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轴心运动力学在女子体操训练中的作用

2012-11-09吴梦云

运动 2012年20期
关键词:回环轴心转体

郭 靖,吴梦云,施 佳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始终是在不断突破、提升、强化“二轴运动”的训练过程,无论是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竞技类项目中,谁能掌握更多、更难、更高的难度动作,完全取决于该运动员对“二轴运动”认识、理解和完美突破。结合运动力学及多年训练的本体感悟,对“轴心运动”作用力运用于体操项目训练教学的实际意义、产生的关健作用以及完善从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文意在对“轴心运动”与训练的关系做一定的分析。

1 当今国际体操发展趋势

当今女子体操项目上,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澳大利亚、日本及法国等强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女子团体及各单项的金牌争夺战,运动员各项目中表现的难度之绝水平之高,临场发挥稳定性之强,成为极大的观看点,体操高端技术发展至今日的趋势,专业界人士都深叹人体潜力的无限强大,技术难度不断加大、加难,整套动作编排的多样化,艺术化和观赏化的特色之下,越现更趋唯难度化的走势,其原因如下:(1)新体操规则的推动作用,评难度加分(D)分,决定了运动员最终得分的起点,必定让教练更重视难度动作的发展追求。(2)规则鼓励各难度动作之间的连接技术并单独给以加分,又诱发了教练员对获得高起评分的欲望。(3)加严的技术扣分标准,引导了完成难度动作的合理性,技术性和技术更标准化。

在此举例一套高低杠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屈伸上摆倒立—腾身回环抓高杠—屈伸摆上倒立—大回环转体180o—前大回环转体360o—吊臂大回环360o—分腿前空翻抓杠—屈伸上倒立—大摆下挺身后空翻抓低杠—屈伸上倒立—分腿后回不倒立—分腿后回环180o成倒立—弧形前摆抓高杠—屈伸上倒立—后大回不180o—前大回环540o—向后分切抓杠—屈伸上倒立—后大回环挺身2周360o空反下。

本套动作是一套典型的体操高低的高水平的成套编排,动作难度大、类型全、高难度之间的连接比较突出,各单个难度的加分系数很高,同时难度之间的连接加分也高,从而增高了整套比赛动作的难度起评分(D分),这是一套典型的表现二轴运动力学的动作。它包含了3个类型的轴心运动,腾身回环抓高杠是向后的横轴回环运动,前大回环转体360o是一个纵轴类的转体动作,后大回环挺身2周360o空反下,就是典型的在先作后回环的同时(横轴运动),同时向侧向做纵轴转体运动的“复合轴”难度动作。高低杠训练中的难度动作是最能体现“二轴”和“复合轴”力学运动的体操项目。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和追求目的目标的心态,从团体、全能、各单项的技术发展在以高难度动作为主体,完整全面技术的成套编排,完美高质量的完成情况,使当今世界体操发展继续向更高、更难、更完美的趋势发展,想夺金牌非全面、优秀不可。尤其是领先发展的美国、俄罗斯、中国、罗马尼亚、法国、日本等队纷纷依据并利用规则的作用,对本国运动员加紧了研究和发展。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体操女队在备战北京奥运会上是对新规则解决得比较顺利和充分的队伍,而美国队也拥有不容小觑的队伍实力,两队的特点即是新规则诱导的,以新技术高难度,拉高成套动作的起评分(D分),继而以高标准,合理的技术状态,高质量完成成套动作,最终以较高的、较大优势的实力领先各队,获取了最终的金牌。

2 国际体操技术更高发展是完美动用运动力学的结果

体操界专业人士清醒地意识到,要以创新的难度动作处于领先地位,从而获得决定性的竞争实力。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就是如何学会对运动力学原理的理解,从而能设法转化为破解难度发展的运用方法和手段,谁解决得好谁就为得益者、强者、领先者。

已知体操难度动作的运动规律,总是依据人体的“二轴”为支点,作各种前后回环类,左右转体类方向的运动,从而不断地加难发展的进化过程。从运动力学、人体解剖学和相关课目的教学中,结合自身训练的体会,对许多力学方面的知识,获得了更为清楚的认知和更深的理解,如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支点作用、轴心作用、离心力作用、杠杆作用及肌体各部位肌肉的力学作用等。

表1 体操中相关动作的轴心运动

运动力学的作用,在训练过程中无处不在,能使技术动作更为技术性、合理性和标准化。所以,在国际体操发展的进程中,各国都在研究、探讨更好地运用运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反之,体操项目也是运用运动力学科学手段最多、最大受益项目。

3 轴心运动作用力与完成难度动作的关系意义

所有的体操项目中,各类型简单、难或高难的技术动作有普遍的规律,人体均是在即时腾空与于地面,克服地心引力,同时围绕人体横轴,纵轴运动的状态中完成各种跳跃、回环、转体及复合轴的多反转周数、转体度数动作,而且往往会是一种既有横轴回环,同时又有纵轴转体的二轴运动,这就是一种互联关系和存在的意义。

4 轴心运动作用与动作难度规律性分类

就女子体操项目的跳马、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全能4项而言,运动员在各项目中完成各种跳步、手翻、空翻、屈伸、摆动等动作时,规律性的运动主体始终围绕“二轴”而行,另外存在的只是动作难度高低而已。动作难度越高,往往其以轴为中心的回环数更多,转体度更大。表1说明了相关轴芯及相关动作。

5 轴心运动作用在训练中的价值观

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应清醒地认识到利用好轴心技术的最大功能化价值作用,如何通过轴心的合理加速作用,从而增加横轴类、纵轴类、二轴复合类难度的提升,如何设法缩小运动方向的半径,使各轴心作加速回环或转体。一旦解决好,运动难度的价值则更大、更高,如跳马毽前手翻团身前两周,高低杠前大回环转体540o或720o,自由体操后直体空翻转体1440o,平衡木蹲转720o,跳马踺子直体转体900o等动作均是当前体操界最高难度,一度难以再超越状况。其中,除运动员本体不具备该动作专项素质条件外,具备该动作能力的运动员,如何去训练完成此最高类难度,往往就是教练员的带训能力高低和运动员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强弱了。

6 如何最大化利用轴心作用

6.1 从理论上来说,人体沿轴心作回环、转体运动动作时,一定要设法找到轴心点,尽力克服排除离心外力的干扰,为了接近正值轴心点,做团身、屈体空反横轴转体时,必须尽力将四肢各部位向轴心点紧收,并利用加速作用,从而获得预期的技术要求和有助该动作的顺利完成,这一紧缩动作即是最大化克服、排除离心干扰的作用更近轴心,从而增加了沿横轴回环的加速动力。

6.2 做纵轴转体运动时,同样必须找到纵向轴正值点,并将肢体尽力保持直线状态,此刻最具离心外力影响的两臂,必须向轴心内收固定,同时利用内力的加速转体动力,定将在有限的主体留空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转动数值。

6.3 二轴复合类运动,在技术要求上,同样在运动中各自遵循该动作的运动轨迹,分别应用以上对横轴,纵轴的技术要求,组合应用同样可获得相同的目的。

7 训练教学中该注意的问题

7.1 应该让运动员对轴心作用有真切的感悟。

7.2 用多类型的辅助教学手段,从易到难,让运动员寻求到本体的感觉,便能一劳永逸学会自我调整技术状态的方法。

7.3 要注意前期应判断该运动员,是否具备该类型动作的各种能力,包括理解能力、肢体协调合作能力。

[1]李博柠.北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的竞争格局从第39届世界体操竞标赛分析中国女子体操[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6(4).

[2]竭晓安.从北京奥运会看当前国际女子体操的竞争格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8).

[3]王蕾.中外优秀平衡木运动员动作类型运用特征的对比类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5).

猜你喜欢

回环轴心转体
昆楚高速公路 西河特大桥上跨成昆铁路成功转体
嘟嘟闯关记
我国桥梁转体刷新世界纪录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以教材为轴心,做好期末总复习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新诗教学多样性探索
论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轴心及相互作用
基于提高学生管理能力的班集体建设研究
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
大自然的音籁 灵魂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