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爱进行到底
——记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扶贫贡献模范毕腊英

2012-11-06闫三囤

支部建设 2012年25期
关键词:高平市养猪资助

■闫三囤

将爱进行到底
——记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扶贫贡献模范毕腊英

■闫三囤

她,二十五年如一日,把自己磨粉养猪挣下的30余万元血汗钱,捐给八百寒门学子,谱写了一曲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之歌。

——题记

“毕腊英当选十八大党代表了!”壬辰年的初夏,这个消息挟着强劲的热风,迅速在高平市伯方村传开。

毕腊英坚持25年,用自己辛辛苦苦磨粉养猪赚来的30多万元钱,无偿地资助800多名贫困学子,帮他们圆了上学梦,还奖励了650名乡村教师,资助他们安心工作。她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为希望花朵的靓丽绽放,立下了汗马功劳。

爱心接力

有人给后代留下丰厚的银行存款,有人千方百计为子女谋得铁饭碗、拿到好官位,还有人给子孙留下了几辈人都住不满的豪宅。而毕腊英的老父亲,一个忠厚良善的农民,却只给自己唯一的女儿,留下了让她磨粉养猪继续资助贫寒家庭子女上学读书的重担。

毕腊英说:“这是我爹留下的无价宝!”

毕腊英的父亲名叫毕生才,在高平市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能人。他卖过砂锅,换过油,磨过小粉,喂过猪,当过的最大的官是生产队的小队长。他有胆有识,队里的工分值高,分的口粮多,在“文革”中便因“拔了社会主义的草,长了资本主义的苗”,被定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小当权派”,挨斗受批,还被非法拘押了110多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策使他放开胆子磨粉带养猪,很快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万元户。饱汉没忘饿汉饥,毕生才以自己没有文化的切身感受说服了家人,每年从全家1万元的总收入中拿出6000元,在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设立了“毕生才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5年累计捐出3万元,共资助25名贫困大学生圆了上学梦。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92年2月21日,就在毕生才正谋划着更大的助学计划时,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的生命。

一个朴实的农民倒下了。毕腊英双眼噙着泪花,发誓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将父亲未完成的事业继续下去。在高平市为父亲举行的追悼会上,毕腊英当场拿出1000元钱替父亲缴纳了最后一次党费。面对组织,面对群众,她庄严地表示:“坚决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捐资助学,永不停歇!”

无私奉献

毕腊英并不富裕,钱也挣得非常艰难。她和丈夫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先把600斤玉米磨成小粉,再拿粉渣来喂猪,把猪食从缸里舀到桶里,又从桶里舀到猪槽,至少要舀7000多瓢。真是“点点滴滴是血汗,一勺一瓢总关情”!好的时候,一年可以挣两万多元,碰上市场波动,还要举债经营。

但是,她却毫不犹豫地把这些血汗钱的大部分拿出来,捐给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帮助家庭贫困、逢灾遇难的乡亲们度过难关。

1992年5月,毕腊英的父亲去世不满百天,她就毅然用父亲留下的9000元积蓄,加上自己卖猪的收入,共凑了20250元,在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又设立了“毕生才奖励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

同年9月,毕腊英又在高平市教育局设立“毕腊英教育基金”,捐资25000元,专门用于奖励优秀的乡村教师。

1993年4月,毕腊英把父亲的遇难补偿金1万元,全部捐给本村的中、小学校,并设立了“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

1995年7月1日,毕腊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平生最大的愿望。

1997年3月,毕腊英在高平市妇联组织的“扶贫结对”活动中,捐出2400元和8名贫困失学儿童结对子,帮助他们重返学堂。同时还在“护苗成才”活动中,捐出3000元,帮助1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2001年9月,毕腊英投入5万元,翻修了自己的老宅,自购设备,自聘老师,自费办起“腊英幼儿园”,解决了特困家庭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入托问题。人手不够,她就把自己已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叫回村,帮她管理幼儿园。

2007年,毕腊英将16000元善款注入“毕腊英教育基金”。

2009年,毕腊英在寺庄镇设立助学基金,用于更大范围的助教活动。

毕腊英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她25年不间断,一直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她说:“我是党的人,党的政策使我富起来,我要回报党恩。”

有德自香

毕腊英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书写了共产党人的奉献篇章,唱响了新时代的雷峰精神之歌。毕腊英70多岁的老母亲告诉我们:“俺闺女很节俭,总是买十几块几十块的衣裳,一件粉红色的西装上衣,还是1997年去北京参加全国扶贫会时咬牙花198元买的。”毕腊英与丈夫用传统方法养猪,一天下来,光跑路就要走百把里,辛苦可想而知。村里人经常看到她到路边扫汽车上掉下的煤块块,进城根本舍不得下饭馆,从来都是啃干粮就开水。改建养猪场,毕腊英为了省钱,只请了几个大匠工,小工由自己一家人来干:年届70高龄的老母亲掌厨做饭,毕腊英和丈夫、女儿一起当小工。他们白天在工地搬砖和泥,晚上还得加班磨粉喂猪。由于资金不足,猪场停停建建,一直拖了三年才完工。

毕腊英的家,是她猪舍旁的一座普通农家小院,十分简陋。还算宽敞但显空荡的客厅里,摆放着父亲留下的一套旧沙发,仅有的现代家电是一台29英寸老式彩色电视机。

让陋室生辉的,是挂在墙上、放在柜顶和柜子里的几十枚金光闪闪的各式各样的奖章、牌匾、荣誉证书和几百封受助学生的感谢信。毕腊英说:“我不追求物质享受,我追求的是精神,我要用实际行动将爱进行到底。”今年5月24日,毕腊英全票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猜你喜欢

高平市养猪资助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高平市:科普日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晋城市首个乡村科技馆在高平市陈区镇建成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山西省高平市煤矸石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建议
高平市:搭建纪检干部学习交流微信平台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