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藏高原牧区典型家庭牧场选择方法研究
——以甘肃省玛曲县为例

2012-10-17花立民周建伟蒲小鹏王巧玲

草业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牧户家畜牧场

花立民,周建伟,焦 婷,蒲小鹏,王巧玲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农业科研试验的最终目的是将试验结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农户调查和田间试验是农业科研的常用方法,而试验地确定和调查农户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试验结果能否反映当地自然和农业生产条件,以及研究结果能否推广和应用[1-2]。中国草地畜牧业的主体由千家万户家庭牧场或养殖场构成。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草原牧区的生态保护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对草原牧区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但有些草地畜牧业科研项目在对试验牧户选择上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其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从而影响项目的总体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择牧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不强。典型牧户选择应有一套规范的选取步骤,不可盲目选择,否则将导致所调查牧户数据不能代表整个调查区实况,从而使科研成果得不到广泛推广,这样不仅造成人力和财力浪费,同时也导致科研计划的推迟和失败。因此,典型牧户选择是草地畜牧业农户调查和实践研究的关键。

虽然目前草原牧区牧户调查和生产实践研究很多,但典型牧户选择方法尚未见报道。甘肃省玛曲县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是青藏高原典型牧业县,全县土地面积为101.9万hm2,其中草地面积85.9万hm2,可利用草地面积83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96.7%[3]。畜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全县共有人口5万余人,其中3万多人(9 500多户)从事牧业。本研究以玛曲县典型家庭牧场的生产资料、经营和生活状况等的调查为基础,对典型牧户生产资料和收支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牧区典型牧户的选择方法,客观反映玛曲县牧民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生活状况,从而完善典型牧户选择方法,为草原牧区草地畜牧业科研提供实践依据。

1 调查区概况

研究地位于青藏高原东端,甘、青、川交界的,以藏民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县[4],该 县 地 处 100°45′45″~102°29′00″E,33°06′30″~34°30′15″N,年均温1.1 ℃,年降水量615.5 mm,年相对无霜期仅19 d。主要草地类型为高寒草甸,包括亚高山草甸和沼泽草甸。草地植物以莎草科嵩草(Kobresiahumilis),毛茛科金莲花(Trolliuschinensis),禾本科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菊 科 长 毛 风 毛 菊 (Saussureahieracioides)、黄帚橐吾(Ligulariavirgaurea)和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蔷薇科莓 叶委陵菜(Potentillafragarioides)等为主,主要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5]。2011年,玛曲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 028万元,总增各类牲畜284 759头(只),年末玛曲县常住人口为5.52万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283元,比2010年增长14.6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4 496元[6]。

2 典型牧户的选择依据及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典型牧户选择依据 依据玛曲县目前畜牧业布局和中长期畜牧业规划与当地畜牧行政管理和技术部门人员交流基础[7],典型牧户先择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藏系家畜藏羊和牦牛主产区,具一定饲养规模;2)具一定规模的高寒草甸草地面积;3)以畜牧业收入为主,年收入和生活水平居玛曲牧民中等水平;4)交通便捷,利于科研活动开展;5)牧民对牧业新技术感兴趣并乐于接受培训。同时,考虑到玛曲县饲养家畜牧户普遍租用草地,牧民多属消费性生活习惯,牧户当年收入与开支持平,以及牧户劳动力和人口数量不同,从而选择牧户草地面积、家畜数量、经济收入和支出4个因素作为选择典型牧场的依据。具体典型牧户选择中,根据《玛曲县志》记载[8],以户均草地面积150 hm2左右、家畜饲养数量约600标准羊单位、年收入平均水平约5万元的±50%范围,即草地面积75~225 hm2(实际选择时为75~250 hm2)、家畜饲养数量300~900羊单位、户年收支2.5万~7.5万元,人均年收入0.5万~1.0万元为初次选择依据和标准。

2.2 调查内容 本调查是为后期执行的“牧区家庭牧场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作前期准备。因此,研究重点为玛曲县家庭牧场的资源和经营以及生活状况等的调查分析。具体内容为:1)生产资料,包括饲草料面积、畜群结构(家畜种类及数量)、棚圈类型、农机具和交通工具等。2)牧户经营水平(牧户收支),其中,收入包括出售家畜和畜产品、打工、政府补贴和其他(如草地出租等);支出包括食物、医疗、教育、生产(购买饲草、种子、种畜、棚圈)、租用草地、其他(住房、通讯、礼金和旅游等)。具体调查时,将调查牧户饲养家畜数量按羊单位标准折算,换算为标准羊单位数量。

2.3 调查方法 按设计调查内容,于2011年4-5月随机选择玛曲县河曲马场和欧拉乡20户家庭牧场为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9],调查户数占两乡牧户总数的10%。采访者由2人组成,为避免采访对象(牧户)紧张,1人访问1人记录。调查过程中为避免信息遗漏,随时进行信息核对[10]。所有调查完成后,依据典型牧户选择依据,进行单项和综合选择因素的典型牧户选择及生产资料和生活水平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以生产资料为依据的典型家庭牧场选择及其分析 草地是牧户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所调查的20户牧民的户均草地面积为174.2 hm2,均由冬春和夏秋放牧地组成,分别占55%和45%。如以草地面积作为典型牧户选择因素,以牧户草地面积75~250 hm2为选择依据,可选出第2、6~14、18和19共计12户家庭牧场作为典型牧户,占总调查牧户的60%,其家庭牧场户均草地面积171.2 hm2,其冬春和夏秋放牧地比例分别为54%和46%,均与总调查牧户草地面积的平均值接近(图1)。同时,虽然这12户的草地具代表性,但考虑调查区有些牧户租赁草地发展畜牧业,有些牧户虽拥有草地,但将草地租赁给他人,自己不从事畜牧业。因此,草地面积仅可作为典型牧户选择的一个主要依据。

藏系家畜是玛曲牧民另一主要生产资料,调查的20户牧民饲养家畜以藏羊和牦牛为主,其中有8户饲养少量马,有1户仅饲养藏羊。如将牧户饲养家畜折算为标准羊单位,即藏羊为1羊单位,混合群牦牛为3羊单位,马为4羊单位,则藏羊和牦牛分别占28.4%和68.3%,且牧户饲养家畜数量平均为628羊单位。如以家畜数量作为典型牧户选择因素,以牧户家畜数量300~900羊单位为选择依据,可选出第2、3、5、7~9、12~14、18~20共计12户为典型牧户;但因牧户14仅饲养藏羊,故其不能选为典型牧户,因而共选出11户为典型家庭牧场,占调查总牧户的55%,其家庭牧场平均家畜数为536羊单位,比总调查牧户家畜数量的平均值低(图2)。

为避免有畜无草和有草无畜以及草畜不平衡现象,综合考虑草地面积和家畜数量,依据草地面积75~250 hm2和家畜数量300~900羊单位为选择依据,可选出第2、7~9、12、13、18和19作为典型家庭牧场,占总调查农户的40%,其家庭牧场的平均草地面积和家畜数分别为163 hm2和527羊单位,这与总调查牧户草地面积和家畜数量的平均值(174.2 hm2和628羊单位)亦接近。

图1 牧户季节放牧地构成Fig.1 Seasonal grassland composition of each selective household

图2 牧户家畜种类和比例构成Fig.2 Livestock kind and its composition of each selective householder

3.2 以经营水平为依据的典型家庭牧场选择及其分析 牧场经营水平是影响家庭牧场持续发展的另一主要因素,典型牧户选择必须考虑牧场经营管理水平。通常,牧户收入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经营水平。调查的20户牧民的家庭和个人年收入平均为6.67万和1.07万元;其中,畜牧业收入平均占家庭年总收入的94%,主要以活畜出售(70.7%)为主,畜产品(23.3%)所占比例很小。调查牧户只有4户牧民有打工收入,但户均年打工收入仅为2 770元,仅占总收入的3.6%,而牧户的其他收入如政府补贴(769.6元·户-1)和草地出租等仅占户均总收入的2.4%(图3)。如以家庭收入为典型牧户选择因素,以牧户家庭年收入2.5万~7.5万元为选择依据,可选出第2、3、5、7~9、11~14、16、17、19和20共计14户为典型牧户,其年收入为4.50万元,比20户牧民的平均收入低。

牧户开支中用于生产资料(如购买饲草、租草地、购买牧草种子、种畜和棚圈建设等)的投入多少和比例,亦可反映牧民经营理念和经营水平。调查的20户牧民家庭年总开支和人均开支平均为5.68万和0.92万元;其中,年总开支用于食物、生产、租草地、教育、医疗保险和其他(住房、通讯、礼金和旅游等)的开支分别为1.84万、0.97万、0.99万、0.51万、0.05万和1.32万元,分别占总支出的32.4%、17.1%、17.4%、9.0%、0.8%和23.2%(图4)。如以家庭开支为典型牧户选择因素,以牧户家庭年总开支2.5万~7.5万元为选择依据,可选出第1、2、5、6、10~20共计14户为典型牧户,其年总支出为4.52万元,比20户牧民的平均收入低。

为利于牧户的收支平衡,综合考虑牧户的经营水平,依据牧户总收入和开支均为2.5万~7.5万元为选择依据,可选出2、5、11~14、16、17、19和20共计10户为典型牧户,其年总收入和开支分别为4.72万和4.22万元,均与仅考虑收入或支出所选牧户的平均值接近,但均比总调查牧户的平均值低。

图3 牧户收入及其构成Fig.3 Income and its composition of each selective householder

3.3 以生产资料和经营水平综合因素为依据的典型家庭牧场选择 由于牧民生产资料和经营水平与其生活水平和家庭牧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基于牧民生产资料和经营水平综合因素的典型家庭牧场选择,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牧户的生产和经营水平以及生活质量。依据牧户草地面积、家畜数量、年总收支分别为75~250 hm2、300~900羊单位和2.5万~7.5万元为选择依据,可选出第2、12、13和19共计4户为典型牧户,占总调查牧户的20%;其草地面积、家畜数量、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及户均开支分别为195.0 hm2、452.5羊单位、5.08万元和0.92万元以及4.18万元。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区全年放牧草地载畜量一般为2~3羊单位·hm-2,从各牧户单位草地载畜量看,所选择牧户第2、12、13和19中,仅牧户19的载畜量为5.25羊单位·hm-2,但其租草地开支为8 000元·年-1,从而利于草畜平衡的维持(图5)。因个别牧户如4和15的生产资料和经营水平各项指标超高,从而使所选择的4个典型牧户的草地面积、家畜数量以及收支等均比总调查牧户的平均水平低;但从草畜生产经营和牧户生活水平看,所选典型家庭牧场第2、12、13和19的草地载畜量适中,家庭牧场综合管理水平较好,人均年收入0.92万元,可代表研究区多数牧户群体的草畜生产经管状况和牧民生活水平。

4 讨论与结论

以往研究表明,虽然种植业生产和农业经济调查中典型农户选择作为研究样本的相应案例较多[11-14],但由于农业科研的特殊性,典型农户的选择至今尚无统一标准。通常,典型农户的选择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按农户经济收入的好、中、差3个档次来选取[13-14],另一类是以反映当地政府决策水平的研究区所在村落农户的最好生活水平来选择[12]。由于草原牧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区,其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不同于种植业生产区的种植业;同时由于牧民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特殊性,牧区农业科研项目的示范和推广难度较大;故与典型农户选择相比,牧区典型牧户选择方法的报道相对缺乏。此外,以往研究也表明,中位数作为统计方法的一种,能客观反映样本的中间水平,极适于样本数据出现极端变量值的情况,常被用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调查研究等方面[15];但因本研究调查牧户没有出现极端变量值情况,故本研究典型牧户选择中未采用中位数法。

图4 牧户年开支及其构成Fig.4 Expenditure and its composition of each selective householder

图5 牧户单位草地载畜量和租草地费Fig.5 Carrying capacity and rent fee for grassland of each selective householder

本研究实际典型牧户的选择,在综合考虑牧户基本生产资料(草地面积和家畜数量)和经营状况(收入开支),以及牧户交通条件、沟通能力和对科研项目的配合程度等基础上,将当地牧民按生产资料和经济收入划分为好、中、差3个水平,并以中等水平牧户为主进行选择;最终所选择出来的4个典型家庭牧场的草地面积、家畜数量、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及户均开支分别为195.0 hm2、452.5个羊单位、5.08万元和0.92万元以及4.18万元,均与全县牧户的平均水平,即草地面积150 hm2左右、家畜饲养数量约600个标准羊单位、年收支约5万元[6]相近。这说明,本研究方法所选择的典型牧户能客观反映研究区牧民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水平。

因此,基于牧户生产资料(草地面积和家畜数量)和经营状况(收入和开支)共同考虑的典型家庭牧场选择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客观反映牧区牧民生产经营和生活水平的方法,可在以后牧区典型牧户选择中推广应用。

[1] 张楠,朱春雨,吴新平,等.农药田间试验申请问题浅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10):18-19.

[2] 林凤彩,侯振明.实用社会经济调查[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

[3] 杨林平,靳彩芳,武高林,等.黄河首曲湿地功能区草地畜牧业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草业科学,2008,25(7):126-129.

[4] 陈文业,郑华平,戚登臣,等.黄河首曲沙化草地恢复重建模式研究[J].草业科学,2008,25(6):14-18.

[5] 陈文业,戚登臣,李广宇,等.甘南高寒退化草地生态位特征及生产力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80-90.

[6] 玛曲县统计局.2011年玛曲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2012-04-11).http:// www.gstj.gov.cn/doc/Show Article.asp?ArticleID=13329.

[7] 韩喜平.中国农户经营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8] 玛曲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玛曲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5.

[9] 方鹏,黄贤金,陈志刚,等.区域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农户行为响应与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以江苏省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村庄及农户调查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3):319-325.

[10] 钟太洋,黄贤金,翟文侠,等.政策性地权安排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西省丰城市退耕还林农户问卷调查的一个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435-444.

[11] 郑华伟,刘友兆,张文秀.基于牧户视角的中国西部牧区草地保护建设外部性分析[J].中国草地学报,2011,33(2):111-115.

[12] 董孝斌,高旺盛,隋鹏,等.北方农牧交错带典型农户系统的能值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4):78-82.

[13] 高峰,侯典安,董晓峰.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散期项目社会效益监测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6,22(4):27-30.

[14] 付明胜,马三保,艾绍周,等.韭园沟示范区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5(9):31-33.

[15] 唐芳.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合理运用[J].中国统计,2008(3):49-50.

猜你喜欢

牧户家畜牧场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生计资本对牧户牲畜养殖规模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海上牧场
草原牧户游升级记
基于草场生存评估模型的阿巴嘎旗北部牧户草场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牧户生计脆弱性研究进展及应对措施
叮当牧场
Gift 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