平均用时约为10s,平均次数不到1次;运动学习(A2)平均用时为1 210.13s,约为20.17分,平均次数23.60次;教学管理(M)平均用时为214.13s,约为3.6分,平均次数约为10次。

高桥健夫(2003)认为,在一节课中,运动学习(A2)的用时至少要保证占全课总时长的50%,也就是20min;教学管理(M)用时不能超过总时长的20%,也就是8min;认知学习(A1)和学习指导(I)分别占10%和20%左右。对于教师的形成性教学评价来说,高桥健夫(2000)认为只有运动学习(A2)的时间是与其成正比关系,其他3个项目占用的时间越多,教学评价得分越低。

表1 记录量表各项目主要内容说明

图1 体育课观察记录

图2 各项目时间比例统计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认知学习(A1)的时间明显低于其他项目,学习指导(I)与运动学习(A2)用时仅相差2.7min。也就是说,教师讲授与学生实际练习的用时基本相同,没有体现体育课“精讲多练”的要求。

当然,多数运动内容的教学都不可能在一课时内完成,需要一个单元的教学,在单元教学中,以上4项目应该有怎样的时间分配变化才更合理。在单元初,教师必须向学生交代清楚练习内容、游戏方法、练习队形等等,学习指导和调队、移动的用时一定会占较大比例,随着教学的推进,第2次课、第3次课中运动学习的比例将会逐渐加大,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练习时间。笔者认为,4个项目的用时比重应该如图3所示。

另外,从整体上看,在一课时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练习的时间占较大比例,学生的认知学习次数和时间很少,调队和无效活动时间所占比例比较恰当。可以看出,目前海淀区大多数小学的体育教学,依然是以“教师教、学生练”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为主,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学习在实践中运用不多。这也可能与本次调查的授课年级有关(中低年级占80%以上)探究学习对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否适用,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据调查,被调查教师的意识受传统体育思想的影响较深,没有充分领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精神。

2.3 不同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时间分配比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是所有内容的教学中,教学指导和运动学习都占全课时的90%左右,认知学习的时间比例均在1%左右。教学管理的百分比存在较大差距,用时最多的依次为投掷、器械、跳跃类,最少的是健美操。投掷项目的教学管理占用较多时间的原因是,学生需要来回捡拾投掷器材,教师课前如果没有设计好练习的队形和方式,就会在练习——捡器材——整队——再练习的环节中花费很多时间在整队上。而健美操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小,整节课只有主教材没有安排游戏,所以教师不需要来回调整队形,节省了教学管理的时间。因此,不同的教学内容会出现不同的时间分配,即便如此,教师们还是应该“求同存异”,根据教学内容做好充足的课前计划,尽量减少教学管理的用时。

图3 单元中各项目用时比重变化图

2.4 同一内容、同一课次、不同年级教学时各项目用时比例情况

从表4的数据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同样的教学内容,都是四年级新授课,A教师和B教师的时间比例有很大差异,A教师的教学组织用时短、学生练习时间得到了保证,在4个项目的时间分配上比B教师要更为合理。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不同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差异,也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反思教学过程,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

3 结论与建议

3.1 在被调查的40节课中,教学指导的平均用时约为17.5min,平均次数为26.38次;认知学习平均用时约为10s,平均次数不到1次;运动学习平均用时约为20.17min,平均次数23.60次;教学管理平均用时约为3.6min,平均次数约为10次。整体看来,授课教师的教学管理时间掌握较好,这也跟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关。教学指导的用时较多,说明教师在“精讲”方面还应该多下功夫,提高语言的简练程度和准确性。学生认知学习时间很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表2 调查的体育课各项目平均用时情况

表3 不同教学内容的各项目用时占全课用时的比例

表4 相同内容、课次、年级,不同教师各项目用时比例(以田径类--跑为例)

3.2 根据教学内容、课次、学生年龄的不同,教师在教学指导、认知学习、运动学习、教学管理上花费的时间也不同。但是,从整体上看,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后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3 时间分析记录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课堂分析方法,通过数据简单的统计和分析,就可以使教师很直观地了解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分析课堂、改善教学,有效分配、合理利用有限的时间。但是,这一方法不适用于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手段,因为一节课的好坏,有很多评价标准,时间的合理分配只是其中之一。

4 研究展望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评优课,与常态课还有一定的不同之处。今后,笔者将进一步使用时间分析记录法对海淀区小学常态体育课教学进行调查和分析,把握全区体育常态课教学的整体现状,为上级部门制定计划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向更多的教师介绍这种分析方法,这对促进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性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1]高橋健夫.体育授業を観察評価する[M].明和出版,2003:36-38.

[2]高橋健夫,岡澤祥訓.教材づくりの意義と方法[R].体育の授業を創る.東京:大修館書店1994:26-34.

[3]《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4.

[4]高橋健夫,岡沢祥訓,大友智.体育のALT観察法の有効性に関する検討-小学校の体育授業分析を通して-[J].体育学研究,1989,34(1):31 - 43.

[5]岡沢祥訓,大友智,高橋健夫.小学校体育授業に於ける時間配当に関する研究[J].奈良教育大学教育研究所紀要,1992,28(3):21 -28.

猜你喜欢

海淀区次数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我的梦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北京市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
最后才吃梨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建校60周年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飞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