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判性思维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2012-10-15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4期
关键词:普外科评判优质

张华

评判性思维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张华

评判性思维;优质护理;普外科;应用

评判性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方法,指个体在复杂的情景中,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作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1]。其对个体的要求很高,要求具有评判性思维的人要有理性,善于反思,积极进取,并能够独立思考,这些是现代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2]。美国护理学院协会和全美护理专业认证委员指出,进入21世纪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将成为护理人员的基本核心能力,它是护士进行独立的和有效的临床决策的基石,评判性思维对临床工作中的医务人员在决策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于2010年开始,在优质护理工作中运用评判性思维,现总结如下。

1 术前护理

在个体护理中要广泛收集资料,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反思、推理、整合,这一过程必须运用到评判性思维,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3]。例如,为结肠造瘘行毕瘘手术患者术前清洁灌肠时,护士要分析判断病变部位,肠道走行,插管深度,灌肠采取的卧位,如何防止灌肠液外溢等,利用创造性思维制定适合个体的有效的灌肠方案。曾有一名76岁直肠癌男患,术前评估患者有常年大量饮酒习惯,术前行PICC置管时发现双侧上肢浅静脉差异很大,仔细询问既往无神经内科病史,查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经过慎重分析推理,建议患者行头部CT检查,结果回报大面积陈旧腔梗,为术后护理做出了重要警示。每个个体是不同的,所患疾病也不是简单固定的,因此护士要运用评判性思维,理性地、审慎地思考,制定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护理措施。

2 术后护理

2.1 病情观察 患者的病情是变化的,有时又是复杂的,护士面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树立综合观念,从整体把握个体,由局部想到全局。例如,有些患者术后会出现呼吸困难,护士不应简单地报告医生做对症处理,要运用评判性思维仔细检查分析,除疾病原因外,是否为痰液阻塞呼吸道,还是疼痛导致的不敢呼吸,抑或腹带包扎过紧影响呼吸;许多患者术后会出现高血压,护士也要分析除疾病外,是否为疼痛所致,或情绪改变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或体温变化引起(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在输液反应早期体温上升时会出现高血压,不及时处理会导致脑出血等严重后果),护士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需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个体的能力还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护士要运用评判性思维中博采众长的特点,查找相关资料,及时请示上级护士、护士长,组织科内讨论,必要时申请院内会诊,寻找最佳护理方案。

2.2 疼痛护理 疼痛是临床护理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征象与症状,是患者在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同时经历的最痛苦的感受,是不舒适的最高形式。不同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是不同的,护士要相信患者主诉的疼痛,与患者讨论疼痛,同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考虑不同患者对疼痛敏感度及耐受性的差异;环境的影响;年龄的不同;麻醉方式;对手术和疼痛的恐惧、紧张感导致的疼痛加剧等,进行归纳推理,从而采取基础护理(包括正确卧位,舒适的床单元,良好的通风和采光,适宜的病室温度等)、心理疏导、中医疗法及药物应用等综合措施解决问题。

2.3 生活护理 护士工作要有自主性,善于独立思考,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和见解,结合Orem自理理论,在术后不同阶段,根据患者不同的自理需求、自理能力,补偿自理的不足。通过耐心的引导、鼓励、帮助和指导,让患者充分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来自我照顾。例如,面部和双手的清洁,口腔护理等,均可根据患者情况鼓励其自行完成,口腔护理取消以往棉球擦洗法,用软毛牙刷刷牙,患者更感到舒适。这样有助于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从被动接受康复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以提高康复和治疗的依从性[4]。

2.4 术后活动 评判性思维过程要求人们关注问题、盯住问题、分析和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推进问题的更替和转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5],术后活动指导不能简单教条地进行,要充分评估患者有无心理情绪问题,年龄、体力状况,有无心血管疾病,血压高低,疼痛的影响等,与患者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计划,制定相应的活动时间、范围、强度,循序渐进,避免出现负面影响,并根据患者状况随时调整。

3 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心理教育、伦理、哲学和美学诸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促使护士不断学习新知识和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应用评判性思维模式去实现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对患者病理状况的护理指导,使他们在术前有信赖感,术中有安全感,从而平稳地度过手术关,手术后更要让患者体会到多方位的护理温暖,促进其身心的早日康复。

本文主要利用普外科手术患者实例说明评判性思维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起到的作用,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更重要的是保证护理安全,促进护理创新,提高护士素质。总之,优质护理要求护士理论技术全面,能独立完成患者所有护理,我国护士面临的问题是知识综合灵活运用的能力不足,缺乏探索精神,过分依赖医生,对医生的诊断和执行医嘱时对医生的用药没有应有的客观判断能力,不加思索、盲目执行造成临床的医疗事故。由此可见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6]。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结合评判性思维的运用,促使护士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灵活的逻辑思维模式,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的总体素质得到较大提升,为护理科研打下坚实基础,而患者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住院费用,真正得到了全面优质的护理。本文主要利用普外科手术患者实例说明评判性思维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起到的作用,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更重要的是保证护理安全,促进护理创新,提高护士素质。

[1] 殷磊.护理学基础.第3版:109.

[2] 张丽芳,青华,王静.评判性思维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实践与体会.护理管理杂志,2005,5(10):18-19.

[3] 覃丽娟,张佳佳.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3.

[4] 王改荣.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1-3.

[5] 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57-276.

[6] 董蓓.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护理研究:192.

136200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普外科评判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