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人才的构建模式

2012-10-17天津财经大学彭飞

中国商论 2012年29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经济

天津财经大学 彭飞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经济开始发展壮大并不断扩张,2011年我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元并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而作为网络经济组成部分之一的电子商务在网络经济中的地位也愈显突出,2010年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增至34.2%并跃居行业首位,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规模更是达到了7万亿元。电子商务行业的逐渐成熟与快速发展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顺应市场要求,培养出既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又掌握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进而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做出贡献。由此,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要顺应市场新要求,主动对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1 网络经济下电子商务人才面临的新要求

“网络经济”这一说法最早是由约翰·弗劳尔(John Flower)提出。当前,互联网技术在全球得到普遍运用,这也给世界经济形态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人类社会已经正式进入网络经济时代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并被现实数据所证明。从网络经济内涵角度来看,网络经济是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凭借互联网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新型经济形态。作为网络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自1996年我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以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至今已从方兴未艾走向日臻成熟。

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给专门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技能三个方面。

1.1 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到今天,其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专才”提升到了“通才”层面。这就要求当前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掌握更加广泛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通识教育,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电子商务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不仅包含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学科基础知识,而且还涵盖经济、管理、法律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知识。电子商务人才的基础理论能力要求是:能够熟练掌握编程所需的基本数学算法,了解并能够运用市场的基本经济运行规律,熟悉国际与国内相关经济法规,具有出色的公关谈判技巧以及较强的中文功底和文字处理能力等。

1.2 熟练运用专业知识

电子商务专业属于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系统开发、市场营销、商务管理等在内的多个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型学科,各学科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和融合性。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涉及面也极为广泛,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规划、交易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开发技术与方法、网络营销技巧、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手段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从事电子商务行业的人员必须具有极强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熟悉网络、贸易以及商品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编程、搭建系统和网站的基本技能,还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以及灵活的公关与营销技巧。除此之外,在商务网站日常运行中,还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技能以及较强的危机处理能力。

1.3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已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同时对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早已不被市场所青睐。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针对本行业特点,在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的基础上,熟悉国际贸易函电、进出口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案例学习、参加竞赛以及企业实践等方式,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实务操作能力。同时,电子商务行业从来就不是一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行业,这就要求投身于这个行业的人才必须具有前瞻性,富有创新精神。也唯有这样的人才才可以顺应网络经济时代的要求并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面对上述三个方面要求,就如何培养出既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又能够掌握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这一问题,本文将在接下来进行讨论。

2 提升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

2.1 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在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与网络营销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因此就要求电子商务学科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够跟上市场脚步。但反观各高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内容,虽然随处可见“创新”二字,但教学计划却是经年一脉相承,雷打不动,极具稳定性,教材中所涉及的案例分析内容也大多已经过时缺乏实用性,这就造成了教学内容与市场实际的脱节。有研究数据表明目前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知识的折旧期仅有不到5年。有鉴于此,各高校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增强实务能力。或是邀请企业家举办市场动态或是理论前沿讲座,为教师了解市场发展趋势和及时更新理论知识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大对教学内容更新的力度,定期检查教师的授课内容,保证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由于电子商务学科具有高度的学科交叉型与融合性,进行课程建设时,各学校可考虑将本校优势学科引入到教学计划内,以便发挥学校自身强项,建立具有本校特色课程体系。同时,在制定计划时应分出层次,将与本专业息息相关的网络经济、信息技术以及商务理论相关课程(如:网络经济学、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等)确立为核心基础课程,夯实学生基础理论。另外还要辅以能够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开阔眼界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讲座等)。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2.2 引进人才,优化教师专业结构

何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知识水平高低将对授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专业自2000年批准试办以来,虽已走过12个春秋,但相较于其他历史悠久的经管类学科来说却仍显稚嫩,师资队伍结构亟待优化。现有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专职教师中,真正毕业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不足2%,更多的教师毕业于计算机应用科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应用数学以及教育学等专业,师资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半路出家,其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知识仅仅来源于教材,有的还一知半解,在上课时都显得底气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别说融汇贯通、革弊创新了。因此,各高校应加大对精通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师资的引进力度。同时对现有师资加强培训与考核,强化教师对电子商务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认识,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将所掌握理论应用于现实的电子商务活动中,使教师在积累经验的同时还开阔了视野。这样双管齐下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2.3 建立实践基地,引入非学历认证教育

针对电子商务行业更新速度快、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建立起“模拟型实验——应用型实验——开发型实验——创业型实验”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一体系使学生从模拟型实验中感知电子商务业务;从应用型实验中设计电子商务任务,从开发型实验中实施电子商务计划;从创业型实验中综合实施并经历电子商务方案中的全流程;最终从实践中锻炼出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非学历认证教育相较于高等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学校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可以考虑将社会中的非学历认证教育(如: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设计师认证、电子商务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引入培养方案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1]马强.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研究[J].新西部,2009(2).

[2]琚春华,刘东升,周怡.电子商务专业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3]李枫林,刘滔,徐静.中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6(8).

[4]曹树国.新形势下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人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