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期宁波地区鸡病发生及流行规律分析

2012-10-17,,,,

浙江畜牧兽医 2012年5期
关键词:鸡病法氏囊盲肠

,, ,, ,

(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浙江 余姚 315400)

根据最近21个月余姚市禽畜病防治研究所诊疗中心就诊禽病病例进行统计,接待门诊病例5430例,发病鸡约310万羽,发病率约10%左右。据调查,宁波市常年鸡的饲养量约1950万羽,鸡病的发病率约为5%左右。近年来,鸡病虽严防,但各种类型的鸡病仍不断发生,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鸡病的发生,现将宁波及周边地区鸡病发病和流行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其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供参考。

1 鸡病的发病和流行规律分析

根据最近21个月5430例鸡病门诊数据分析,发病鸡群中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发病比例较高,分别达33%和32%,寄生虫病居第三位,占18%,营养性疾病和应激等占17%。其中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包涵体肝炎、支原体病、曲霉菌病等;病毒性疾病主要包括低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等;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球虫病、蛔虫病、盲肠肝炎、异刺线虫、住白细胞原虫病等。详见表1、图1~图2。

表1 2010-2011年宁波及周边地区鸡病发病情况

图1 鸡病发病趋势

图2 鸡病分布情况

2 细菌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规律

详见图3。

图3 鸡细菌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由图3可见,鸡的细菌性疾病以大肠杆菌的发病比例最高(44%),其次为禽支原体病(26%)和沙门氏菌病(25%),鸡曲霉菌病和鸡包涵体肝炎较为少见(仅占3%和2%)。

2.1大肠杆菌病 详见图4。

图4 大肠杆菌病发病情况及规律

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剖检“三包”病变、卵黄性腹膜炎等,结合实验室的细菌分离鉴定进行确诊。大肠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与多种应激因素有关。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且血清型众多,极易产生耐药性。因此,疫苗免疫和使用抗生素很难有效预防。门诊病例(图4)显示,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冬季节高发,连续两年的门诊病例显示每年8月开始发病逐渐攀升。

2.2沙门氏菌病 详见图5。

图5 沙门氏菌病发病情况及规律

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观察剖检病变和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进行确诊,鸡白痢还可通过平板凝集试验进行诊断。该病主要有鸡白痢、伤寒和副伤寒,门诊病例(图5)显示,本病尤以秋季高发,8月或9月份达到发病高峰。

2.3支原体病 详见图6。

图6 支原体病发病情况及规律

支原体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调查临床呼吸道症状、观察剖检特征性的气囊炎、滑膜炎病变,结合实验室PCR确诊。门诊病例(图6)显示,支原体感染发病无明显的规律性,全年均可发生,其中9月开始攀升,10月份达到发病高峰。

2.4包涵体肝炎 包涵体肝炎由腺病毒引起,临床诊断主要根据剖检肝脏特征性肿大、质脆和出血病变,结合实验室PCR进行确诊。门诊病例显示,本病发病无明显规律性,全年均可零星发生。

2.5曲霉菌病 曲霉菌病多发于雏鸡,临床主要根据呼吸急促、张口呼吸症状及剖检可见肺、气囊等有黄白色弹性结节进行诊断。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这可能与该地区夏秋季节温暖潮湿等因素有关。本病一旦发病无特效治疗药物。

3 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规律

详见图7。

图7 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由图7可见,病毒性鸡病以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比例最高(36%),其次为低致病性禽流感(27%)、传染性法氏囊病(19%)和传染性喉气管炎(10%),新城疫及鸡痘较为少见(仅占7%和1%)。

3.1传染性支气管炎 详见图8。

图8 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情况及规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通过观察气管有清亮粘液病变、肾脏肿大等和实验室RCR进行确诊。常见的有呼吸型和肾型两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寒冷季节多发。目前有H120、M41、28/86和4/91等不同血清型的疫苗可售,但因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泛发生变异,血清型众多,不同的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力不佳甚至没有交叉保护力,因此免疫密度虽高,但仍频繁发病。

3.2低致病性禽流感 详见图9。

图9 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情况及规律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呼吸症状、剖检呼吸道炎症、消化道出血性炎症和实验室PCR检测。门诊病例(图9)显示,本病虽有疫苗预防,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以秋冬季节较为高发。经调查,发病鸡群多为免疫疏漏或免疫不及时、不规范所致。

3.3传染性法氏囊病 详见图10。

图10 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情况及规律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观察剖检法氏囊肿大和出血、胸肌和腿肌出血及肾脏肿大等病变,结合实验室PCR诊断。本病多发于免疫疏漏和免疫不及时鸡群。门诊病例(图10)显示,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冬季发病比例略高于其他季节。

3.4传染性喉气管炎 详见图11。

图11 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病情况及规律

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根据发病日龄、剖检观察气管损伤、出血,结合实验室PCR进行诊断。由图11可见,本病发病曲线呈U型,即一年中寒冷的年初和年末发病较多。

3.5新城疫 鸡新城疫根据剖检消化道粘膜出血、肠道淋巴增生和实验室PCR等进行诊断。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使该病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是由于病毒变异,疫苗的保护率有所降低,加上免疫操作不规范、散养农户对注射疫苗的不配合,使该病仍时有发生,门诊病例显示,鸡新城疫全年均可发病,秋冬季为发病高峰期。在无抗体情况发生强毒感染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以上。

3.6鸡痘 常见的鸡痘可分为皮肤型和白喉型,临床主要通过剖检皮肤痘痂和喉头气管等有白色干酪样物进行诊断,需要注意的是白喉需与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鉴别诊断。从调查情况看,鸡痘疫苗的广泛使用已使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仅零星发生,且无明显季节性规律。

4 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及规律

详见图12。

图12 鸡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

由图12可见,鸡的寄生虫病以球虫病的发病率最高(62%),其次为盲肠肝炎(25%),鸡蛔虫病、异刺线虫病、白细胞原虫病仅为零星发病。

4.1球虫病 详见图13。

图13 鸡球虫病发病情况及规律

鸡球虫病主要根据小肠或盲肠的出血性病变进行初步诊断,结合肠道内容物实验室镜检确诊。门诊调查(图13)发现,该病夏秋季多发(8-10月),且常见于平养鸡群,容易反复爆发。

4.2盲肠肝炎 详见图14。

图14 鸡盲肠肝炎发病情况及规律

鸡盲肠肝炎主要根据剖检肝脏特有的圆形病变和盲肠内容物呈同心圆肠芯,结合实验室镜检看到滴虫体确诊。散养特别是放养鸡群发病较严重。门诊病例(图14)显示,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节比较高发。

4.3蛔虫病 该病多发于室内平养和放养鸡群,多以零星发病为主。主要根据剖检肠道虫体进行确诊。

4.4异刺线虫病 鸡异刺线虫多寄生于盲肠内,能机械损伤盲肠组织,引起肠炎、腹泻、盲肠肿大,代谢产物具有毒性,病鸡精神沉郁、营养不良,机体消瘦。主要根据剖检盲肠臌气、内有虫体进行确诊。

4.5住白细胞原虫病 该病主要依靠库蠓和蚋传播,多发于蠓和蚋活动频繁的夏秋季节。门诊数据显示,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份。

5 小结与讨论

5.1鸡病高发时期 据本次门诊调查数据看,各种鸡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每年7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无论是细菌性疾病还是病毒性疾病,发病频率和发病比例均较其他月份高。因此,对鸡病的预防全年都不可松懈,特别是7月份开始更应提高警惕,加强饲养管理和免疫预防。

5.2病毒病的发病特点

5.2.1免疫鸡群仍有发病 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虽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但仍有一定的发病比例。

5.2.2疫苗交叉保护力差 由于免疫压力及自然规律导致的毒株变异不断发生,以致基因型和血清型多变,不同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常常导致免疫失败。

5.2.3无有效治疗药物 由于病毒耐药性的产生,且考虑到公共卫生意义,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

5.3细菌病的发病特点

5.3.1条件性疾病发病严重 浙东地区养殖方式仍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为主,部分养殖户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导致大肠杆菌等条件性疾病经常发生。

5.3.2耐药性严重 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和滥用,使部分病原菌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

5.3.3疫苗免疫不理想 由于抗生素及众多细菌血清型的存在,所以细菌类疫苗很少,且免疫效果不理想。

5.4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 由于散养鸡群,大多采用地面平养, 鸡群受到虫卵和中间宿主的严重感染威胁。因此,球虫、组织滴虫和线虫等寄生虫病多发。虽然部分养殖户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但因不同驱虫药的驱虫谱不同,所以寄生虫病仍时有发生。

5.5鸡病综合防治建议

5.5.1科学饲养管理 推广笼养和室内平养等养殖方式,普及科学饲养管理技术,通过定期消毒、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及提供全价料等手段来预防疾病,严禁盲目甚至滥用抗生素。

5.5.2加强疫苗研制 病原的变异导致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疫苗研制工作,生产实用有效的新疫苗,以达到更好的免疫效果。

5.5.3科学使用抗生素 严禁滥用抗生素作为添加剂,发生细菌性疾病需要使用抗生素时应尽可能通过药敏试验,筛选高敏抗生素进行有效治疗,且遵循轮换用药原则。

5.5.4加强抗体制品研制 抗体是治疗病毒病最快速、最有效的药物,研制安全有效的抗体制品可用于病毒病的紧急治疗。

猜你喜欢

鸡病法氏囊盲肠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肉鸡法氏囊病的诊断经验分析
鱼腥草防治鸡病的方法
鸡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及对策分析
鸡病主要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
鸡病治疗过程中的难题及对策分析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
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