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动态

2012-10-23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2年7期
关键词:西门子

湖北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正式启动

2012年5月27 日,湖北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启动大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刘传铁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杨咸武、湖北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专家组成员,示范企业,湖北省各地市科技局分管领导和高新科长参加了会议。华中数控成为湖北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第一批示范企业,陈吉红董事长代表华中数控发言,他表示华中数控将努力推动数控技术在湖北省的应用示范,为湖北省机械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用中国数控升级中国机械产品做出更大贡献。

为了推动我国数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决定“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并选择湖北、广东、辽宁、重庆等四个省市作为首批启动示范省。

周济院长在讲话中重点论述了数控一代工程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刻阐述了数控一代工程的基本概念,对数控一代工程在湖北的实施提出了要求,他希望用8~10年时间实现机械产品的“数控一代”,到2030年实现机械产品的“智能一代”。

郭生练副省长在致辞中表示,国家把湖北作为“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首批试点,是对湖北的信任,湖北省将按照国家《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任务,发挥湖北装备制造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力争在5至8年内实现湖北省机械产品的全面升级换代。

刘传铁厅长通报了湖北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的思路与工作举措,他表示,湖北省将重点在数控一代关键技术攻关、重点行业示范、服务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系统推进湖北省“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建设工作,选择传统支柱产业中的汽车零部件、纺织、石油化工行业,战略性信息产业中的激光加工、高端电子产品制造行业进行重点应用示范。

数控一代就是要将数控技术产品与各行各业的机械产品创新紧密结合,实现机械产品的升级换代。陈吉红董事长表示,华中数控将紧密结合国家和湖北省的工作布局,从技术平台、产品配套、服务和人才培训三方面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华中8型数控系统开放性控制平台的特点,与相关企业密切配合,在华中数控系统技术平台上,开发各类专用数控系统产品,满足企业对“数控一代”专用数控系统的需求,实现机械产品升级换代,为湖北省机械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用中国数控升级中国机械产品做出更大贡献。

2012 年“星火机床杯”车工决赛落幕

2012年6月3 日,由天水市总工会、天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水市科学技术局、天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主办,星火机床公司承办的天水市2012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星火机床杯”车工决赛在星火机床公司举行。来自红山试验机有限责任公司、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13名青年车工展开了一次技能大比武。

此次活动旨在调动全市企业生产一线青年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他们学习理论知识、钻研业务技术的热情;通过竞技发现、挖掘、培养人才;通过竞赛检验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成果。早上7点半,比赛开始。参赛选手个个沉着冷静,发挥稳定。他们娴熟的技艺、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了监考老师和省市巡视组领导的好评和赞誉。天水市车工技能决赛的优胜者康育宏等,将代表天水市参加全省车工技能大赛。

甘肃省百万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活动组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职工技协办公室副主任王天长在检查巡视了考点后指出,“在全省各市(州),天水的职工职业技能比赛搞得比较好,省总对天水市寄予厚望,希望大家不负重托,积极备战,迎接全国大考。”天水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庆来说,“省上对天水职工职业技能人才选拔很关注,是对天水市技能人才培训成果的肯定,我们一定不辜负省上的期望,广泛动员,积极参与,把最优秀的选手选出来,参加全省、全国的大赛,为天水争光,为甘肃争光。”

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在巡视考点后,与公司领导在小会议室还进行了座谈交流。王天长详细介绍了甘肃省有关职业技能人才的奖励政策;公司副总经理刘荣简要介绍了公司生产运营状况;工会副主席蒋俊汇报了企业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所做的工作,对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给予星火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将按照省市总工会领导的要求,积极备战,圆满完成任务。

(本刊特约信息员 康永明)

省机械工程设备分会落户普什宁江

2012年5月25 日,由普什宁江牵头组织召开的第一次设备工程委员会在都江堰市顺利召开。中航成飞集团、东方汽轮机、二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新晨动力、锦江电器等10余家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推选,普什宁江总工程师刘雁当选为主任委员;郭志平、王志明、梁健、岳晓斌、林琳为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分别由普什宁江研发院李蓉、保障处方志君担任。

按照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年度工作安排,省机械工程学会设备工程分会挂靠在普什宁江公司。会上,刘雁总工程师致欢迎辞,表示将不辜负学会信任,认真贯彻“三个贴近”指导思想,努力做好分会各项工作,积极加强各会员单位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为会员单位和技术人员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增强分会的凝聚力。

秘书长李蓉希望设备工程分会今后要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把发展会员单位作为主要任务;二是多组织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会活动;三是加强会员单位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四是加强与其他专业委员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活动;五是为会员单位提供一个设备采购、设备保障等技术咨询服务的平台。

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王承凌在会上就设备工程分会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他说,“学会的生命在于活动,要按照‘贴近会员、贴近企业、贴近行业’的要求,提高分会工作水平,健全分会运行机制,增加分会凝聚力,为会员单位及四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会上,四川省巨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其淳、公司保障处副处长方志君还就节能减排、设备工程服务项目等向与会者作了介绍。

省学会副秘书长于萍,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万信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分别对分会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刊特约信息员 杨洪利)

汉川机床获“陕西省先进集体”称号

2012年4月28 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陕西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表彰“十一五”期间全省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汉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荣获“陕西省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受到隆重表彰。

此次评选表彰的范围是“2007年以来,在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农业生产和各项社会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经过层层筛选和评比,共表彰了先进集体100家。

汉川机床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战略规划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技术改造为支撑,以管理创新为基础,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努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新汉川,取得了可喜成绩。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开发新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近年来研发成功动梁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动柱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刨台式铣镗加工中心、落地式铣镗加工中心、立式数控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大型高档数控机床新产品,为国家航空航天、船舶、发电、工程机械等行业提供了多台关键加工设备。

另外,配合大型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发和生产,公司投巨资建成了大型数控机床制造基地。一流的厂房、一流的装备,为公司大型高档数控机床的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汉川大型数控机床制造基地成为陕西省、汉中市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建成以来共接待各级领导视察百余次。

同时,公司以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为准则,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各项管理。在生产、研发、销售等经营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推行了干部述职制度、业绩考核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加大力度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合理调整了生产工艺流程,使企业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崭新台阶。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机床行业两化融合示范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坚持诚信经营,积极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多年来秉承“奉献社会,永续创新”的核心理念和“与用户共谋发展,为国家创造繁荣,与员工共谋富裕,为社会创造和谐”的核心价值观,把“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成就人”统一起来,努力营造干事成才的良好氛围, 努力创建和谐企业,激发和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职工队伍的战斗力,促进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公司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四部委联合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称号。公司坚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是汉中市的“纳税大户”,日前还被汉中市人民政府授予“2011年度纳税先进企业”称号。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近5年来先后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旱灾等捐款捐物近300万元,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近年来,汉川公司一年一个台阶,迈上了发展快车道。2011年,汉川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完成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增幅分别达到55.13%和26.5%,创历史最好水平。

(汉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张建恒)

全面提升,打造汉江高端市场

规模化的行业顶级技术装备和强势的制造能力是汉江工具占领高端市场的利器。近几年,汉江工具为适应市场发展和企业战略的要求,不断扩大和提升以齿轮刀具、拉削刀具为核心的高效精密复杂刀具关键技术装备能力,通过提高制造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努力使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与生产能力的增长相辅相成,全面推进高端、高效、高精、数控刀具快速强势发展。

今年,汉江工具已从德国引进数控滚刀铲磨床、数控花键磨床、数控滚刀开刃磨床等5台设备,为汉江工具技术改造再增添新亮点。随着多批世界一流高精尖设备的到位就绪,汉江工具技术装备、制造工艺水平及生产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2年,公司将再引进8台设备,购置配套国内先进设备11台,自制设备12台。新增设备和原有设备配套,使汉江工具产品的挡次快速提升,复杂刀具制造能力提高到国内第一平台。

另外,汉江工具新型现代化拉削刀具厂房自2011年10月开工建设,历时6个月,即将竣工。作为汉江工具“十二五”重要技改项目的拉削刀具厂房一改过去的传统结构和形象,总建筑面积达5 823 m2,设计拉刀年生产能力达亿元。该厂房将在今年7月竣工,9月完成搬迁并投入使用。该厂房是汉江工具的第一座新型现代化厂房,建成投产后,必将成为汉江工具追求精品,高端制造的重要基地,为进一步增强汉江工具的高端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东永华机械成功参展CCMT2012

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12)于2012年4月16-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山东永华机械有限公司携4款新型加工中心产品成功亮相展会。

此次展会,永华机械展出YHMC-H63卧式加工中心、YHMC-V8立式加工中心、YHMC-G3024Z龙门加工中心、YHMC-G2212L龙门加工中心等4款新型产品。其新颖的外观,优越的加工性能受到了众多客商的好评。如:其中YHMC-V8立式加工中心与机械手臂组成加工连动生产线,具备了当代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技术特色。

此次展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制造企业和专业观众,永华机械接待来访客户就多达3 000余人,展期内签订订单及意向订单逾2 000万元。展会期间,世界知名企业如FANUC、THK等公司的负责人还曾来展位进行拜访参观。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吴和乐博士获同济大学“客座教授”荣誉

近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东北亚区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博士被授予同济大学客座教授头衔。同济大学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高等学府之一,此举是对西门子长期为人才发展以及与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所做承诺的认可。吴和乐博士说:“对于今天获得的这份殊荣,我深表感谢。这同时也是再次对西门子与同济大学百余年来密切合作的赞誉。西门子视人才为公司最宝贵的资产,鼓励卓越表现、奖励具有优异表现的人才并且提供发展机会。”

吴和乐博士表示,利用创新的软件系统来优化整个生产过程是未来的自动化趋势,期待西门子与中国学府以及政府机构更进一步的合作,从而共同努力以帮助中国实现更高效的制造业升级。

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与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与学校和大学的合作研究、技术以及培训得以不断加深。2011年,西门子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教育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合作,西门子承诺为大学和职业院校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同年,西门子与同济大学签署了“西门子资助奖学金协议”,西门子每年向同济大学提供奖学金,旨在促进教育事业,并奖励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为培养毕业生成为职业人才,公司也推出了“Sales 100”和“R&D 100”项目。到现在为止,已有200多名年轻的职场新人完成了培训并加入西门子。通过“R&D 100”项目,西门子建立了完善的培训机制,包括委员会、项目管理、培训团队。该项目是对青年人才的投资,西门子期望通过“R&D 100”项目帮助他们成为西门子的研发专家或管理者。

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还将继续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以发展中国优秀的人才。同时,工业业务领域也与这些人才共同成长,推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美国哈挺集团出展2012宁波制博会

美国哈挺集团于2012年5月24-27日在宁波举行的中国国际机电工业博览会(宁波制博会)上展示了其最新、最精密的数控机床,专业经验与稳定性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参展展品涵盖车、铣、磨3大类共9件展品。根据客户的不同采购需求和零件加工要求,哈挺(Hardinge)超精密卧式车削中心T42,高精密数控车削中心Elite 42 Ultra,CNC卧式车床GS200 Plus;克林贝格(Kellenberger)高精密数控万能外圆磨床KEL-VITA;桥堡(Bridgeport)高品质、高配置的重载强力型立式加工中心XR 760 ECO、XR 1000 ECO,小型高速加工中心GX480;钟思敏(Jones &Shipman)高精密数控平面成型磨床524 EASY、高精密数控内外圆磨床Suprema 650等设备悉数登场亮相。旨在为中国用户提供中小型精密零件终加工和难加工材料加工的经济、高效、精密的完全加工解决方案。

宁波素有“模具之都”的美称,在宁波天豪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哈挺为本次展会特意带来2款不同型号的高性能立式加工中心XR 760/1000 ECO。XR系列完美继承了Bridgeport品牌加工中心在业内广受赞誉的高刚性、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优良血统。宽大、低重心、异常坚固的优质铸铁床身结构提供了XR机床超高刚性的基础,独特的垂直安装方式刀库消除了对机床刚性的不利影响,BBT40结构精密主轴可以提供接近于BT50主轴的重载切削能力,电机直连结构带来了主轴高转速区域的高伺服刚性、提高工件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效率。无论是在模具、汽车、液压、航空航天等的哪一领域,无论是大型制造企业还是小型OEM工厂,XR ECO系列机床都可以满足客户对于机床高精度、高效率的苛刻要求,可以为客户的产品提供一种更为精密、更为高效、更为经济的加工解决方案。

Timken奖学金签约重庆大学

2012年5月31 日,铁姆肯公司与重庆大学举行了“重庆大学Timken奖学金”签约暨颁奖大会。铁姆肯公司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何奕先生及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进教授等双方嘉宾共同出席了颁奖仪式,并对获奖学员表示祝贺和鼓励。

签约暨颁奖仪式现场,铁姆肯公司亚太区人力资源副总裁何奕先生及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进教授作为双方代表在全场百余名师生的见证下,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并为本届获奖的优秀学生颁发奖状与奖金。Timken奖学金面向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风能研究方向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校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旨在鼓励并支持风能研究领域的年轻人才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为中国机械工程特别是风能领域的科研发展贡献才智。

颁奖结束后,何奕先生与学生们展开热烈的互动问答,交流了对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发展规划的看法,令重庆大学优秀的研究生、博士生们领略了国际轴承行业领先企业高管的全球视野和创新传承。

何奕先生在活动现场表示,“积极参与培养本土工程技术人才一方面体现了铁姆肯公司致力于中国这一‘本土市场’的核心策略,同时也履行了公司作为优秀企业公民的长期承诺。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与诸多知名院校建立长期合作,以奖学金资助、技术交流、与国际公益组织合作开展职业规划咨询等项目,助力国内工程院校的人才培养。希望本次与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合作能协助重大培养出更多学业精进、勇于创新的未来工程人才,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陈进教授说:“非常感谢铁姆肯公司提供的奖学金资助,学院将善加利用,强化风能学科的人才建设。同时,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铁姆肯公司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持续深入交流,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机械领域的创新型本土人才。”

斯凯孚推出全新气动液压泵和注油器

斯凯孚(SKF)推出全新气动液压泵及注油器(THAP系列),配合斯凯孚注油法可用于装卸各种热压配合机械部件,包括联轴器、轴承、飞轮、船用螺旋桨和铁路车轮等。

与类似的气动工具、手动泵和注油器相比,斯凯孚推出的全新系列产品重量轻且配备便携式电源,仅为13.5 kg,可为客户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斯凯孚注油法享誉多年,作为一种简便、高效且安全的环形部件装卸方法,适用于轴承、船用联轴器和螺旋桨、齿轮和铁路车轮。为了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THAP系列产品由4个工具组成,可实现压强范围为30~400 MPa (4 350~58 000 psi)的液压输出,并且可高效处理斯凯孚注油法通常使用的900 mm²/s的浓稠液压油。

同时,斯凯孚THAP系列还配备了品类齐全的补充附件,包括高压管、连接器、适配器和压力表等,方便适应多种应用环境。客户可以根据需要,成套订购该全新气动液压泵及注油器可与满足应用的补充附件。

台达人机新品以人性化设计抢占先机

近日,台达B系列人机界面新成员DOP-B07S411K全新上市,这款新产品延续了DOP-B07S411人机的优良特性,同时更具人性化。

台达DOP-B07S411K的研发灵感来源于B07S411。与B07S411一样,DOPB07S411K外观轻巧,时尚大气。产品重量仅820 g,采用7英寸65536高彩宽屏TFT面板,分辨率达800×480,显示范围达103.68 mm×58.75 mm,给用户呈现更完美更丰富的视觉效果。台达集团的研发团队精益求精,DOPB07S411K人机新增了8个用户自定义功能键,给用户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这也是DOP-B07S411K与DOP-B07S411之间的最大区别。

台达DOP-B07S411K人机并非徒有其表,它还具有强大的硬件配置。强劲的Delta Real Time OS操作系统搭配32-bit RISC Micro-controller中央处理器,可搭配高速PLC完美运行。其USB接口支持USB Slave Ver2.0和USB HOST Ver1.1,串行接口有3个:RS-232(支持流量控制);RS-232/ RS-485;RS-422/RS-485,可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和DOP-B07S411一样,台达DOPB07S411K人机具有超乎寻常的兼容性,可与台达甚至其他品牌的PLC实现完美对接。其自带的自动通讯侦测功能,可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设定错误。

工业生产的特殊环境对人机界面以及PL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令人可喜的是,台达DOP-B07S411K人机能适应相对恶劣的工业生产环境。其面板防水等级IP65,可完美防尘防水;还具备良好的耐振动性和耐冲击性。因此,台达DOP-B07S411K人机可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印刷、机床、电力、木工等领域的工业生产现场。

伴随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可视化的操作。台达DOP-B07S411K人机的面市正是应景之作。简易便捷、功能强大的设计必将使这款人机界面立于不败之地。相信在台达集团研发团队的不断努力下,将有越来越多人性化、多功能的产品助力用户提升产品竞争力。

西门子变频器系列推出新品

西门子Sinamics G120模块化变频器产品系列推出两款新型功率模块和一款新型控制单元。作为对整体系统加强的一部分,西门子全新推出的模块包括新一代PM240-2 FSA和PM230 IP20功率模块,这两款模块均在可实现更高功率密度的全新硬件平台上研发。由于支持穿墙式安装,这两款新型功率模块可以实现创新的冷却解决方案。CU240E-2控制单元支持自动化以太网标准的Profinet通信选型,这有利于实时执行基于以太网的创新系统设计。

Sinamics G120模块化变频器系统的性能显著增强。PM240-2 FSA功率模块基于新型硬件平台开发,与以前的1.5 kW LO的功率密度相比,该平台可在外形尺寸FSA中实现高达3 kW LO的功率密度。其穿墙式安装适用于创新的冷却概念,能够适用于对控制柜散热有严格要求的应用。西门子还在这个新一代功率模块设计中配备了紧凑的集成滤波器。

西门子在Sinamics G120系列的平台上深入研发出CU240E-2控制单元。除了现有的Profibus DP、RS485、USS和Modbus RTU通信接口之外,CU240E-2控制单元还将提供适用于Profinet通信版本的新型控制单元。Profinet是Profibus DP现场总线的增强标准,在工业通信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效率和更高的性能。例如,现场总线和以太网通信可同时实现高数据速率传播。Profinet可实现高性能应用的快速数据交换。该控制单元也可以通过介质冗余实现替代通信通道,提高工厂在通信线路故障过程中的利用率。该控制单元可与所有G120功率模块配套使用,并标配STO(安全转矩截止)安全功能,F型则配备扩展的安全功能 SS1(安全停车1)和SLS(安全限速)。集成的USB接口使调试变得轻松。

Sinamics G120变频器系列是适应于整个工业和商业应用领域的通用变频器。它普遍适用于包括机械、汽车、纺织、印刷、包装和化工行业,以及材料处理等重要领域。

针对其模块化Sinamics G120变频器系列,西门子驱动技术集团又新推两款新型功率模块和一款新型控制单元。

肯纳推出加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系列

由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所以其部件常用于航空航天应用中,并逐步用于赛车、运动器材(冲浪板和赛艇)等其他新兴领域。

但是,这种材料高强度质量比的优点也导致了加工困难问题的出现。这种复合材料非常轻,与加工金属和合金材料时发生剪切作用而形成切屑的现象不同,极容易脱层和撕裂,碳纤维增强物具有极高强度,会迅速钝化立铣刀,还会从不同方向分层,因此在钻孔加工时会导致脱层现象。

凭借多年以来为航空航天和其他复合材料用户提供定制立铣刀解决方案的经验,肯纳金属公司现推出一种专为成功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而设计的Beyond™整体硬质合金KCN05™立铣刀。

共有4款立铣刀可供选择:①用于型腔加工和仿形加工的圆鼻刀;②含左手凹槽的下切设计(可在切削时压缩纤维);③刀柄含左手凹槽以及底部含右手凹槽的推拉立铣刀(同样也可将纤维压缩入材料中);④具有脱毛刺功能、含许多细凹槽的通用立铣刀。

每款立铣刀都有专门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的独特形状,且都含有整体硬质合金基体和HP高性能金刚石涂层以达到更高的速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博世力士乐2011年销售额创历史新高

作为传动与控制领域的全球供应商,博世力士乐2011年销售额超64亿欧元,比2010财年增长了约27%,创下公司新的销售记录。博世力士乐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Karl Tragl博士在2012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在2011财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证明了博世力士乐在2010年进行的战略架构调整,是一条极为正确的道路。为此,我们在所有区域及业务部门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博世力士乐在3个目标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行走机械业务表现最为强势,确立了其在全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工业应用则几乎在所有机械应用与工程及工厂自动化领域都取得了显著增长;可再生能源业务则推出远程监控系统,用于避免故障发生。

2011年,博世力士乐3个业务部门在各区域都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在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发展迅猛,带来近25%的销售增长。而在德国以外的欧洲地区,博世力士乐的销售额更是取得了超过33%的增长。在亚太地区,博世力士乐延续近年来的增长态势,增长率超过26%。其中,印度2011年的销售增长一举超过34%,自2005年以来业务量增长了近3倍;在中国,博世力士乐首次直逼10亿欧元销售大关。在南、北美洲的业务增长也超过20%,所有数据,都是在为博世力士乐2011年销售盛况锦上添花。

2011年,博世力士乐在世界范围内持续投资产能与研发能力——在中国武进生产基地的产能将提高一倍,同时又在印度的艾哈迈达巴德开始建造新的生产基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Fountain Inn工厂通过新购买了一座厂房,将生产面积扩大了一倍。由于业务表现优异,至年底,博世力士乐全球员工数量增加至38 000名。其中尤以德国为最,吸收了近1 500名新员工。而在亚太地区,博世力士乐在一年内新聘用约1 100名新员工。在德国以外的欧洲地区,有约590名新员工加入博世力士乐。在南、北美洲则新增了超过300个就业岗位。

截至去年年底,博世力士乐收到的订单量已经超过了72亿欧元,与取得优异表现的前一年相比,又增长了22%。可以说,博世力士乐以极为可观的订单储备翻开了2012年业务发展的新篇章。今年第一季度,德国机械制造业增长缓慢,在中国的增长速度也有所减缓。博世力士乐认为:中国在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业之国,即使增长率出现小幅减缓,仍能为该区域带来可观的发展机会。此外,巴西、俄罗斯、印度以及经济复苏的美国也为业务成长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Tragl博士表示:“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德国市场将恢复增长,目前博世力士乐的各项预测显示,展望2012年,博世力士乐即使无法取得如2011年的超强增长,也仍可以延续去年的增长势头。”

“西门子亚洲风能工业论坛”助力中国用户

近日,“西门子亚洲风能工业论坛”在上海举办,吸引了众多来自世界领先的能源机构专家、政府官员、企业用户与国内领先媒体,成为一年中的行业盛事。在论坛中,参会者共同探讨了目前中国风能发展的状况、各自相关业务的进展以及国家的节能降耗政策等。如何通过利用西门子世界领先的技术与创新产品帮助中国客户提升竞争力,成为此次论坛的最大亮点。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东北亚区工业业务领域总裁吴和乐博士讲到:“140年来,西门子应用世界领先的技术与创新产品,在各个领域与中国的用户进行深度合作。西门子卓越的技术、不断的创新、优秀的品质与可靠性赢得了中国用户的广泛认可。我们一直致力于积极投资技术创新,以期帮助中国制造商在实现利益最大化、完成业务目标的同时节约资源与降低能耗。”

在论坛上,Freqcon公司首席执行官Norbert Hennchen先生介绍了当前风能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通过创新来应对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并得到了参会者的一致认可。GL Renewables Certification公司董事总经理Schroter Andreas先生也在会上介绍了未来海上风能发展的趋势。参会者一致认为,风能作为一个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对社会的贡献将会更大。同时,来自政府能源部门的领导向参会者介绍了国家风电方面的政策,并且期盼着像西门子这样的跨国公司能够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多支持。

此次论坛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西门子公司几十年的技术与专业知识,帮助中国的客户实现他们在业务和节能降耗的目标。最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工业销售集团行业市场总经理张天贵先生为参会者介绍了西门子在相关行业内的成功案例。

Delcam完美亮相DMC2012

2012年5月31 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DMC)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德国、瑞士、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 500家展商携其最新产品和技术参展,包括广东、浙江在内的30多个地方模具展团也集中展示中国模具企业风采。

作为专业 CAD/CAM软件的领军企业,Delcam不仅展出了2012系列数字化设计制造解决方案、最新专利技术Vortex旋风铣和MachineDNA,还隆重推出了“模具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完美解决方案,在此次DMC展会上备受瞩目。

Delcam公司专注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阶段,模具企业希望搭建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库的积累平台,实现车间数控机床无人值守加工,Delcam PowerMILL软件的开放性和CAM知识承载平台,让一汽模具中心、格力大金、海尔集团、中山志和、上海延峰伟世通等知名模具企业,在模具编程标准化方面都有长足发展。Delcam最新专利技术Vortex,提供新的专为整体硬质合金刀具的区域清除策略。Vortex路径可以控制刀具与材料的接触角度和恒定的切削进给,实现等体积,等功效高速加工。此外,Delcam的另外一项新专利MachineDNA,是独一无二的高新技术,能够自动优化加工路径,极大限度地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从而最大程度的释放机床的潜能。

Delcam在“模具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面推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OMV系统。在CNC机床上配备一个测头,利用OMV系统就可以实现在加工过程的任何一个节点对工件进行测量,一键式生成测量报告,帮助工艺人员分析判断加工件的全面形位公差状况。 该系统使模具在CNC加工环节的品质全程可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质量控制体系。在此次展会上,得到了众多模具制造企业的关注并达成了初步合作的意向。

海宝隆重推出Powermax105®

著名的切割产品制造商海宝近日在北京埃森展上宣布其在亚洲市场推出Powermax105®。Powermax105®是一款新的105A空气等离子系统,可用于手持和自动化切割及气刨。该系统能够轻松切割32 mm厚的金属,最大切断厚度可达50 mm。

基于与大获成功的Powermax65®和Powermax85®相同的技术平台,工程师历经长达4年的研发、制造和测试,最终设计了Powermax105®。Powermax105®是同类产品中最坚固耐用、用途最广泛的系统。新系统具有更快的切割速度、更出色的切割质量以及业界领先的易损件寿命,因而带来了更高的性能,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备有7种不同的割炬选件,无论是手持、机用还是机器人切割,无不游刃有余。新系统还具有简单易用的控制器和荣获专利的SmartSense™技术,因而操作极为简便。这些技术不仅可以自动调节气体压力,从而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切割,还可检测易损件寿命是否耗尽,从而避免损坏割炬和工件。海宝公司其极为严苛的标准、精巧绝伦的设计以及高强度的测试使新系统拥有极高的可靠性。

“为了开发这款新系统,海宝不仅投入了大量的工程资源,其员工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路上观察切割金属的工人,因而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Powermax系统产品市场经理Erik Brine说:“为了打造出一款即便是全球最为挑剔的客户亦可放心使用的金属切割和气刨系统,我们通过亲身观察,深入了解最终用户的需求,并将其切实融入到Powermax105®的开发实践中。”

“东大—英威腾电气传动联合工程研发中心”揭牌

2012年4月16 日,英威腾与东南大学“东大—英威腾电气传动联合工程研发中心”揭牌仪式暨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深圳英威腾大厦隆重举行。

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和英威腾董事长兼总裁黄申力莅临揭牌仪式。英威腾副总裁刘继东、研发中心总经理张科孟等出席了揭牌仪式和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拟定了管委会成员名单及管委会中心章程,并介绍了联合工程研发中心的详细工作计划等。

东南大学副校长沈炯代表学校对英威腾选择与东南大学合作表示衷心感谢,对英威腾各项事业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英威腾研发技术实力做出了很高的评价和中肯的建议。他希望工程研发中心的成立能为双方在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上探索新的模式,给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英威腾黄申力总裁表达了与东南大学共建联合工程研发中心的喜悦和期待。他希望校企双方重点围绕实现工控行业技术突破等方向开展联合技术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紧紧围绕科技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新型产业链建设,促进英威腾变频技术的深入开发。并表示公司将以此次合作为切入点,以学校科研力量为支撑点,进一步加强与东南大学的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整个工控行业的进步。

随后进行的管委会上,刘继东副总裁表示,希望此次合作能够将东大的技术能力与英威腾的工程化经验和强大的市场能力对接,实现高校技术能力与企业产品化能力之间的有效互动,提升民族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培养对企业和国家有用的技术人才。

“东大—英威腾电气传动联合工程研发中心”是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一种有效模式,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次有益探索,这将对工控电气传动专业人才提出巨大的挑战。东南大学有着电气传动及相关专业的优质教育资源,英威腾则拥有广阔的新兴市场,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发挥企业和高校的各自优势,为中国电气传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进一步战略化建设目标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国德国商会新一届董事会主席选举揭晓

在2012-2014年的企业代表选举会上,中国德国商会确立了进一步的发展路线。会员企业分别在华北、上海、华南(及西南)这3个地区推选出了新一届的董事会成员。

来自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华立新(Ulrich Walker)先生,以及来自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华、韩国及东盟区负责人伯格尔特(Titus von dem Bongart)先生,这两位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分别连任华北及上海德国商会董事会主席。同样,有着深厚中国背景的深圳捷佳德现金自动化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总监Stefan Rosenbohm先生将接替因工作需要调回德国的上一任主席霍格尔(Holger Sindemann)先生的职位,荣任新一届德国商会华南及西南地区董事会主席。总体来说,此次选举表现出了大家对上一届董事会工作的认可,新一届董事会将按照新的指示,继续推进中德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并进一步促进政府机构与德国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未来两年,董事会将致力于解决中德经贸中出现的新的问题。Rosenbohm先生说:“今天,越来越多的会员企业将自己的业务延伸至中国各省。为了协助德国企业成功地融入当地的商业环境,德国商会将加强自身网络的拓展并在这些地区为德国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

中国的商业环境也一直在改变,在持续的社会及经济发展下,中国的法律政策及投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德国商会将确保其会员企业的信息更新,改善并加强交流方式从而获得最新的市场发展咨询。

与此同时,德国企业界自身也在持续发展。自2006年至今,中国德国商会的会员企业数量从当初的700家增长至现在的2 050多家。“就当前中德两国的双边关系,必将会有更多的德国企业来华发展。”伯格尔特(Titus von dem Bongart)先生说,“这势必会增加我们会员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对我们而言,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我们要保持现有的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西门子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西门子Operate高级编程的旋转坐标系二次开发
基于西门子HLA模块的驱动控制系统研究
西门子重型燃机出海
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在SC125大型车铣镗床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西门子Easy Screen对倒棱机床界面二次开发
西门子安全集成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西门子实现海上石油平台群管控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