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统计指标在统计分析中的合理运用

2012-10-2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何蓉

航天工业管理 2012年11期
关键词:总体总量变异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何蓉

统计指标在统计学范畴内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个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包含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3个要素,一般运用于统计理论与统计设计中;另一个是除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外,还包括数值,一般运用在统计分析与实务中。

统计指标按所说明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的大小,反映总体绝对数量,通常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说明总体内部数量的关系和水平,通常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或数值表现形式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4种,它们分别反映总体现象的规模、水平、结构、比例等数量特征,其中总量指标属于数量指标,而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及变异指标属于质量指标。

统计分析报告是依靠众多统计指标实现的,所以这些统计指标不能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需要将各统计指标正确、科学地结合运用,这样才能正确、清晰地反映社会或一个企业的经营状态,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结合以下实例简要论述如何在统计分析中合理地综合运用统计指标,使统计分析做到有理、有据、有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工作职能。在统计分析中可以使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结构分析法、平均与变异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

结合运用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最基本的综合指标,通常以绝对数的形式体现。相对指标是社会经济现象中某些相关事物间数量联系程度的反映,通常以相对数的形式体现。

在统计分析中,正确地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结合运用,既能准确地反映社会及企业的经营规模,又能正确评价社会及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例如,有2家航天企业2011年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总产值较2010年分别增长了20%和5%,但不能仅凭这一数据就片面地得出前者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方面的发展优于后者。假设前者2010年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刚刚起步,当年实现的总产值仅几万元,即使其同比增长20%,2011年的产值增长也不过几万元;而后者2010年的总产值上千万元,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一直发展迅猛,实现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企业总产值的近一半,那么其同比增长的5%将十分可观。因此,在统计分析中只有将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结合运用,才能准确反映社会及企业的经济发展规模,同时又能对自身的发展状况有一个较为正确、清醒的认识。

结合运用总量指标与平均指标

由于总量指标是总体外延规模的反映,其数值随总体外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而平均指标是将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变化而变化。

要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一般水平,需要将总量指标与平均指标结合运用。就像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为总量指标,其仅能反映企业当年生产经济活动的人工成本总量,由于每一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水平高低不同,如果要综合反映职工收入的一般水平,就需要利用平均指标计算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这样才能准确得出有效数据。例如,2011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几乎达到美国的一半,跃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2011年人均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仍然比较靠后,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因此,在统计分析中将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结合运用,可消除因总体范围不同而带来的总体数量差异,使总体具有可比性,同时也可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而进行总体数量上的推算和预测。

结合运用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平均指标是各总体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数,反映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以及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反映标志值分布的离散趋势。两者结合运用可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及差异。例如,某企业2个生产车间生产同一种零件,它们的周成品率分别为97%和96%,如果从成品率高的角度看,似乎选择前者更为合适,但仔细观察它们在最近一周的成品数记录,前者的成品率虽高,但生产状态极其不稳定,后者的成品率虽略低,但生产状态较稳定,生产进度及成品率能得到保证。可见,企业在选择产品生产车间时若不考虑统计指标值,也就是2个车间生产状况的均衡性,企业的生产流程将面临较多的不可控因素,难以保证生产的节奏性和程序性。

运用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可分析产品生产的均衡性,保证设备、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所以,在统计分析时将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结合运用,可以正确认识和评价总体结构对平均水平的影响,可更深刻地了解总体内部的具体情况和典型事例,使分析更加深入。

结合运用发展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现象的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反映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其属于动态比较指标。平均发展速度是不同时间内发展速度的平均数,其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年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例 如,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201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为19,109元,数据显示近33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55倍,但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长幅度约为13%,这个数字较增长55倍而言就没有那么夸张,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区别运用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总量指标根据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反映的是现象在一个时期内的总量,如总产出、总产值、总收入、产品产量等,时期指标通常是可以累加的。时点指标又称时点数,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个时刻上的总量,如年末职工人数、单位研发机构数、产品价格等,时点指标通常不能累加。所以,在统计分析中要对时期数和时点数的表述加以区别对待,不能互相混淆,避免出现对统计指标的错误理解和计算。

综上所述,统计指标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其统计工作的全部过程都是围绕统计指标进行的,这些指标的分类及应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所以正确和合理地运用统计指标对基层统计人员来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提高统计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撰写出较高水平的统计分析报告,更好地为企业决策服务,而且也能更大地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国家及企业进行宏观决策与调控,以及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

猜你喜欢

总体总量变异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变异危机
变异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