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影响

2012-10-09朱彦霞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异丙酚桡动脉全身

朱彦霞

有传统观念认为,采用全身麻醉行剖宫产术,容易发生胎儿窒息,使得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使得一些不符合局麻的手术,只能在局部麻醉下实施,因局麻的镇痛效果具有局限性,因而增加了手术的难度[1]。因此,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是否会产生影响,是大家关注的话题。本组研究探讨了剖宫产术中实施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在本院行剖宫产的产妇中,选取60例足月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小板计数将其分为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组,每组各有30例,血小板计数≥50×109/L者行全身麻醉,血小板计数≤50×109/L者行硬膜外阻滞。全身麻醉组患者的年龄、身高及体重的平均值为 26.5 岁、161.2cm、62.4kg;硬膜外麻醉组分别为 25.8 岁、160.7cm、63.1kg,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SA的分级标准,2组患者均为Ⅰ~Ⅱ级,且无其他内外科及产科合并症,术前2小时内使用镇静或止痛药,术前无胎儿窘迫,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均>2.5kg。

2.方法

全身麻醉组:经快速麻醉诱导后,根据每公斤体重的剂量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各2.0μg、1.5mg、0.08mg,并实施气管插管,至胎儿娩出前吸入笑气,手术结束时平稳拔出气管导管。

硬膜外麻醉组: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后,从L1-2或L2-3间隙进针,穿刺后以利多卡因5ml为初始剂量,留置硬膜外导管3cm,患者转为仰卧位,5分钟后酌情追加麻醉药物,使麻醉平面上界到达T6-8,利多卡因总用量为16ml。

术中,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压及心率均较平稳。

3.观察指标 对2组产妇均进行持续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心电波形。至胎儿娩出后30分钟时抽取新生儿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5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NBNA评分超过35分为正常。

结 果

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组的新生儿桡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红细胞压积及血氧饱和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且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NBNA 评分:全身麻醉组为(37.9±1.5)分、硬膜外阻滞组为(38.9±1.6)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新生儿评分均>35分,详见表2。

讨 论

若要准确地判断剖宫产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是不容易的,目前,常采用新生儿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评价作为评价新生儿生命状况的客观指标。神经行为的测试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和神经检测方法,可以较全面地反应大脑的功能状态,可鉴别和区分新生儿的神经抑制的原因,但检测的项目较多,所需时间较长,分析结果也较复杂,在我国非常不容易开展。本组研究采用的NBNA评分方法,并在24小时内动态检测新生儿的呼吸,血氧分压、行为反应及黄疸等指标,较为全面地反应剖宫产时行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1-4]。

本组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行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桡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组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红细胞压积及血氧饱和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且两组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BNA评分:全身麻醉组为(37.9 ±1.5)分、硬膜外阻滞组为(38.9 ±1.6)分,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新生儿评分均>35分。2组新生儿均无并发窒息、呼吸暂停、病理性黄疸及反应低下等,研究结果显示,常规剂量的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对母婴均是安全的[3、5、6]。

在对剖宫产术的妇女进行全身麻醉时,先要考虑麻醉深度的问题,防止麻醉过浅所致的应激反应,减少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还应考虑麻醉药物本身对产妇和胎儿的作用[4、7]。

全身麻醉诱导迅速、镇痛完善、麻醉效果安全可靠,一直是麻醉界较为推崇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身麻醉有其特殊性,既要考虑麻醉过浅导致的应激反应对产妇、胎儿的不利影响,也要考虑到麻醉诱导药本身对产妇和胎儿的作用。传统的静脉诱导采用硫喷妥钠加琥珀胆碱,在胎儿娩出前一般不用芬太尼、安定等。近年来,经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证实,异丙酚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均较小,异丙酚可以完全替代硫喷妥钠,用异丙酚2mg/kg麻醉诱导后可迅速透过胎盘,在对孕妇实施全身麻醉的用药过程中,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的结果显示,在采用常规剂量时面对孕妇、胎儿或新生儿均无明显影响。但中国人最佳安全剂量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由于采用的异丙酚诱导剂量较低(每公斤体重1.5mg),因此加用芬太尼(每公斤体重2.0μg)以弥补诱导时出现的浅麻醉。胎儿娩出前吸入氧化亚氮50%。芬太尼有可能抑制新生儿呼吸,但从本研究结果看,全身麻醉组新生儿NBNA均满意,桡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同时整个麻醉过程中,避免了产妇术中知晓,因此这种麻醉诱导方案是可行的。但鉴于本研究样本量不大,也仅作了近期观察,有关全面影响尚未明确。因此,建议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限于无法施行硬膜外阻滞的患者,如脊椎畸形、血小板减少症、紧急剖宫产等。

表1 两组新生儿桡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表1 两组新生儿桡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组别 pH值 二氧化碳分压(mm Hg)氧分压(mm Hg) 氧饱和度(%) 红细胞压机(%)全身麻醉组7.35 ±0.08 41 ±11 72 ±17 96.9 ±1.1 54 ±5硬膜外阻滞组7.34 ±0.06 40 ±9 71 ±17 96.8 ±1.1 53 ±6

表2 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比较(分,)

组别 行为能力 被动肌张力 主动肌张力 原始反射 一般状态 综合分全身麻醉组 12.8 ±0.7 7.3 ±0.5 7.5 ±0.7 5.7 ±0.8 5.8 ±0.4 37.9 ±1.5硬膜外麻醉组 13.1 ±0.8 7.2 ±0.6 7.4 ±0.8 5.6 ±0.7 5.9 ±0.3 38.4 ±1.5

因此,适当选择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对于脊椎畸形、腰椎手术史、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及因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等急需剖宫产的产妇是最佳的选择。采用常规剂量麻醉药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全身麻醉手术,对新生儿的安全无影响。

1 李海冰,周守静,梁伟民,等.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分娩新生儿的影响[J].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2007,28(5):399 -402.

2 李景辉,赖玮宏.急诊剖宫产的麻醉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7):6480 -6482.

3 易旺云,罗勇,麦健敏.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2064 -2065.

4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能力和测查方法[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441 -443.

5 晏馥霞.异丙酚在剖宫产全麻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7,18(5):293 -295.

6 李洪云.剖宫产术时麻醉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6,22(19):1634 -635.

7 周文燕,袁西静,周艾青.剖宫产手术2560例麻醉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5):889 -890.

猜你喜欢

异丙酚桡动脉全身
石榴全身都是宝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老鳖全身都是宝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经桡动脉实施冠心病介入诊疗发生经桡动脉痉挛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