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无书记”赵银章

2012-11-06金俊贤

支部建设 2012年25期
关键词:村民党员

■金俊贤

“三无书记”赵银章

■金俊贤

在某些人眼里,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有职、有权、有利的“三有”位置。可在五台县蒋坊乡泗阳村,人们却传颂着——

谁能想到:一个抬头看山、低头看河的山旮旯村,短短三年多,农民人均年收入竟由1700元增加到2850元。

谁会相信:一个名不见经传、户不过440家的行政村的党支部,竟被中共山西省委命名为“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然而,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当你沿着忻台旅游线驱车北上,在五台县蒋坊乡高耸30余米的农业综合开发示意碑处折向南方,就走进了泗阳村。展目一望:一幢幢小二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工厂机声隆隆,一个个蔬菜棚叶绿花红,一处处娱乐休闲场所笑语飞天。听到的是:农科室里讲课声声,阅览室里书声朗朗,党员活动室里各抒己见。那街头巷尾休闲聊天的村民们都会七嘴八舌地对你说:“我们村里这几年大变了,党支部有了新思路,党员们有了新干头,村民们有了新生活,多亏了咱们的‘三无书记’赵银章。”

“无悔”——450万元税金上缴国家,回村出任党支部书记

在赵银章的记忆里,土生土长的他是拽着驴尾巴长大的,父亲能种地又会“走瓦窑”,风里来,雨里去,在他心灵上很早就刻上了“艰难”二字。1973年,得病的父亲再也不能支撑这个家了,17岁的他抱着书包一步一回头地走出高中的校门回村参加了劳动。第二年,他就带着父亲的期望、母亲的泪水来到忻州市建筑安装公司当了一名工人,可47元的月薪很难支撑这个不幸家庭的开支。25岁时,他孑然一身离开公司独闯太原市建筑市场,干小工、当匠人、任队长,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搞建筑的真本领,年薪由上千元长到了上万元。30岁的时候,他自立门户拉起了“五台县蒋坊乡建筑工程公司”的大旗,自任公司经理,入党后又兼任党支部书记,麾下有四大项目部、270多位工人,仅从蒋坊乡就带走农民工110余人。他率先在工程项目部成立了党小组,发展党员21人,创新推行了“流动党员管理法”。农民工的年收入多达7000元左右,是本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的4倍有余。22年间,他转战太原、阳泉、运城,承揽工程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创产值9200万元,上缴税金450万元。

在人生的事业上,他成功了。在生活的道路上,他富裕了。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永远也忘不了家乡人的贫穷,一门三代挤着三间房、一家五口盖着四床被的还大有人在。那守着矿山不识宝,流着河水缺水浇,裹着饥寒唱“信天游”的往事还时时闪现在他的记忆深处。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党员曾拉着他的手说:“赵娃子,回来吧,乡亲们需要你。”也就在2008年12月的一天,他放下了日进斗金的建筑市场,回村响应村民们的召唤,出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无畏”——“九室联动”凝聚民心,党建搞得有声有色

赵银章有一句口头禅:“党支部书记就是要抓党建。”从2010年建起村委大楼后,他就以党建为核心,设置了党支部办公室、村委会办公室、村办广播室、党员电教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服务室、治安监控室、妇女维权室,做到了图板上墙、图书上架、文件入柜、活动进家。党员电教室安上了投影仪,治安监控室安装了视频系统,四个摄像头覆盖了全村的重要位置。文件柜里纸质与电子管理一体化,“两委”决议有记录表,村民代表会议有情况表,党员远程教育有收录表,党员联系户有登记表。一项创先争优活动就分解为组织机构、活动目标、上级来文、领导点评、群众反映、公开承诺、活动简报。他设置了“党员示范岗”、“党员治安环境责任区”,定时检查,目标考核。忻州市委组织部曾组织50余名干部来到泗阳村扶贫点参加义务植树。在今年开展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他又积极响应县委组织部的号召,带领全村48名党员具体实施了“五大工程”,即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堡垒工程”,激发党员队伍活力的“素质工程”,推动经济发展的“富民工程”,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管理的“阵地工程”,促进党建工作的“保障工程”。

赵银章创新构建了“岗责体系”:一是“有职定岗”,为在职干部党员竖起标尺。从创建效益型、知识型、先进性、发展型、文明型、民主型、纯洁型组织的七个方面入手,对在职党员干部全部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政绩考核制”。主要程序是:让在职干部党员述岗,党组织认岗,民主定岗。将实事实办公诸于众,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无职设岗”,让普通党员有用武之地。由没有职务的普通党员结合实际或自己的特长,选择一个岗位,向党支部申报。党支部对申报岗位进行审定,向全体党员和村民公布,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观察监督。在上岗过程中,村党支部要为无职党员送政策、指路子、教方法、解难题。然后,对无职党员的岗位实绩进行年度考核评定,分等论级后兑现奖罚。以此激励无职党员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以岗定责”,给党员提供积极表现的平台。村党支部就同一个岗位、同一个工种、同一项事业立起“擂台”,拟定好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以标准化的模式同等摆在全村党员们面前,以此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竞争力。实践证明,赵银章创新推行的“有职定岗、无职设岗、以岗定职”的党员管理新模式,明确了在职党员干部与普通党员的不同点和共同点,将在职党员干部的权利及义务定格在“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有监督,有监督才能有作为”的要求之中。同时,也将无职党员的党性与良心凝结在一起,消除了无官一身轻、无事无是非的不良观念。使党员干部都自觉有了一份责任感,一种创造力和战斗力,一门心思以实际行动领跑新农村建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年来,他用敢想、敢干的“无畏精神”,将村办活动、党建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

“无怨”——160万元外债压在身上,新农村建设依然如火如荼

如何将新农村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在一起?赵银章采取了“党支部牵动、党员带动、项目拉动”的办法。他重点建设了“一线四面五区”——以在进村路1200米、新街600米、旧街600米的“一线”地段为基础,向东西南北“四面”拓展,构建了“五个小区”:在“中心区”建起了村牌楼、巨型影壁、村委办公楼。在南部地区引入社会能人建起了“工矿区”,年产值达3500万元,安置本村劳动力80余人,有40余辆矿车服务企业,村民年创收460万元。在西部地区建起了“种植区”,培植地膜玉米1400亩,亩产780公斤;建起标准化温室蔬菜大棚50个,占地100亩,年创产值100万元。在开发区建起了“新农村示范区”,连片建成小二楼19栋,建筑总面积4370平方米。在东北部建起了“健身休闲娱乐区”,生态绿化600平方米,拥有篮球场、健身器,新建了古色古香的游廊和飞檐挑脊的六角亭,村民们迎着晨曦、伴着晚霞,一伙伙、一群群尽情娱乐,享受着新农村里的新生活。四年间,新农村建设共计投入资金540万元,至今还有160万元的集体外债压在他身上,可他没有丝毫的怨言。为这“负债事”,妻子与他“打冷战”,亲戚们说他“二百五”,朋友们劝他要“识火色”。可他依然是我行我素,年年月月背着“公债”,走着他的“官道”。

他有一句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自家富了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算富,谁让咱是共产党员。”他以党性作保证,以创先争优作动力,用“无悔、无畏且无怨”的精神,使泗阳村跨进了新农村建设的先进行列,党支部成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那些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的庄稼汉跟着他吃水不掏钱、公电不摊派,集体支付办理了医疗保险,过年过节村里无偿送白面、油,公共建设数百万元的投资也不用村民们掏一分钱,美滋滋的新生活怎不令村民们时常念叨他。

猜你喜欢

村民党员
有了“红色代办员” 村民办事不出村
我是党员向我看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倔”楼长是个老党员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党员之家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