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新兴产业中国企业要关注什么?

2012-11-07鲍达民

现代国企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哈佛

鲍达民

中国现在已经推出了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在未来五年,相关的产业可能会有十倍,甚至高于十倍的增长。有七个战略产业的支撑,那么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

分析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前,必须要看看全世界现在主要的力量是什么。我们认为未来10~15年发生的事情对全世界来说具有150年以上的历史意义。主要力量有三个:第一个是再平衡的力量。不是经济的再平衡,而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成长或者是发展的再平衡。在未来,在发展中国家会有9亿个新兴的中产阶级家庭出现,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再平衡的过程。在未来30、40年,我们也需要一些根本性的生产力变化。现在美国前30年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更多劳动力加入就业大军,更多妇女参加了就业,尤其是移民的妇女。未来生产力必须得由技术的进步来提供。

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现在全球50亿人拥有手机,造成了一种跨国界信息流动的前景。比如,你想把美国国家图书馆的东西存下来,如果在1980年想做这个事,用电话下载需要80年的时间,现在思科等公司最新的技术一秒钟就可以把美国图书馆的所有内容存下来。所以现在全球信息是海量的传播,这也给未来带来一系列的机会和挑战。同时我们还要想到新兴的9亿中产阶级家庭,他们要买什么?电动车、电视机或者是手机?这些中产阶级所必须的产品需求是巨大的,他们也会间接带来对原材料或者是大宗商品的需求,包括能源的需求,可能到2050年的时候,全球能源需求会比现在增加三倍,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再看看城市化,城市化也是再平衡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在未来30年会有7亿人从农村走到城市。这是向心力式的发展,它很难让人们再从城市回到农村,虽然现在在北京和上海出现少部分人回流的情况,但是人一旦进入城市就很难出去。

对于中国来说具有战略意义的是,中国现在已经推出了七个战略新兴产业,这七个产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在未来五年,相关的产业可能会有十倍,甚至高于十倍的增长。当然了,如果有以上这么好的增长前景,有七个战略产业的支撑,那么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

我有三个建议:

一是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建立网络,这不是一个单人的游戏,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硅谷,这是建立公开构架的问题,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行尽可能多的创新活动。

二是所谓资源谢幕问题,可以举一个美国的例子,尤其是谈到科技变化重要性的时候,政府在基础性研究或者是一般研发过程当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也会扮演重要角色。事实上德国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在创新方面有很好的辅助机制。同时我们需要把资源变得更加有针对性,让它投入到那些需要做最有前景的产业当中。

三是价格的问题,美国的太空项目成本巨大却继续的原因是什么?实际上现在在全球层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合作,我举出的例子仅仅是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在世界各地进行通信的数量,不管你在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还是其他地方都是以跨国界的方式进行,我们认为这样一种方式还需要继续下去。现在,打开iPad上面的新闻就可以看到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谈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对于这种所谓跨行业、跨国界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当然了,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说交通运输方面的新思路出现都会改变我们目前的环境。还有在航空领域,我们认为航空航天也是中国关注的重点,当然在这个方面可以跟日本学一点。

比如看最近波音的情况,日本当时说,我们要建自己的飞机?还是我们在当中扮演一个角色?实际上现在波音787,35%~40%关键的组件都是在日本生产的,我们可以抛开国家界限考虑真正扮演的角色有多大这一重要的问题。当然了,在这样一个精英的环境当中,我们并不是说中国缺少人才,中国每年工程毕业生数量是最多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质量的问题。谈到质量的时候,高质量的工程师和一般的工程师之间人均产出有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美国是非常明显的。包括基因还有大学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合作,MIT、哈佛他们之间进行网络化的合作,进行这方面的突破。比如清华和北大,如果他们之间要进行合作的话,那应该有多大的潜力可以发掘?

比如你在哈佛校园,你说我是哈佛MIT,在MIT可以说我是MIT哈佛,名字不重要,关键是合作,通过合作可以有更多的创新,这是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在未来七个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应该看的一些范例或者是模式。当然,在扩展的过程当中,可能需要关注以下关键的领域。我知道一个研发中心,每年花40亿美元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他们产生出来什么东西?比如说英特网、GPS,实际上它是在一个州的实验室,培育出来很多这样的公司,最后他们有140个天才或者由140个天才公司组成的集群,所以基础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管是在军方或者是其他非民方面的发明,也是因为当时不注重基础研究而造成的。

再看看清洁技术方面,基础研究也可以有更多的工作。一些风险投资已经进入到这样一个领域,虽然大量的技术最后是没有用的。以色列当然在这个方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值得学习,他们在人均产出专利申请方面也是最高的比例,他们的研究中心有大量的鼓励创新、鼓励做专利的一些体系。德国有一个地方,有大量学术机构、大学的支持,还有很多公司是专门做创新型技术的。可以看到,宝洁这样的大公司跟当地的中小公司结成了非常开放性的创新框架,一开始他们可能连1000万的启动资金都没有,但是六个月之后,摩根大通给他们提供了几千万美元的援助,最后可以让他们看到进展。现在这家公司的老板也希望用它做出更多成绩。

最后,当我们思考创新或者是不同参与者他们之间合作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也是我们谈到可能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会说在全球进行领导人峰会的时候,谁会坐在中国领导人的边上呢?我想不光是国别的领导人,还有我们这些跨国别的领导人也应该坐在边上。

猜你喜欢

哈佛
哈佛规则
哈佛规则
85%哈佛新生反对特朗普
哈佛大学里的一座雕像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学生撰写的校史
“哈佛模式”:成功的最佳资产
哈佛的学生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