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江学院龙舟运动员体质特征研究

2012-10-14张浦强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上臂九江龙舟

张浦强,刘 辉

(九江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九江学院龙舟运动员体质特征研究

张浦强,刘 辉

(九江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以2010年中国天津“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九江学院龙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三方面指标共19项,利用SPSS数据包分析各项指标在训练前后的变化,为今后九江学院龙舟队科研人员和练员提供训练、比赛的理论依据.

龙舟运动;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

近年来龙舟比赛日趋火热,有关龙舟运动的科研成果也层出不穷,但多数研究都集中在龙舟文化、龙舟比赛的社会效应等人文方面,有关龙舟运动对运动员心里、生理方面的研究甚少,对高校这个小环境龙舟运动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本文拟对我校龙舟运动员进行身体形态、素质、机能三方面综合研究,旨在探索龙舟运动员体质特征的变化,以期为我校龙舟科研人员、教练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其预期成果将对运动员选材、体能的诊断、科学训练都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2010年天津首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的九江学院龙舟队队员(男女各20名),平均年龄20.6岁.其中岸上训练1.5个月,水上训练1.5个月.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和综合分析.依据体育测量评价身体形态标准方法对有关指标进行测试.通过SPSS15.0统计软件包队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为T检验,显著水平为P<0.01,P<0.05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龙舟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将龙舟运动员训练前后的形态指标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显示见表1),其中有些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训练后运动员的围度指标大于训练前,这正符合龙舟运动的技术要求.

表1 九江学院龙舟队员训练前后身体形态的比较

统计结果还显示,训练后上臂紧张围、上臂放松围、胸围、小腿围、大腿围指标和训练前比差异显著(p<0.01,p<0.05),这些指标充分地表现了龙舟运动员形态的专项化特征.上臂紧张围、大腿围和胸围反映了龙舟项目运动员鲜明的外在形态特征,训练后上臂围和胸围指数较训练前大,说明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龙舟运动员的上臂肌肉体积和横断面积大,肌肉发达,收缩能力强.龙舟的前进要靠双手握桨,通过桨与水的相互作用推动船快速前进,因而可以说运动员的每一桨都离不开上肢的主动发力,这样经过长期的专项训练运动员的上臂围度、胸围和腿围明显增大.

从技术角度看,当桨叶入水时,体重通过腿部发力向脚蹬板传递,入水是腿部动作的完成,当拉桨开始,腿部的发力通过背部一直传到肩部和臂部,且划桨动作越快,腿部和臂部发力越明显[1].可见,运动员腿、臂发力是贯穿于划桨过程的始终.从生理学角度讲,肌肉体积越大,肌肉力量便越大,而大腿围和上臂放松围指标,反映了龙舟选手划桨时主要用力肌群的肌肉体积.因此,大腿围和上臂放松围的大小,对龙舟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是非常重要的.肌纤维的体积越大,体重越大,从上表看出训练后运动员的体重也明显增加.

2.2 训练前后我校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比较

身体素质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龙舟运动不但需运动员具备良好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更需具备较好的力量、力量耐久力.通过龙舟专项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肌肉力量,特别是上肢和腰腹肌力量.(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九江学院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前后对比

表2得出,训练前后力量变化明显,握力(p<0.05)、引体向上(p<0.01);速度和爆发力差异显著,100米成绩和立定跳远(p<0.01);柔韧性明显提高,坐位体前屈(p<0.01).这一结果表明,训练后龙舟运动员上肢力量增大,有利于运动员持久地保持强有力的划桨,握力较大有利于运动员在划桨时完成操向动作,男子握力比女子提高快,可能与性别因素有关,女子力量应通过不同重量的举杠、推举、下俯提杠、手推俯卧撑等各项训练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肌肉力量;爆发力好有利于龙舟快速起航;柔韧性好有利于增加运动员划桨的动作幅度,女子柔韧性比男子柔韧性好,应采用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等方法发展男子的柔韧性.没有很好的速度爆发能力是很难参与高水平对抗的,从生理学角度讲,身体素质的基础是绝对力量,训练后腿围,胸围、臂围变粗,这符合身体形态的变化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2.3 龙舟运动对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身体机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主要通过心率、血压和肺活量反映身体机能、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的发展水平.良好的心肺功能是保障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本条件.随着龙舟运动的发展,心肺功能指标已成为评价龙舟训练结果的重要指标.(统计结果见表3)

表3得出,训练后龙舟运动员的心率显著低于一般运动员,说明龙舟训练可使心脏保持着较良好的能量节省化状态,心肌耗氧、耗能量维持在最低水平,保持着良好的心力储备[2];训练后血压变化不明显且男女有别,但整体上看还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说明龙舟训练使心肌力量和血管弹性增强,从而使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力增加,保证了大负荷训练和比赛.龙舟运动员的心脏功能的评价是今后选材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在今后的训练中,也应注意加强心脏功能的练习,如中等强度的有氧练习等.

表3 九江学院龙舟运动员身体机能训练前后对比

肺活量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是反映呼吸系统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测试肺通气功能简单易行的指标.龙舟训练对男子肺活量的影响比女子大,女子肺活量也表现为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通过长期系统龙舟训练,可以提高呼吸肌的力量,从而提高肺活量.由于肺活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肺活量大的运动员进行训练.

3 结论与建议

3.1 龙舟运动员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在身体形态差异显著,腿围、胸围和臂围明显变粗,体型趋向于粗壮型发展,肌肉力量大,这有利于在比赛中快速、持久、有力的划桨.

3.2 龙舟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项目,训练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表现为骨骼肌增粗,力量增大,握力明显提高;爆发力增强,100米和立定跳远成绩提高;柔韧性好,坐位体前屈幅度增加;耐力增强,引体向上个数增加.因此,龙舟运动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3.3 龙舟运动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能较好地促进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发展.训练后运动员安静时的的心率减慢、收缩压升高,肺活量增加,表明龙舟运动增强心肌和呼吸肌的力量,增强血管弹性,有氧耐力得到较好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健身功效.

3.4 龙舟运动对男女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不一致,男生体质提高更明显一些.在训练中应男女有别,多加强女生的力量训练量和男生的柔韧性训练.

3.5 龙舟运动的训练,应在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的基础上,根据该项目的生理、生化和供能特点,重视专项训练,在100米中发展ATP-CP供能系统锻炼爆发力,在500米中发展糖酵解系统和无氧耐力,在1000米及以上项目中发展有氧供能和有氧耐力[3].这样有针对性的提高运动员在大负荷、高强度的比赛中生理上的适应能力.

3.6 力量是身体素质的基础,龙舟运动是通过运动员划桨,浆与水体之间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推动龙舟前行的一项运动[4],因此在训练中应多采用杠铃、哑铃,单杠等器械加强专项力量特别是上肢、腰腹力量.

〔1〕田振华,吴晓峰,李云勇,等.我国高校龙舟优秀运动员体能特征及其评价模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437-1440.

〔2〕刘德琼.龙舟运动员某些生理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2):45-47.

〔3〕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31.

〔4〕蒋东升,韦江华,伍广津,陶丽.龙舟运动的生理特征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06(2):38-41.

G852.9

A

1673-260X(2012)02-0158-03

猜你喜欢

上臂九江龙舟
屈原 端午 龙舟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长干曲四首(其二)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龙舟
《金娃——龙舟》
鹭鸟如诗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