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后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和术后护理体会

2012-10-09陈海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股骨颈高龄置换术

陈海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病例显著增加。作为一种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矫正畸形[1]。本文选取自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2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14例,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115例,给予围术期、术后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2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14例,观察组11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67例;年龄最小的70岁,最大的92岁,平均年龄83.32岁;左股骨颈骨折58例,右股骨颈骨折56例。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65例;年龄最小的71岁,最大的91岁,平均年龄82.98岁;左股骨颈骨折60例,右股骨颈骨折55例。两组患者在病例数、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术后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仅进行对症护理,不进行其他积极的护理干预。

(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围术期、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

1)心理护理:骨折后患者容易出现忧虑等不良情绪,特别是高龄患者会因为害怕给家庭带来负担而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所以要对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要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在手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充分接触患者的疑虑,使其积极面对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安抚患者情绪,使其在手术中更好的进行配合,手术后鼓励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早日康复。

2)术前全面检查:在手术前,要配合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体检,这对于高龄患者尤为重要,因为高龄患者常会并发一些慢性疾病,如果在术前没有充分了解,会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

3)手术中护理配合:在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配合医生的手术操作。

4)术后护理观察:在手术后要持续给予患者吸氧以及心电监护观察,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情况,注意患者的伤口处是否存在渗血,要保持切口引流管的通畅,发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

5)术后疼痛护理:手术后要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护理干预,避免因为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伤口愈合,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给予适当的干预,例如:给患者播放一些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6)术后并发症预防:严格进行围手术期的无菌护理操作,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也可以适当给予药物治疗来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3]。

7)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对于一些经常发生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交代,并回答患者的疑问,告知患者到定期回院复查。

3.观察项目: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临床效果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满分为100分,优良为大于90分,较好为89分-80分,尚可为79分 -70分,差为小于70分。护理满意度评价由本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出院时由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对护理的满意度越高。

4.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价为(89.43±3.21)分,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价为(76,32±2.34)分。两组患者在髋关节功能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3.2323,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为(90.23±5.32)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为(70.32±4.32)分。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2.2134,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评价比较

体 会

通过对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和术后综合护理研究后我们体会到:对于高龄患者的护理工作一定要细,无论是在手术前还是在手术后,注意关注细节护理工作,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需要,避免因为护理工作的不细致而给患者带来伤害;重视术前的心理疏导护理,在手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基本步骤,可以让患者解除心理上的恐惧,更加积极的配合,同时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同种手术的成功病例,进一步消除患者的对手术恐惧心理;对于合并一些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一定要将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注意术后患者引流管内液体的流量和颜色,要经常的挤压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经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价为(89.43±3.21)分,护理满意度评价为(90.23±5.32)分;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价为(76,32±2.34)分,护理满意度评价为(70.32±4.32)分。两组患者在髋关节功能评价和护理满意度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给予高龄股骨颈骨折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和术后的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吴爱花.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73 -374.

2 王彩云.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1):262-262.

3 王伟华.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9,30(20):2472 -2473.

4 贺芳.高龄双侧股骨颈骨折双侧同时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3):344 -345.

猜你喜欢

股骨颈高龄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