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2012-10-15仇秀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4期
关键词:外展股骨头患肢

仇秀萍

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术后护理

仇秀萍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精心护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37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老年人给予科学全面的护理。结论通过术后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肢体的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全面系统的护理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后护理

由于老年人大多数都有骨质疏松症,行动不便,一但不小心摔倒,极易发生股骨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关节活动性较好,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的并发症等优点[1]。我院2010年共收治37例老年股骨头骨折的患者,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均获得成功,受到患者和家属的肯定。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所收治的37名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65~91岁,平均年龄为72岁。其中新鲜骨折31例,陈旧性骨折6例,患者大多数为骨质疏松、高血压、寇心病、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

2 术后护理

2.1 麻醉恢复前的护理 手术后患者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后,立即给予吸氧,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因为老年患者,除原发病外多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患,术后应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要禁食水,定时巡视病房,保障输液和导尿管的通畅,并注意患者患肢血液循环情况,有无异常感觉和脂肪栓塞等迹象。

3 出院指导

为了确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延长人工骨股头的使用寿命,出院时要告知患者不要长时间站立或坐。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跑步、提重物等。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患肢有不适随时到医院检查。

[1] 葛宝丰,卢世壁.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军出版社,2009,4:939.

[2] 高小雁.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217.

[3] 许惠群,李春梅,梁宏燕.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6-5.

[4] 于长隆.骨科康复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0:685.

[5] 贾红梅,宋会平.北京:中华护理杂志,2010,47(8):696.

13002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2.2 体位的护理 回到病房后,患者的患肢外展30°、中立位,并在两腿之间放置海棉垫,可避免手术部位纽曲、内收、内旋和人工股骨头脱出。

2.3 手术切口的护理 要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和引流是否通畅,如发现渗血过多或引流不通畅要及时排除创腔内的渗血、渗液,以防内源性感染和逆行感染。手术后切口会感到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必要时给予止痛泵静脉点滴。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粗暴动作,各种操作尽量集中进行[2]。

2.4 术后皮肤的护理 为了预防术后褥疮的发生,护士要协助患者每2 h翻身一次,同时观察皮肤有无压红等症状;定时按摩皮肤受压部位,在骨隆突处垫软枕;还要给患者使用防止褥疮发生的气垫床;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以提高免疫力,必要时静点白蛋白、氨基酸等。

2.5 导尿管护理 注意观察尿量及颜色,保持尿管通畅,每4 h放尿1次,并记录尿量,如尿量<50 ml/h,应考虑补液不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3]。用聚维酮碘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d,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

2.6 预防并发症发生 术后第2天,患者可采取半坐卧位,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有痰不能排出时可帮助患者拍背排痰,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防止肺内感染的发生。每日做尿道口护理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平时保持会阴部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预防泌尿系感染。要让患者早做床上运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患者卧床期间,要注意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多饮水,多吃蔬菜,每日多次按摩腹部,预防便秘。有便秘倾向时给予口服蜂蜜水,排便困难时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

2.7 术后运动康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康复可减轻手术部位炎症反应,消肿止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

2.7.1 术后第1天 在适当的帮助下开始在床上做轻微的运动,首先要活动踝关节,做跖屈和背伸的动作,动作要缓慢,时间不要过长,以患者感觉不累为宜,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其次,在护士的指导下做从自然呼吸到深呼吸的练习。还要配合护士安全移动身体,如向健侧翻身等动作。要注意的是翻身时膝部不能超过健肢膝部,防止股骨头脱位。

2.7.2 术后第2天 将床头抬高30°,指导患者进行增强髋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的练习。告诉患者做臀部收缩练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踝部内收、床上屈膝练习和踝部外展练习和直腿抬高练习。指导患者患肢的外展内收时,外展一般不超过15°,内收不超过身体中线。做床上屈膝练习时,足底不能离开床面。以上练习练习3~4次/d,10遍/次。

2.7.3 术后3~5 d 术后第3天开始漱口、穿衣服,自行进食等[5]。床头可逐渐抬高45°~60°,指导患者继续以上练习,动作幅度不宜过大、过猛,并保持患肢脚尖朝上,避免内旋或外旋。另外还要开始练习在床上移动身体,为下地做好准备。

2.7.4 术后第5~10天 进行站立和行走练习。先要独自坐起,然后练习移动到床边,可双腿下垂坐在床边一会。不要过于着急,必须循序渐进。练习下地时,首先自己移到床边,下地时要由护士扶助,先健侧腿着地站稳后,再下患侧腿轻轻试着落地。能下地后,经过多次练习就可以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练习行走。站立和行走时间要由少到多,以患者腿不疼、不劳累为宜。行走时要慢慢练习,不能过于着急,一定要保护好患者防止摔倒。

2.7.5 术后2~3周可练习拄拐行走。

猜你喜欢

外展股骨头患肢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3D VOI 技术在SPECT三时相骨显像对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