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合肥市高校武术课开展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2012-10-16王中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5期
关键词:合肥市武术体育

张 斌,王中华

(安徽中医学院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38)

论合肥市高校武术课开展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张 斌,王中华

(安徽中医学院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38)

本文对合肥市高校武术课开课状况、课的形式和内容、武术表演、武术竞赛等形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目的是为促进合肥市高校武术课的普及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合肥市;武术课;现状;发展

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也渐趋增多的背景下,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所青睐;它具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休闲娱乐、锻炼意志、表演竞技等多种功能,在学校体育中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东方文化的一颗明珠,合肥市高校武术课能否顺利开展,这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合肥市八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的机会,采取分散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形式,抽取6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撰写此篇论文时,利用安徽中医学院图书馆现存图书及体育期刊,以及中国期刊网,网络搜索,对武术的内涵与外延已做了深入的研究,并上网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武术教材(20多部)、论文(40多篇)为论文的研究做好了准备.

1.2.2 访问法

采用面对面的形式对合肥市八所高校中有关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教师和专家进行了座谈.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设计了合肥市高校武术课开展情况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

1.2.4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座谈搜集的有效数据,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运用SP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合肥市高校武术课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表1):合肥市高校武术开课率为93.5%,整体让人很满意的.能取得如此高的开课率,我想这和我省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分不开的.根据《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武术成为很多高校学生选择的项目合乎情理,因为武术课的内容丰富、节奏鲜明、动作变化多、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特别是武术太极拳、太极剑、武术传统功法等这些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武术项目非常迎合大学生的口味.

表1 合肥市高校武术课开课率和教学组织形式统计表(百分数)

另一方面,武术课教学形式很灵活,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条件、师资情况等将武术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可操作性很强,这也是很多高校为何开设武术课的原因之一.从表1可以看出,合肥市高校武术课教学大部分以混合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为主.从抽取八所高校统计数据中得出,已经有74%的学校开设了选修课,有的学校还把武术作为了特色课程.甚至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武术课教学俱乐部.

2.2 合肥市高校武术课课外开展状况

表2 合肥市高校武术课课外开展现状的调查统计表(n=31)

调查结果显示(表2):合肥市有51%的高校设有武术课外俱乐部,武术课俱乐部基本上满足了一部分同学的自身需要,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产生了兴趣.武术俱乐部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加武术课练习的积极性,但美中不足的是,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仍很单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学校投入经费少,器材与专项训练场地不能满足学生对武术课需求.

2.3 高校武术课课外的延伸与扩展

武术讲究精、气、神、意融为一体,它是一项极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体育运动.它既能强身健体又能防身自卫,课外武术课的开展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也给高校校园文化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使得武术课有了扩展的机会.表2显示,有96%的学校在各级团和学生会的组织下进行了的各种汇演;有90%的学校在艺术节中安排了武术课的表演或比赛,规模小到班级、院系,大到全校,参加表演的人数也有少到几人、十几人,大到几十人(有的以武术课的内容,团体操的形式,参加表演达数百人之多),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4 高校武术课竞赛与交流的调查分析

表3 合肥市高校武术课竞赛交流情况调查统计表

2.4.1 调查结果显示(表3):有67.7%的学校举行过武术课比赛,这说明武术课在高校已有一定的普及率,部分高校每年都有一次全国性的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值得欣慰的是,全国中医院校每隔两年都举行一次全国中医院校的传统保健运动会,这些全国性的比赛有效地为高校的武术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4.2 调查结果显示(表3):各高校间的武术文化交流匮乏,有29%的学校之间有过交流(包含竞赛过程中的交流),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交流的作用认识不足和经费不足,校际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组织或个人.

2.5 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2.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高校武术课没有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很好的提高,校际之间横向交流少,对竞赛的教育作用认识不足,参与意识不强;第二,学校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的武术课教师不多;第三,武术课课外练习的组织形式不够丰富,不能满足更多同学课外武术课练习的需求.第四,受重智轻体的影响,领导对武术不重视,教师上课不积极,教学内容及形式随意性大.

2.5.2 发展思路

第一,建立高校武术协会加强武术课的组织和管理,促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比赛和表演活动;第二,淡化竞争意识,增强参与意识,重视竞赛的教育作用,并通过参加不同级别和规模的武术课比赛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在普及的基础上达到提高;第三,培养和调动武术课骨干分子的积极性,积极扶持引导,鼓励学生创建武术课爱好者协会,形成学生自发组织、自发管理的学生社团,增加课外练习的组织形式,满足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需求;第四,加强体育教师在武术在职进修方面的培训学习力度,提高武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武术教师的专长结构让真正的武术专业老师带好头.第五,由于安徽高校方面没有响应的武术比赛等武术文化活动,为此希望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体育局等政府部门要组织开展高校间的武术系列的各项目比赛,如合肥市高校武术套路比赛、武术散打比赛、武术传统保健五擒戏比赛等等小项目,第六,重视武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逐步加大高校对武术项目的经费投入,保证安徽省各类高校武术课快速普及与发展.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高校武术的开课率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武术教学和高校校园文化得到了有机融合,这对促进武术课的普及意义重大;但高校武术课教学水平总体提高不够,武术课训练水平不高,和全国高水平武术课教学相比,合肥市高校武术课教学差距还是很大.

3.2 建议

建议政府教育及体育部门联合高校及高校武术组织多多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校武术比赛和武术文化交流活动,选举武术教学、比赛、武术文化等武术方面较好的高校开展国际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借助武术的国际影响力把我省的高校推向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更好地为安徽文化经济做贡献.

〔1〕姚蕾.国民体育素质培养与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2003,23(3).

〔2〕刘林箭.二十一世纪高校体育教改的理念和实践:激发未来公民的全面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1).

〔3〕刘宁.武术课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

〔4〕李鸿江.中国民族体育导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0.

〔5〕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6〕姚大伟.体育生活化对未来社会和人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7〕张瑞林,邵桂华.从道家自然养生体育观看学校体育与教学的目的[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8〕卢锋.现代人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4).

〔9〕中国健身气功协会.走进健身气功[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

〔10〕曲晓阳.中国体育报,2005-11-25.

〔11〕门惠丰.武德修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12〕龙春生.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G852

A

1673-260X(2012)08-0187-02

猜你喜欢

合肥市武术体育
醒狮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送你一盆小多肉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合肥市朝霞小学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