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蚌埠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研究

2012-10-13徐从体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蚌埠医学院问卷

徐从体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蚌埠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研究

徐从体

(蚌埠医学院 体育艺术部,安徽 蚌埠 233030)

通过专家访谈法、问卷法等对蚌埠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进行研究,得出:蚌埠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年限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建设、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和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特色提出符合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发展的建议.

体育;课程;改革

1 前言

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方式获得体育锻炼的信息,但是学校体育绝对是人类终身体育环节中最重要、最直接、最完善的体育学习实践场所,培养体育行为和正确的体育习惯,是一个贯穿人体生理发展的指导体系.大学体育作为我国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他是学校把学生养成终身健康体育行为的最后机会.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行为为目标,使其掌握科学的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方法,以终身体育为目标[1].但是随着高校近几年的不断扩大招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压力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也随着2002年8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而升华[2].而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蚌埠医学院的课程建设是否能够完全满足新纲要的要求和现代医学院校的体育现状和发展需求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2 研究对象

本文以蚌埠医学院体育学院课程改革现状调查研究为研究对象.

2.1 研究方法

2.2 文献资料法

阅读有关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和休闲体育等相关论著,蚌埠医学院体艺部与学校相关部门关于体育教育改革的相关资料,国家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利用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网络检索查阅国内外有关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学校体育俱乐部和休闲体育的文献资料.另外,查阅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有关专著以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果资料,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3 访谈调查法

对蚌埠普通本科院校体育部门管理者,以及研究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教师进行咨询.对蚌埠医学院的学生进行个别的正式和非正式访谈和讨论.

2.4 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在查阅文献资料和对有关人士走访的基础上,以本课题主要指标(体育课程开设情况;对课程满意程度;课外体育参与;课程评价等)设计了两套问卷(A、B卷).A卷为教师问卷;B卷为学生问卷.

(2)调查对象的选取:调查对象为现修体育课程的大一、大二学生和部分大三、大四学生,全体体育部教师.

(3)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我校30名体育教师及4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方式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式,其中教师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学生的问卷回收了388份,回收率为97.9%,有效问卷380份,有效率为97%(其中二年级大学生230人,一年级的学生150人).

2.5 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数理统计,转化为数据,在电脑上建立数据库;主要运用SPSS11.0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Microsoft Excel进行必要的图表制作.

3 结果分析

3.1 课程设置

早在2002年的高校体育教育《纲要》的课程设置中,就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做了标准:一年级基础课、二年级选项课、三年级选修课和保健课.而蚌埠医学院作为一个5年制大学,在取消了必修课程后依然只开设2年体育课,在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体育课程开设年限问卷时(见表1),有64.7的学生认为2年体育课程不合理,而教师也有93.3%认为不合理,所以蚌埠医学院应该加强课程年限设置.在对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开设年限的问卷中(见表2)可以看到63.9%的学生希望增加体育课,而也有76.7%的教师也认为应该将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增加到3年.

表1 体育课合理情况统计表 学生N=380 教师N=30

受当前体育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体育习惯的培养处于较低水平.而在进入大学后受体育课程的影响而参与了一定的体育活动,由此产生了一定的体育兴趣.而在2年的体育选修课结束后,学生将要步入学业较为繁忙大三学习,本来繁忙的学业加上大三的体育课的断层,使得学生的体育锻炼停顿下来,甚至从此终止.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学校把原先的1年必修,1年选修改成2年选修,并且项目选择上采用学年制,1个学生1年只能选1个选修课程.这样提高了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加强了学习深度,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学生选择的机会减少,在大学中能学到的课程体育项目数量变少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为目的的高校体育教育,应该始终贯穿学生的大学教育生活.因此打破当前体育选修课程年限设置和扩大学生选修范围是蚌埠医学院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

3.2 体育课程内容建设分析

张月会在《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高校体育教学应在课程内容结构上大力调整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之间的比例关系,重新思考高校体育理论教学的意义,彻底抛弃运动教学即为体育教学的片面认识”[3].从2008年蚌埠医学院课程改革以来,蚌埠医学院体育课程项目从原来的田径,足球、篮球、排球、太极拳5个课程发展到现在的包括轮滑、拓展、健身健美等娱乐与体育锻炼一体的新课程体系.可以讲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课程设置上看蚌埠医学院的课程取得了较大突破,实践课程内容供学生选择的面较宽,但是在理论课教学偏少.在调查时发现对所选课程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为,只了解一点的占68.2%;了解技术的占17.6%(见表2);既了解理论技术又了解规则理论知识的占10.3%;对所选课程十分了解的只有3.3%;而且还有0.5%的同学对所选专业的理论知识一无所知.学院的体育选修课程的理论知识环节较薄弱,学生的理论知识匮乏这归结于蚌埠医学院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现状.

表2 学生对理论知识了解情况调查表 N=380

3.3 课程评价

体育课程评价是一个院校体育课程开展情况的具体展现,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考察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主要手段.主要通过体能发展、专业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与进步、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以及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教师考核,学生互评和自评等方式进行综合打分.通过表5可以看到目前蚌埠医学院的体育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主要是以,知识技能评价为主,次之是体能评价,然后是学习态度评价,而采用交往与合作意识评价的只有2人,采用情意表现评价的一个也没有.可见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评价还是主要以传统的体育评价方式来进行.这也是产生表3中体现的54.7%的学生对现在的体育评价方式不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评价体系中还存在项目差别造成的体育评价不均衡的情况.所以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不仅要从体育评价内容上入手,还应该加强各个体育项目之间的评价均衡性.

表3 学生对评价方式的满意度表 N=380

表4 对学生学习评价内容的调查表 N=30

从表5可以看出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评价方式中教师评价为100%,将学生自评和互评纳入评价的加起来也不过36.7%可见整个评价过程教师的主观评价是学生成绩的最终评价的直接因素.而从表6中反映出现阶段蚌埠医学院体育教师对学生评价方式中只有23.3%和20%的教师采用单一的终结评价和主观评价方式.体现了蚌埠医学院课程改革以来给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带来的革新,展现了蚌埠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科学、人文的一面.体育课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评价的主体应该以过程评价为主,但是受当前体育教育形式的影响,大多数的体育课程评价都是以体育课程的结果作为评价的主体,通过表7也看到过程评价在蚌埠医学院的评价方式排列第三,在所有体育教师中有56.7%的体育教师将其纳入考评范围.

过程评价是个复杂的评价体系,通过对蚌埠医学院采用过程评价的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大多数的教师采用过程评价也只是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热情和学习主动性.而对学生在体育课中要达到的运动强度和技术难度缺少评价.因此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改革在体育评价方面应该加强教师对学生体育课程的实施过程评价.通过现场抽查学生心率水平和观察技术状态等方法来加强过程评价体系.

表5 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的调查表 N=30

表6 体育教师评价方式状况调查表 N=30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蚌埠医学院体育课的课程设置以2年全选课程为主,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体育需求和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评价形式内容手段单一化评价体系中教师评价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是体育技术和体能状况,且体育项目之间缺少相互的体育评价标准.

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评价手段较为单一,其评价体系中教师评价是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是体育技术和体能状况,且体育项目之间缺少相互的体育评价标准.

4.2 建议

加强蚌埠医学院的体育课程建设,建立以2年主修1年选修的一体化体育课程.建立灵活、多样符合蚌埠医学院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加强体育课程理论学习,适当的增加专门的体育理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体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通过自学等方法强化自身的体育理论知识.

改变当前在体育课程改革实行过程中以往的单一性、片面性的评价形式,逐渐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在评价对象上不仅注重教师对学生学的评价,同时要重视学生对教师教的评价,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评价方式上要从系统角度出发,从结果和过程两方面评价,加大学生进步幅度和学习态度在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淡化竞技达标和技术评定,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鼓励学生的创新性和互助合作性.

〔1〕程义志,等.普通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报,2002(5):96-97.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2]13号.

〔3〕张月会.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G807.4

A

1673-260X(2012)05-0151-03

猜你喜欢

蚌埠医学院问卷
新乡医学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问卷网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对话蚌埠:药品采购究竟咋啦?
蚌埠药采是非热议
蚌埠药采事件回放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