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的有效方法

2012-10-26吴广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4期
关键词:测数据规范化社区

吴广

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的有效方法

吴广

目的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规范化治疗的有效方法以及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社区范围内将88例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实施规范化治疗前、后患者的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体质指数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于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健康行为改变方面的差异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化治疗以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其空腹和用餐后2 h后的血糖量、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等方面的体测数据以及患者对糖尿病认知程度、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都有了相应的改善,并且两组之间是存在统计学差异的(P<0.05)。结论在社区范围内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治疗是有必要的,而规范化治疗中的一些有效方法仍然需要我们继续研究。

2型糖尿病;社区医院;规范化治疗;治疗方法

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导致的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就在急剧的上升。而在这些糖尿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2型糖尿病的患者。而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其对人类的危害是很大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患者患心脑血管方面疾病可能性是正常人4倍多,由此可见在糖尿病正在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的同时,有效的、规范化的治疗方法的提出与实施也已经迫在眉睫[1]。本次研究就是以本社区内开展的有关2型糖尿病治疗实践为背景,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方法以及规范化治疗方法的实际效果。旨在通过对规范化治疗方法的研究,为降低2型糖尿病的危害程度、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病死率以及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本次研究是基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社区对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的研究为基础,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入选研究对象有88例,均为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7.06±3.28)岁;平均2型糖尿病病程为(7.18±2.05)年;而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为(55.33±1.87)岁;平均病程为(6.77±3.03)年;两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一般,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活动受限、病程以及全身情况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规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的体测数据对比 在实施规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体测指标:血压、FPG、2 hPG、TC、TG、HbA1c、BMI之间的比较,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经过1年时间的各自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FPG、2 hPG、TC、TG、HbA1c、BMI方面的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1 规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体测数据比较()

表1 规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体测数据比较()

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体测指标 BMI(kg/m2)舒张压(mm Hg)收缩压(mm Hg)FPG(mm Hg)TG(mm Hg)TC(mm Hg)2hPG(mm Hg)HbA1c(%)观察组 27.1±1.8 84.2±5.7 133.2±11.0 7.9±2.9 2.7±1.1 5.2±1.3 10.1±2.3 8.3±1.4对照组 26.9±2.9 83.5±3.3 132.1±11.8 7.8±3.2 2.3±1.4 5.3±1.7 10.4±3.1 8.1±2.0

表2 规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体测数据比较()

表2 规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体测数据比较()

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体测指标 BMI(kg/m2)舒张压(mm Hg)收缩压(mm Hg)FPG(mm Hg)TG(mm Hg)TC(mm Hg)2hPG(mm Hg)HbA1c(%)对照组 24.3±2.1 83.1±1.4 133.0±3.3 7.7±1.8 2.1±0.24.9±1.0 9.1±1.3 7.9±0.8观察组 22.9±1.8 79.5±3.2 120.1±10.9 6.0±2.0 1.1±0.2 4.1±0.4 7.5±2.1 6.5±1.1

2.2 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习惯合理率、对2型糖尿病的认知率方面观察组分别为75.00%和83.33%,与对照组的50.00%和57.50%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规范化的治疗在社区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主要是从纠正患者的代谢紊乱、控制并发症的出现和发生为主,对患者实施从糖尿病健康教育、定期的血糖监测、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心理疏导、饮食治疗指导、体育锻炼以及药物治疗等几个方面综合入手来实施的具有规范性的治疗、管理方法[4]。其具体还应该包括一些患者信息管理、医疗团队建设、医患沟通等方面的内容[5]。通过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随访、不间断性的血糖控制在实施了为期1年的规范化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体测指标、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的认知情况以及合理化的生活行为的形成情况都要优于一般的常规治疗方法,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了社区2型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过程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其具体的实施和推广都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我们社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共同的努力,而有关具体治疗方法的改善和治疗效果的提升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的研究。

[1] 陈云.基层社区医院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的临床效果与治疗成本.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3):3771-3773.

[2] 李双喜.基层社区医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南方医科大学,2007.

[3] 张淑春.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7):263.

[4] 葛承辉,朱月伟,潘雪凤,等.社区随访与评估门诊结合在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26-2828.

[5] 史波英,王兵,吴静雅,等.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浙江预防医学,2011,23(12):74-76.

518000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社康管理中心

1.2 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社区规范化治疗方法 也就是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些像社区医生团队领导的医患一对一指导、对于患者生活习惯的规范化管理、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家庭保健治疗和社区化综合治疗等[2]。

1.2.2 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法 包括常规的降糖药物治疗,仅仅只是建立了相应的患者健康档案并没有真正对患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随访、指导。

1.2.3 评判指标 在患者经过1年时间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后的血糖量(2 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等体测数据以及患者生活习惯改变的情况作为主要的评定指标[3]。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 19.0的软件包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相应的数据均采用的形式来表示,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的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的是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测数据规范化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以2015年湖州市第四中学教育集团西山漾校区体测数据为例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一种新的外测数据随机误差分离方法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