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额部表皮样囊肿CT误诊为皮下脂肪瘤1例

2012-10-26蔡少雨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4期
关键词:额部皮下脂肪囊性

蔡少雨

额部表皮样囊肿CT误诊为皮下脂肪瘤1例

蔡少雨

1 病例

患者,女29岁,于20年前偶然发现左眉弓上有一肿物,当时有黄豆粒大小,患者一直无做任何处理及治疗,肿物逐渐增大,目前有3 cm×2 cm大小,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求诊,并行彩超检查结果示:左侧额部囊性结节,为进一步治疗以“左侧额部囊性结节”收入我科住院。专科情况:神志清,GCS评分15分,左侧额部可及3 cm×2 cm大小囊性包块,活动可,边缘清。双眼睑正常,双侧瞳孔左:右=3:3 mm,对光放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额部(左眉上)见一27 mm×12 mm的囊性结节,囊壁欠规则,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侧额部(左眉上)囊性结节,性质待定(图1、2)。CT检查:左额部皮下软组织内见一梭型低密度影,CT值约-150 hU,边缘清楚,相邻颅骨骨质未见异常;双侧眼眶及眼球对称,大小形态正常,眼球壁均匀光滑,球后脂肪呈均匀低密度,眼外肌无增粗,视神经走行正常,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眶尖及眶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CT诊断:左额部头皮下脂肪瘤(图3)。手术所见:取左侧额部囊性结节上缘横行切口,予术区局麻起效后,切开头皮,电凝止血切口,皮下见一囊性肿块,囊内见大量淡黄色液体,沿囊壁予完整剥离囊壁,予创面彻底止血,冲洗干净创面,未见活动性出血,用双氧水、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然后全层间断缝合切口,术毕。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取切除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左额部)送检灰褐色组织1块,1.5 cm×1 cm×1 cm,镜检为表皮样囊肿。

2 讨论

表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发展形成的囊肿,也可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皮样囊肿囊壁较厚,有皮肤及皮肤附件(如汗腺、毛囊等)组成,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汗腺和毛发等结构。由于表皮样囊肿内含有油脂成分,CT值就可能为负值,如本例CT值为-150 hU,就可能误认为脂肪密度而误诊为皮下脂肪瘤。本例超声提示为囊性结节,本例CT提示为实性结节。笔者认为对于结节的囊实性的影像学诊断,应该综合各种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性的诊断,而对于表浅结节CT值为负值时,不要轻易诊断为皮下脂肪瘤,有可能为表皮样囊肿、表皮囊肿等。

528500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超声诊断中心

图1 左侧额部表皮样囊肿声像图

图2 左侧额部表皮样囊肿声像图(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图3 左侧额部表皮样囊肿CT表现(CT值=-150 hU)

猜你喜欢

额部皮下脂肪囊性
改良发际内切口在额部脂肪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对皮下脂肪层较厚产妇不缝合剖宫产腹部横切口皮下脂肪层的效果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基于PACS探讨皮下脂肪含量与脂肪肝的相关性
阳光帮你减减肥
自体脂肪填充额部术后是否间断冰敷对术后效果的影响
A型肉毒毒素联合Lux1540-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额部皱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额部扩张皮瓣法半鼻再造术修复部分鼻缺损
腺样囊性癌细胞雪旺细胞化在嗜神经侵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