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手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2012-10-25赵秀玲

食品工业科技 2012年21期
关键词:佛手挥发油黄酮

赵秀玲

(黄山学院,安徽黄山 245021)

佛手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赵秀玲

(黄山学院,安徽黄山 245021)

佛手营养成分丰富,主要含有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多糖类、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对佛手的生理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和保健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归纳与论述,为佛手在食品和医药上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佛手,生理活性成分,进展,提取分离,保健作用

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为芸香料柑桔属植物,又名“佛手香橼”“蜜罗柑”“福寿橘”,该属全世界约有20余种,原产亚洲东南部及南部。现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引进栽培约15种。在我国,根据产地不同,佛手又可分为四种:广东、广西称“广佛手”;四川称“川佛手”;浙江称“金佛手”;福建称“闽佛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每个产地的佛手峰高比I值都有固定的范围,广佛手为0.7~0.9,川佛手为1.3~1.6,金佛手为0.9~1.1,根据I值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其产地[1]。佛手不同部位在药用上有很大区别:其花,果实中主要含挥发油,主要用于理气,化痰之药用;而其根主要用来治疗男人下消,四肢酸软。佛手性温,味辛,苦、酸。入肝、脾、肺、经。《本草纲目》载:“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本草再新》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滇南本草》:“补肝缓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佛手含有柠檬油素、柠檬苦素、二甲氧基香豆精、三羟基二甲氧基黄酮、胡萝卜苷、β-谷甾醇、对羟基苯丙烯酸、棕榈酸、琥珀酸、柠檬油素二聚体、小量香叶木苷及橙皮苷等生理活性成分。

1 佛手的生理活性成分

1.1 佛手多糖

1g金佛手果、叶粉多糖得率分别是4.542g/100g和1.776g/100g[2]。不同产地的佛手多糖在多糖种类、单糖组成和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金佛手和建佛手各分离得到3种多糖,各检测到3种单糖成分是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川佛手分离得到4种多糖,检测到5种单糖成分是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总体而言,在多糖种类和单糖组成方面,金佛手和建佛手比较相似,而川佛手和广佛手比较接近。究其原因可能与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等因素有关;不同产地佛手水溶性多糖的比较,可为佛手的品种鉴别和品质比较提供一定的依据[3]。佛手中粗多糖回收率为28.33%,总糖的含量为95.2%。广佛手多糖得率为4.13%[4],广佛手水溶性多糖为单一多糖,无核酸和蛋白吸收,由D-木糖、D-甘露糖、D-半乳糖、D-葡萄糖和L-鼠李糖组成。还可以抗感染,降血糖,抗肿瘤和爱滋病等。随着对多糖类化合物研究的深入,其在抗肿瘤和病毒的临床治疗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广佛多糖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对开发利用本地资源有一定意义,对其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闸明其活性与结构的关系以及中药佛手不同种类间的药效比较。佛手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等保健功能。

1.2 佛手黄酮

章斌[5]从佛手中提取总黄酮的得率是3.22%。从广佛手中提取总黄酮得率为4.093%[6];从川佛手中提取总黄酮得率为5.30%[7];佛手中的黄酮类成分如香叶木苷、橙皮苷、3,5,6-三羟基-4,7-二甲基黄酮、3,5,6-三羟基-3,4,7-三甲氧基黄酮、3,5,8-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胡萝卜苷。橙皮柑是一种类黄酮化合物,系维生素P主要成分。它具有维持渗透压,增强毛细血管韧性,缩短出血时间,降胝胆醇等作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天然抗氧化剂。广佛手中橙皮柑含量为0.2051mg/g,其中橙皮柑为佛手中主要有效成分。

表1 不同品种佛手中佛手挥发油的成分特点Table 1 Chemical componen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bergamot essential oil

表2 不同方式提取佛手油感官评价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of bergamot essential oil by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1.3 佛手挥发油

含挥发油的中草药或提取出的挥发油大多具有发汗、理气、止痛、抑菌、矫味等作用。佛手的挥发油含量较高,可作为重要的高档香料,应用于食品或化妆品中。

由表1、表2可得冷榨法分离得到的佛手油较低。水蒸汽蒸馏法和同步蒸馏-萃取法获得的佛手油各种成分的含量大体上持平,水蒸汽蒸馏法获得的佛手油的(E)-3,7-二甲基-1,3,6-辛三烯,(Z)-3,7-二甲基-1,3,6-辛三烯含量较高。水蒸汽蒸馏法得率高,产量稳定,没有有机溶剂残留无污染,精油产品可直接用于化妆品和食品。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是佛手油提取适宜方法。水蒸汽蒸馏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对佛手油主要成分的百分含量影响不大。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佛手油中微量组分的含量,但佛手油得率较低。同步蒸馏-萃取法获得的佛手油绝大多数组分较水蒸汽蒸馏法均有微量提高。同步蒸馏-萃取法获得的主要呈香物质芳樟醇含量略高。同步蒸馏—萃取法较水蒸汽蒸馏法没有明显优势,且因为提取过程中由于有机溶剂的参与,导致最后佛手油产品中溶剂残留问题,影响佛手油品质。超临界CO2界萃取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油无异味,无溶剂残留,无环境污染,有良好应用前景。

1.4 无机元素、氨基酸及维生素

佛手中Mn、AL、P、S、CI、K、Ca、Mn、Fe、Sr的含量分别为(%):0.101、0.029、0.25、0.13、0.35、2.212、0.602、0.004、0.016、0.002[14]。不同种质佛手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佛手含有较丰富的铁,硒的含量最低;不同种质间以金佛手的Cu、Fe、Mn、Zn微量元素含量最高,云佛手微量元素含量最低;来自广西、广东人不同产地的佛手微量元素含量也有一定差异[15]。曹琦斐[16]比较了金、川佛手中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结果金佛手中含有Co和Pb(其中Pb为毒性微量元素),而川佛手中不含;金佛手中毒性微量元素Cd的含量也明显高于川佛手,其它微量元素种类相同,含量也接近。金佛手中异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蛋氨酸、丝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为(μg/g):0.625、0.628、0.336、0.254、0.261、0.297、0.235、0.236;川佛手中这八种氨基酸的含量(μg/g)为 0.261、0.162、0.332、0.150、0.251、0.293、0.133、0.231。金佛手含有色氨酸,而川佛手没有;川佛手中含有NH3,而金佛手不含;川佛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0.16%,比金佛手低2.55%。这种差异与两地土壤,气候等生长条件有关。每100g佛手果皮中含有5.59±0.411mg的VA,含有0.1040~0.1003mg的VB1。

表3 不同方式提取佛手多糖的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bergamot polysaccharide by 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1.5香豆素成分

香豆素也是佛手的主要化学成分,尹峰等人从佛手醇提液中分离得到6,7-二甲氧基香豆素、5,7-二甲氧基香豆素(柠檬油素)、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莨菪亭)、7-羟基香豆素(伞形花内酯)、7-羟基-5-甲氧基香豆素、5-异戊烯氧基-7-甲氧基香豆素、香豆酸、柠檬苦素等[17]。其中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芸香料植物中一组三萜的衍生物,能诱导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抑制苯并芘诱发的肺癌和皮肤癌。柠檬烯是一种重要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可作为调味剂,广泛用于饮料、食品、口香糖、香皂和香水中。柠檬烯对癌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1.6 其它

佛手中的其它成分包括β-谷甾醇、诺米林、对羟基苯烯酸、柠檬烯琥珀酸5,22-豆甾烯醇及2个新环肽环。

2 佛手生理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

2.1 佛手多糖

多糖多数以氢键、盐键等与其他多糖或物质聚合在一起,提取多糖必须以各种有效方法破坏多糖链与其他物质的共价结合[18]。

2.2 佛手挥发油

丘振文等[8]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佛手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所建立的特征成分群能充分的表征佛手挥发油化学组成,可为佛手挥发油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马越等[12]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佛手挥发油,采用正交实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等因素对佛手挥发油萃取率及成分的影响,以提取率为主要标准,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40MPa,分离温度35℃,分离压力10MPa。王晓杰等人[21]选用新鲜佛手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佛手挥发油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佛手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蒸馏时间 1.5h,果粒直径 7mm,水蒸气流量600mL,料液比2∶1。郑孝华等[2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s,SPME)富集佛手挥发性化合物,SPME的萃取条件(温度和时间)对萃取效率影响很大,SPME萃取条件为30min和60℃。SPME-GC-MS不需要有机溶剂,是一种测定佛手挥发性成分简单、迅速、有效的方法,适合测定其他中药以及蔬菜中的挥发性化合物。金晓玲等人[23]采用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新鲜佛手和干佛手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新鲜佛手、干佛手挥发油得率,鉴定出的组分,主成分及占的比例分别是:16.2、9.6、34.51mL/kg;丁二醇占16.28%,5,7-二甲基香豆素占19.49%。这个结论,与黄晓鈺等应用同步蒸馏-萃取广佛手挥发油主要成分是烯、萜品油烯、β-蒎烯、β-月桂烯有别;与陈家华等采用冷冻法和吸附法提取得到的佛手果挥发油主要成分是柠烯烯和蒈烯有别;和金晓岭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所得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和1-甲基-(1-甲乙基)-苯也有差别。说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佛手挥发油主要成分不相同。但是杜志炉等比较分析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佛手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表明,两种提取方法成分结果有所不同,但都含有主要成分D-柠檬烯,含量以SFE法为高[24]。

2.3 佛手黄酮

江海霞[25]确定大树脂分离川佛手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采用AB-8型大孔树脂,上样浓度为1.2mg/mL上样,pH为3,吸附容量为9.4mg/g,上样流速和洗脱流速均为1.5mL/min,洗脱液乙醇浓度为40%。姜立春等人[7]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用pH梯度法和溶剂萃取法对粗黄酮进行了纯化精制。川佛手总黄酮的最适宜提取工艺是提取温度60度,超声功率420W,提取时间40min,超声提取2次,采用乙醇浓度40%,料液比1∶15。章斌等人用复合酶法(纤维素酶量∶果胶酶量=3∶1,质量比)提取广佛手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酶用量1.0%[E/S],酶解时间 120min,酶解温度 45℃,pH4.5,此条件下广佛手总黄酮得率4.093%[6]。张福平等[26]以乙醇为溶剂对佛手进行了黄酮提取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30%,固液比1∶5,在80℃条件下提取2h的工艺条件较好。李小凤[27]以60%乙醇对佛手柑进行吸收光谱确定,选择槲皮素为对照品,以256nm为测定波长,实验测得佛手柑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5.65%,RSD为0.90%;平均回收率为2.0%,RSD为0.2%。这种方法可以作为佛手柑内在质量检测的一种依据。

2.4 微量元素

王志刚等[14]采用元素分析仪与X射线荧光光谱IQ+联用方式,用膜将样品包裹,可以分析佛手样品14种元素含量,分析方法不需要建立标准曲线,不需要粘合剂,前处理简单,分析准确度与标准曲线吻合,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测试方法。农红利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了不种质佛手的铜、铁、锰、锌、硒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种质评价、了解药效成分含量及其疗效差异提供重要参考[15]。曹琦斐采用AAS6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出浙江佛手柑含有10种微量元素,因而渐江佛手柑具有极为重要的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16]。李小凤等[28]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广佛手进行了微量元素成分的测定分析。为广佛手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不同种类间药效比较提供理论依据。

2.5其它

林乐维等[29]采用HPLC法测定广佛手中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选用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检测波长326nm,流速1.0mL·min-1,柱温25℃。5,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0.5~5.00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72%,RSD为1.66% (n=9)。提示香豆素的含量在7、9月较低,8月中旬时最高,为确定广佛手的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依据。吴怀思等[30]采用色谱柱为 Shim-pack VP-O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5∶65),检测波长为284nm,柱温为40℃,测得佛手配方颗粒中橙皮苷在11.2~89.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为2.03%。此法可用于佛手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3 佛手保健功能

3.1 镇咳平喘祛痰抗炎

施长春等[31]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佛手挥发油,对实验组豚鼠和小鼠预先以高、中、低剂量的佛手挥发油灌胃,模型对照组动物以9g·L-1盐水灌胃,另外采用急支糖浆、氨茶碱、鲜竹沥为止咳、平喘、祛痰的阳性药物对照组。结果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和急支糖浆组引咳潜伏期均较模型组长。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豚鼠在以组胺喷入致喘的潜伏期均较模型组长。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气管酚红排泌量均显著大于模型组。提示佛手挥发油对支气管哮喘动物具有止咳、平喘、祛痰等治疗作用。尹洪萍等[32]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观察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EABA)的镇咳作用;采用小鼠气道酚红排泄法观察药物的祛痰作用。结果EAEB灌胃给药(10、20g/ kg)7d能显著延长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同时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提示佛手乙醇乙酯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止咳祛痰作用。金晓玲等人[33]采用常规镇咳、平喘、祛痰研究佛手醇提液的药理作用。结果佛手醇提取液具有明显镇咳、平喘、祛痰作用和提高抗应激能力。施长春等[34]研究结果表明佛手挥发油可抑制哮喘小鼠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减少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拮抗气道炎症而发挥平喘作用,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尹洪萍等[35]采用卵白蛋白(OVA)腹腔法射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用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10g/kg)对哮喘小鼠进行干预,并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能抑制哮喘模型小鼠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反应。

3.2 抗癌抑制癌细胞

麻艳芳等[36]研究了佛手挥发油对MDA-MB-435人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佛手挥发油具有抑制MDA-MB-435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低、中浓度的佛手挥发油诱导细胞凋亡且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和G2M期,而高浓度的佛手挥发油引起细胞坏死。邵邻相等人[37]研究佛手水煎剂对RAW264.7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0.625、1.250、2.500mg/mL佛手水煎剂处理后,RAW264.7癌细胞固缩,细胞核染色质凝聚、片断化,有凋亡小体出现,表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 5.000mg/mL佛手水煎剂处理后,RAW264.7癌细胞肿胀,细胞膜破裂,呈现坏死症状,RAW264.7癌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73mg/mL。说明佛手水煎剂能诱导癌细胞调亡,抑制癌细胞增殖。黄玲等[38]以佛手多糖高、低剂量连续给药10d,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对HAC22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低剂量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且给药后体重明显增加,说明佛手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肿瘤具有抑制作用,且毒性很小。吕学维[39]研究了佛手挥发油对B16黑色素瘤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佛挥手发油可有效杀伤外培养的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低中剂量的佛手挥发油可诱导细胞凋亡,高剂量的佛手挥发油可致细胞坏死。

3.3 免疫调节作用

黄玲等[40]用环磷酰胺造成免疫低下小鼠动物模型,取小鼠巨噬细胞加脂多糖和不同浓度佛手多糖,测定巨噬细胞内外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结果佛手多糖浓度在4g/L,2g/L时可提高巨噬细胞外低下的IL-6水平,对巨噬细胞内IL-6无影响。提示佛手多糖可协同脂多糖增加巨噬细胞分泌IL-6。徐晓虹等[41]将金华佛手醇提液以每100g体量2.0mL (生药含量为9.716g/mL)灌胃,表明佛手醇提液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和应激能力(p<0.05和p<0.01),延长小鼠常温下的耐疲劳能力和急性抗脑缺氧能力,说明佛手具有一定的增强体质和免疫机能的作用。

3.4 抗氧化

姜立春等在猪油中添加川佛手总黄酮后,可显著抑制猪油的氧化,无论是粗提物还是精制物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且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初期,二者均可降低POV值,说明佛手黄酮不仅能抑制猪油的自动氧化,而且能很好地去除猪油中已有的过氧化物。川佛手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强于同浓度柠檬酸低于EDTA[9]。朱晓燕等[42]采用化学发光法在多种化学模拟体系中研究了佛手多糖清除活性氧的作用,结果佛手多糖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更有效,超氧阴离子是生物体内首先产生的自由基,当有Fe3+和Cu2+存在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转化为羟基自由基。佛手粗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抑制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同时对羟基自由基也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因此,对·OH导致

DNA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徐丽珊等[43]模拟大气污梁对金华佛手进行HF(0.4μg·L-1)熏气处理后,佛手叶膜透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

MDA含量也表现出先于膜透性变化的相似趋势,其主要机理为在HF胁迫下,佛手体内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平衡被破坏,过量的活性氧引起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引起细胞膜的损伤,质膜透性增加。佛手启动了抗氧化系统中的酶类物质POD等和非酶类物质Pro含量在波动中出现上升趋势,说明金华佛华对

HF胁迫具有一定适应性保护能力。

3.5 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王宜祥[44]研究了金佛手醇提液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结果表明金佛手醇提液能明显增强家兔离体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其作用能被阿托品拮抗;能明显抑制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的收缩,对乙酰胆碱引起的家兔离体十二指肠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对小鼠小肠运动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倪亦文等[45]观察了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在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肛门排气的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产妇明显提前(p<0.05)。说明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理气功效,可使胃肠运动节律增加,收缩增强,排出肠腔积气和积液,有助于肠蠕动的恢复。

3.6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张海根[46]发现金华佛手醇提液对大鼠因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并使豚鼠因结扎冠状动脉引起的心电图变化有改善,对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失常也有预防作用。常雯等[47]用HPLC法比较不同溶剂佛手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的抑制作用,并提取纯化抑制ACE作用最大的佛手提取物的活性部位。结果显示不同溶剂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对ACE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达77%。佛手提取物40%甲醇洗脱部位对ACE抑制活性较高,初步推断佛手降血压作用主要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3.7 其它

芦红等[48]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制备川佛手挥发油,采用回流提取法制备川佛手水提浸膏Ⅰ、川佛手水提后醇提浸膏II和III,石油醚浸膏和正丁醇浸膏,以生理盐水为空白对照,氟西汀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实验测定上述提取物实验4min内对小鼠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的影响。结果川佛手挥发油、浸膏II和浸膏III和正丁醇膏浸均能明显缩短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提示川佛手的醇提液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郭卫东[49]的研究表明佛手果实挥发油对醇母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最低抑制菌浓度(MIC)分别为:2.5%、1.25%、2.5%。其中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且在中性和偏酸性范围内抑菌效果最好。除此之外,佛手精油对亚硝酸钠具有清除作用;金华佛手醇提液使小鼠脑内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五羟色胺含量显著提高,金华佛手醇提液能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50];邵邻相的结果表明佛手提取液涂于小鼠43d后,能显著提高小鼠皮肤中羟脯氨酸和胶原蛋白的含量,显示佛手提取液有确切的抗皮肤衰老的功效。

4 结束语

佛手通过提炼、蜜调、浸渍等方法可加工成多种保健食品(如果脯、蜜饯)和保健饮料(如佛手酒、佛手茶、佛手蜜)等。佛手的深加工产品—佛手油应用于各种化妆品、食品、日用品。例如:香皂、洗涤剂、空气清新剂、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果汁、碳酸饮料、乳制品、调味品等。

[1]张瑞芳,高幼衡,崔红花.三种不同产地佛手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1): 48-51.

[2]杨继,陆智明,陆国权.金佛手果叶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7(11):239-242.

[3]曹诣斌,朱海玲,王晓艳.不同产地佛手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2):190-194.

[4]章斌,李远志,陈宇,等.复合酶法提取广佛手多糖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33-7835,7873.

[5]章斌,候小桢,饶强.响应面优化佛手总黄酮超声提取及抗氧化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2):27-31,240.

[6]章斌,候小桢.复合酶法提取广佛手总黄酮的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10):188-192.

[7]姜立春,黄成思,杨澈,等.川佛手总黄酮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3):340-342.

[8]丘振文,何建雄,唐洪梅,等.佛手挥发油特征化学成分群GC-MS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22): 4363-4365.

[9]金晓玲,徐丽珊,施潇,等.4种佛手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0):737-739.

[10]赵光杰,籍保平,赵磊等.佛手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食品科学,2007,28(4):167-170.

[11]陈菲,李群力,盛柳青.佛手中挥发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2008,31(8):1242-1244.

[12]马越,王利民,王晓杰,等.超临界CO2萃取佛手挥发油的工艺研究及GC-MS分析[J].食品科学,2009,30(2): 221-223.

[13]高幼衡,黄海波,徐鸿华.广佛手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J].中草药,2002,33(10):883-884.

[14]王志刚,于红梅.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结合元素分析仪分析金华佛手14种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32 (1):252-254.

[15]农东红,刘威,韦艳梅,等.不同种质佛手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J].北方园艺,2011(21):165-166.

[16]曹琦斐.浙江佛手柑中氨基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28(5):75-77.

[17]尹楼,娄凤昌.佛手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39(1):21-22.

[18]彭会军,邹群.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8,23(6):406-408.

[19]王琴,蒋林,张爵玉.广佛手多糖分离提纯的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08,29(4):199-201.

[20]李小凤,程荷凤.广佛手中总多糖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J].中成药,2004,26(10):附5-附6.

[21]王晓杰,马越,杨国伟,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佛手挥发油的工艺研究[J].食品科技,2009,34(3):86-88.

[22]郑孝华,翁雪香.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佛手挥发性成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4,27(1):48-51.

[23]金晓玲,何新霞,杜红岩,等.超临界流体萃取佛手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5,28(1):61-65.

[24]杜志炉,王建英,吴绵斌.不同方法提取的佛手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比较[J].中国药业,2006,15(3): 21-22.

[25]江海霞.大孔树脂分离川佛手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193-194.

[26]张福平,连少虹,陈蔚辉.佛手柑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6):99-101.

[27]李小凤,张立坚,程荷凤.中药佛手柑中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0):655-656.

[28]李小凤,陈杰,李尚德,等.广佛手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11(6):53-55.

[29]林乐维,蒋林,郝大庆,等.不同采收期广佛手中5,7-二甲氧基香豆素含量测定[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验,2009,22 (6):15-17.

[30]吴怀思,辛华,卢澄生,等.高效液相色谱色法测定佛手配方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1,32 (2):139-141.

[31]施长春,王建英,朱婉萍,等.佛手挥发油对哮喘的治疗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4):287-288.

[32]尹洪萍,林国华,俞利平,等.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镇咳祛痰作用的实验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7(6):377-379.

[33]金晓玲,徐丽珊,何新霞.佛手醇提取液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8):604-606.

[34]施长春,王建英,朱婉萍,等.佛手挥发油对支气管哮喘小鼠外周血、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J].中草药,2009,40(1):99.

[35]尹洪萍,许顺美.佛手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哮喘模型小鼠的抗炎作用[J].健康研究,2009,29(2):92-94.

[36]麻艳芳,邵邻相,张均平,等.佛手挥发油对MDA-MB-435人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2):1737-1741.

[37]邵邻相,张均平,麻艳芳,等.佛手水煎剂对RAW264.7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9,32(4):448-452.

[38]黄玲,邝枣园.佛手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肿瘤HAC22的抑制作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2(1):41-41,47.

[39]吕学维,邵邻相,张均平,等.佛手挥发油对B16黑色素瘤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J].中国粮油学报,2011,26(8): 50-54.

[40]黄玲,邝枣园,张敏,等.佛手多糖对环磷酰胺造模小鼠巨噬细胞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1): 58-60.

[41]徐晓虹,金晓玲,章子贵.金华佛手醇提取液对小鼠记忆、耐力和免疫机能的影响[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2):180-182.

[42]朱晓燕,邬建敏,贾之慎.佛手多糖的化学组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报,2005,26(7):1264-1267.

[43]徐丽珊,申秀英,许晓路,等.HF对金华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5):533-535.

[44]王宜祥,何忠平.金佛手醇提液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J].中国药业,2003,12(4):43-44.

[45]倪亦文,应红华,余丽华,等.复方金佛手口服液在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肛门排气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7,21 (7):1841-1842.

[46]张海根.中药佛手的药理研究[L].全国第一届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专业学术会议资料.

[47]常雯,李学刚,张化金,等.佛手提取物及活性部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 (8):126-127,131.

[48]芦红,吴月霞,杨丽嘉,等.川佛手提取物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6(2):220-222.

[49]郭卫东,郑建树,邓刚,等.佛手挥发油抑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9,24(8):103-107.

[50]徐丽珊,金晓玲.金华佛手醇提取液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J].特产研究,2002(4):16-18.

Research progress of phys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 of bergamot

ZHAO Xiu-ling
(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 245021,China)

Bergamot has high medical because it contains plenty of active compounds including volatile components,coumarins,flavonoids,polysaccharide inorganic elements and amino acids,etc.The physiologically active compounds,extraction,and health function of bergamot we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is review to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ergamot in food industry and medicine.

bergamot;physiologically active;progress;extraction;health function

TS255.2

A

1002-0306(2012)21-0393-07

2012-04-12

赵秀玲(197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功能性质。

猜你喜欢

佛手挥发油黄酮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建佛手高效栽培技术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HPLC法同时测定固本补肾口服液中3种黄酮
MIPs-HPLC法同时测定覆盆子中4种黄酮
DAD-HPLC法同时测定龙须藤总黄酮中5种多甲氧基黄酮
减压内部沸腾提取川佛手多糖工艺的优化
金佛手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