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比论证的特征及其评价标准

2012-10-30

关键词:达尔文相似性隐喻

胡 浩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所,广州 510006)

类比论证的特征及其评价标准

胡 浩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所,广州 510006)

尽管隐喻和类比都属于科学的逻辑,但隐喻是创造相似性的,因此,如何评价一个隐喻的好坏,尚无公认的标准。而类比论证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已接受的)相似性的推理,从而可以对它给出相关评价。Bartha近来提出类比论证的评价标准和程序,他提出的标准主要包括先验关联和泛化潜力两个方面的。以达尔文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类比为例表明Bartha的标准和程序可以用于说明科学知识的变化问题。

类比论证的特征;评价标准;隐喻

一、导论

隐喻或类比是否是科学逻辑的一部分?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需明确“科学逻辑”一词的含义。按拉卡托斯的说法,科学的逻辑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科学知识增长(或变化)的逻辑,其二是科学知识检验或评价的逻辑[1]317-318。所谓科学史的理性重构就是通过评价的逻辑来重构科学知识增长(或变化)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有人认为,隐喻和类比属于科学的逻辑,如下一段话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隐喻或类比并非直接提出一个预先存在于目标域中的本质而是帮助我们构建本质,隐喻产生符合目标域的数据,并调整明显与目标域相矛盾的数据,因此,本质通过隐喻而被洞察,而隐喻则成为科学逻辑的一部分”[2]11。这就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对科学理论建构中使用的类比和隐喻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对科学理论的变化过程作出某种(理性的)说明。但是,在作这种说明之前,有必要澄清隐喻和类比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进而再说明它们在科学逻辑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二、类比论证的基本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类比”这一概念,一般认为,类比是某种论证方式,它具有如下形式:

(1)S与T在某些(已知的)方面是相似的。

(2)S有某些进一步的特征Q。

(3)因此,T有特征Q,或某些相似于Q的特征Q*。

这一论证形式是归纳的,因为前提的真并不能保证结论的真。S和T分别是来源和目标域。一个域是一系列的对象、属性、关系和功能,以及一系列已接受的关于那些对象、属性、关系和功能的陈述。更形式化地说,一个域由一系列的对象以及一个关于它们的解释理论构成。而S和T之间的对应关系又被称为类比关系,所谓类比关系是S和T中的对象、属性、关系和功能的映射,S和T中所有项不必完全一一对应。通常,类比映射仅仅适用于某些被选择的性质。而这些一一对应关系是一些相似性关系,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类比推理:

从这个实质类比[3]75论证可以看出,类比推理是基于相似性的推理,而类比映射则是一系列的相似性。

再例如:

父亲/孩子 (类比于) 城邦/臣民

在这一形式类比[3]75中,目标域和来源域是结构或关系相似的,即父亲和其小孩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城邦和其臣民之间的关系。而并非是个体之间或某个属性之间的相似性。在这一类比映射中,父亲与城邦的对应,以及孩子和臣民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是相似性关系。基于结构或关系的相似性,我们也可以作相关的类比论证:

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城邦和臣民之间的关系,

父亲有抚养、保护和管教孩子的义务,

因此,类似地,城邦也有保护、管理和为其臣民提供服务的义务。

由以上例证可以看出,类比论证不管是实质的还是形式的都是基于(可接受的)相似性的。只不过前者是预测性的而后者是说服性的和解释性的。而与类比具有极其重要亲缘关系的另一概念是隐喻,隐喻也被认为是思想和推理层面的东西,那么它和类比论证有区别吗?为什么人们常常将二者混用呢?

三、类比和隐喻的区分

在当今的隐喻理论中,Lakoff的隐喻理论目前看来应该是最有影响的。他对隐喻的本质是这样刻画的:隐喻的本质就是根据已知概念网络系统来理解(或概念化)另一个(已知或未知的)概念网络系统[4]203。仅从这一刻画来看,类比也具有相同的本质。因此,可以宽泛地将类比和隐喻这两个概念混同使用。再具体一点问,如何根据已知的概念系统来理解未知的系统呢?lakoff提出了他独到的概念隐喻理论。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这一理论,据他的经验研究[4]206-208,在英语中有很多的日常表达式是基于将“爱”概念化为“旅程”的,这些表达式不仅仅用来谈论爱,而且用来作关于爱的推理。这些表达有:

(1)看,我们走了多远;

(2)它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路;

(3)我们现在不能往回走了;

(4)我们到了十字路口;

(5)我们也许要各行各路了;

(6)这种关系无论如何都走不下去了;

以上这些表达并非必然是关于爱的谈话,但很容易被理解为是关于爱的描述。这一将爱概念化为“旅程”的思维过程,就是隐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如何可能的呢?因为,来源域(旅程)和目标域(爱)之间存在着某种高度结构化的映射。这种映射由是一系列的本体论的对应关系构成,具体到“爱是一段旅程”这一隐喻,有如下对应关系:

恋人对应于旅行者

爱的关系对应于旅行工具

恋人的共同目标对应于他们在旅途中的共同目的地

关系中出现的困难对应于旅行活动中的障碍

“爱是一段旅程”仅仅只是这些本体论对应(映射)关系的名称,而该映射则是一系列本体论的对应关系。基于这些本体论的对应使得我们能够将关于旅程的推理知识用于关于爱的推理。例如,当一对恋人之间爱的关系出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已知普通旅行者在旅行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时,我们往往可以作出如下推论:弃车而去,或者不再前行。因为有了以上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作出关于爱的关系的相关推断;这对恋人的关系要破裂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构成“爱是一段旅程”这一隐喻本质性的东西是从来源域“旅程”到目标域“爱”的本体论对应。表面看,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实质上,它更是思想和推理层面的东西。这里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是这些本体论对应关系是如何来的呢?lakoff认为,这些映射是约定的,它们是我们概念系统的一部分[4]208。如果继续问,我们如何会有这样的概念系统?这时lakoff的回应是:它们根植于感知运动(sensorimotor)经验。例如,“价格上涨”“股市暴跌”等表达,这类关于量的主观判断都是根据关于垂直性的感知运动经验来概念化的[5]47。但不管怎么说,这一问题的研究不属于科学推理的研究。其二是这些本体论的对应关系并非是相似性关系,因此,我们关于来源域推理的知识推移至目标域并非是类比的推理过程。这些关系是根据来源域形成目标域的意象的过程或者说重新概念化对象域的过程,并非是基于相似性的推理过程,而应该说是创造相似性的过程。Lakoff也承认隐喻具有创造相似性的功能(至少有些相似性是不能独立于隐喻的,例如,“思想是食物”这一隐喻就创造了“思想”和“食物”之间概念上的相似性,因为“思想”概念和“食物”概念本身都是独立于“思想是食物”这一隐喻的)[6]147-148。类比推理所基于的相似性可以是隐喻所创造的相似性(是否类比论证所基于的相似性都是隐喻创造的结果,这要进入历史语境的分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类比论证或推理可以是隐喻的,它是对隐喻所创造的相似性的进一步拓展。这也造成了人们在谈论隐喻和类比在一个科学研究纲领的建构中的作用时,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基本上是混同的。

Paul Bartha则指出,隐喻和类比推理在科学理论建构中是起着不同作用的:

“在科学中使用的隐喻具有库恩范式的功能。因为基本的隐喻能够提供模型和意象,形成对现象的知觉(perception),由此建立的理解是很难改变的……而类比论证大多数用于拓展存在的范式,它们被用于常规科学的语境中。”[2]12

也就是说,隐喻主要用于形成科学模型和范式,类比则用于提出假设和说服,进行理论上的进一步统合。Paul作出的这一区分是很重要的,而且与Lakoff关于隐喻的分析不谋而合。尽管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类比论证所基于的相似性,有时是基于隐喻创造的,有时则不是。例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类比论证中所基于的相似性,就直接来源于观察(当然人们可以说如何在观察中注意到相似性,仍是一个隐喻的过程)。而进化生物学家通过使用目的、功能和设计等隐喻揭示出有机体和人工制品之间深刻的相似性。基于这种相似性,生物学家类比地构建起关于有机体适应的解释纲领——适应主义。这一过程则是基于隐喻所创造的相似性而进行的类比拓展。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用“创造相似性”和“基于相似性”来区分隐喻和类比论证,反而支持类比论证可以独立于隐喻而起作用的论点。有了这一区分,使得我们在研究策略上可以将隐喻的研究定位于心灵哲学或认知(语言)科学的范畴,主要关心的问题是,人们注意到相似性是如何可能的?隐喻如何概念化或范畴化理论词项,从而形成相应的科学模型或范式?隐喻有规则吗?这些问题表明,从科学逻辑的角度看,隐喻的研究主要属于发现的逻辑。至于隐喻的发现机制是否可以进行客观的评价,则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之所以悬而未决,就在于“相似性”概念是一个非常主观甚至私人的概念。而既然类比论证是基于已接受的相似性的推理,从而大有希望将类比论证的研究定位于科学评价或检验的逻辑范畴。在科学评价的范畴内讨论类比论证,无需讨论它所基于的相似性是如何得到的这一问题,而主要关心类比论证的合理性问题。从Hesse到Bartha,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哲学家们终于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类比评价的标准。

四、类比论证的评价标准

通常一个好的类比论证具有如下形式:

人们的直觉是,Q*之所以是合理的是因为P和P*是相似的,而目标和来源之间的差异性是无关的或可以不加考虑的。这里隐含着的是P和Q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可以是逻辑相关、因果相关或统计相关、解释相关等等。与此同时,没有理由可以禁止我们将P和Q之间的相关性泛化为目标域中的P*和Q*之间的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直觉,Bartha提出,任何好的类比论证都必须满足如下两个标准[2]57:

(1)先验关联(Prior Association):在来源中已知的相似性P和进一步的相似性Q(Q将被投射至目标域)之间必须有某种关联。

(2)泛化潜力(Potential for Generalization):必须有证据支持而无(关键性)证据反对将来源中的先验相关泛化至目标域。

满足以上两条标准的类比,被认为具有表面的合理性(Prima facie Plausibility)。反之,要反驳一个类比,则首先可以反驳P和Q之间的关联并不存在或者P和Q之间的相关是次要的相关,其次是有证据或有理由反对将来源中的先验相关泛化至目标域。另外,有可能人们忽略了重要的相关相似性,而赋予次要的相关差异性较高的权重;某些关键的差异性,在某些新假设下,可以变得不那么重要。如果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来,那么对类比论证的进一步评价则涉及负类比、中性类比和正类比之间的转换,以及两个竞争类比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动态的过程。因此,Bartha提出评价一个类比论证有三个步骤[2]104,重述如下:

(i)首先确定来源的先验关联,以及这种关联需要满足的条件。例如,如果先验关联是逻辑关联,那么,由P蕴涵Q,或Q蕴涵P必须是逻辑有效的。而根据P和Q的关联的方向,即P和Q之间的逻辑先后关系,可以将类比论证分为如下几个类型:预见类比、解释类比、功能类比、(对称)相干类比。从相干性的强度来看,大体可以分为演绎的和(概率)归纳的[2]98。

(ii)检查相干性。即确定两个域的哪些特征在评价类比论证的过程中是相关的。这一步包含两个问题:在论证中清晰表达的哪些特征是相关的,以及这种相关性的强度?是否有其它相关的特征没有表达在类比论证中?

(iii)评价泛化潜力(在类比论证中泛化力可以作(理论的)统合力来理解)。除了考虑是否有关键性的证据反对将来源域的先验关联泛化至目标域,还须考虑如下三个问题:某些关键因子从中性类比是否可以转化为正类比?某些次要的因子是否可以由负类比转化为中性类比,或者由中性类比转化为正类比?是否存在着竞争的类比来弱化原有的类比论证?

经过以上三步检验的类比论证,被称为具有定性的合理性(qualitative plausibility)。从(iii)可以看出,论证定性合理性的根源之一就在于正面启发法的合理运用。而正面启发法的运用是否合理的分析则反映了一个理论变化的动态过程。因为一个表面上看来并非满足表面合理性的类比,可以通过增加辅助假说的方式,来拯救所谓表面不合理的类比而达及定性合理性。下面我们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之间的类比为例(以下简称“选择类比”)来说明这一评价过程。

五、“选择类比”的评价

众所周知,达尔文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类比尝试解释大量的生物学界的事实,这包括物种的多样性、特定性状的适应性以及物种的共同起源等等。在达尔文的类比中,来源是人工饲养的产品,而目标域是自然界当中的物种。通过人工选择(Q)那些对人有用的特定性状的繁殖,从而增加了被选性状在下一代数量上占优的几率。通过几代的繁殖,具有该新性状的有机体与原有物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或变异(E1)。类似地,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有用的(适应的)变异性状,在长期的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Q*)而得以保留并在种群中占有数量上的优势。这里的要点是,自然选择作为一个假设(Q*),它能够解释有用性状的优势以及物种的变异。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这里仅考虑达尔文如何通过类比论证来提出自然选择的假设,并用它来解释物种之间的差异性和新物种的产生。

这一类比论证的图式如下:

下面我们依照以上三步过程来检验这个类比论证:

首先,明确来源域中的先验关联。Q、E1和M之间的先验关联同时是解释相关的,即人工选择(因果地)解释了为什么E1和M的出现。而Q和NS之间的先验关联不仅仅是解释相关的,而且是预见相关的。特别地,人工选择过程还是一个有意向选择的过程。

然后检查相干性。在第一步已看到,Q和M、E1是解释相关的;Q和NS之间还是预见相关的,而Q*和NS*则是解释相关的。而M和M*、E1*和E1是相似的,所以,Q*和 NS*、E1*,也是解释相关的,而Q*和M*还是预见相关的。其中E1和E1*,以及M和M*是关键因子,因为E1和E*分别是Q和Q*的解释目标,而M和M*则是物种变异是渐进的关键证据。而其它类比因子是次要因子。

通过以上两步分析,表明该类比论证存在着以下几个困难[2]130-131:第一,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从未出现过新物种。因此,这和自然环境下物种多样性是大相径庭的。第二,人工选择是智力操作的结果,而自然选择则假定是没有有意识主体的因果作用的。第三,人工选择是一个决定论式的过程,而自然选择则是一个概率式的过程[7]18-19。因为人工选择中培育者规定具有特定性状的有机体被允许繁衍,而自然选择假定具有较大适应性的个体具有较大的几率繁衍。第四个问题也是达尔文承认的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在当代物种和化石记录之间,并没有证据表明存在良好的过渡类型的物种,而人工选择的物种之间有良好的渐变类型。

这样看来,达尔文的类比论证存在着(关键性)证据反对将来源中的先验相关泛化至目标域。所以,达尔文的类比论证并不符合前面提出的表面合理性要求。那么该论证是否可以得到拯救而满足所谓“定性的合理性”呢?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须进行步骤(3)即评价泛化的能力。达尔文通过增加一系列的辅助假说,来拯救他的类比。

首先,达尔文对第四个问题的回应是化石记录是不完全的[8]334,而中间物种的不存在,可以用它们较易灭绝来解释[8]185。这里,达尔文引入的是一个辅助性假说,即中间物种较易灭绝。这样就将这个负类比转化成一个中性类比。至于第一个反驳,达尔文求助于时间尺度,他认为既然人工选择在极短的人类历史中就能产生如此大的变化,那么在漫长的自然历史中自然选择可以产生更巨大的变化。基于他的这一假设,同样可以回应第三个困难,因为假定极大尺度的时间,一个基于极小统计优势的概率式的过程同样能够产生相同的多样性,就像在短时间内通过有意识的决定论式的选择过程一样[2]131。可以看出,达尔文在这里再次引入一个辅助假说,即地球的年龄足够长[8]336-340,以至于有漫长的渐进过程来产生地球上的各种新物种,达尔文通过该辅助假说将该负类比转换成中性类比。而今天各种中间类型证据的积累和地球年龄的研究支持了达尔文的这一假设,从而将这些中性类比转换成了正类比[2]133。至于第二个困难,则一直是这一类比引起争议的地方,如果承认自然选择过程中存在有意识主体的因果干涉,则无疑将回归佩利的自然神学。这次,达尔文采取的进路是求助于人们对上帝的无知,即人们不知道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有意识的主体的因果干涉,从而将以上负类比转化为中性类比。以上三个辅助假说都不是特设性的,有些还提出了新颖的预见,并被证实。目前看来,尚未有有竞争力的类比来弱化达尔文的这一类比。因此,仍可以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类比是具有定性的合理性的。

六、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隐喻是创造相似性的,它属于认知(语言)科学和心灵哲学的范畴,而基于相似性的类比论证属于科学推理的范畴,因而是可以进行评价的。本文的案例分析可以初步表明,通过类比论证的评价分析,可以帮助人们理性重构一个研究纲领(比如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在科学史中的变化过程。

[1]Lakatos I.Changes in the Problem of Inductive logic[C]//Lakatos,eds.The problem of Inductive Logic.Amsterdam:North Holland,1968:315-417.

[2]Bartha P.By Parallel Reasoning:The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alogical Argument[M].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

[3]Hesse M.Models and Analogies in Science[M].Notre Dame,Quebec:Notre Dame University,1966.

[4]Lakoff 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Ortony O,eds.Metaphor and Thought.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1-251.

[5]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Y:Basic Books,1999.

[6]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7]Sober E.The Nature of Selection[M].Cambridge,MA:MIT Press,1984:34.

[8]达尔文.物种起源[M].舒德干,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The Essence of Analogical Arguments and Its Justification Criterions

HU Hao
(Philosophy Institute,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Although the analogy and the metaphor are part of the logic of science,the metaphor creates similarities,so there is no accepted criterion for justifying it.However,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nalogical argument is that it is a kind of reasoning which is based on(the accepted)similarities,so it could be justified.Recently,Bartha generates some criterions and a program for justifying the analogical arguments.His criterions include priori association and potential for generalization.In the case study of Darwin’s analogy that is between the artificial selection and the natural selection,it shows the criterions and the program could do some help for explaining the problem of the chang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 feature of analogical arguments;justification criterions;metaphor

B812

A

1674-8425(2012)01-0012-06

2011-10-1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隐喻的认识论研究”(07CZX006)。

胡浩(1968—),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科学哲学、逻辑和分析哲学。

(责任编辑 王烈琦)

猜你喜欢

达尔文相似性隐喻
达尔文笔记被匿名归还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达尔文与进化论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第十一章 奇遇达尔文之船
是谁保护了7岁达尔文异想天开的想象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