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慢性胃炎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2012-10-09熊淑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2年20期
关键词:调理胃炎病程

熊淑仟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312例青少年慢性胃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含156例。对照组提供慢性胃炎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结束治疗后,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两组的差别,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消化内科收治312例慢性胃炎患者,均为青少年,最短病程为0.5年,最长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4.9年;56例小学生,136例初中生,120例高中生。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男性117例,女性39例;年龄范围:7-19岁,平均年龄14.6岁;实验组:男性120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8-18岁,平均年龄15.2岁。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而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2.方法:对照组按消化内科治疗流程,进行慢性胃炎对症治疗;实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方法包括,提供积极的心理护理,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并传授相关的生活调理方法。

(1)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病程较长,长期忍受病痛,食欲受到影响,营养的摄入不佳,这些都导致负面情绪的出现。很多青少年易于表现出悲观、焦虑、沮丧等不良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在此时应联合患者家属,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创造融洽的氛围,安抚患者情绪。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鼓励患者吐露困惑,宣泄不良情绪[1];鼓励患者多参与同伴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提升社会活动性。

(2)普及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慢性胃炎这一疾病的诱发机制、常见病因、注意事项、临床治疗手段以及预后手段。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强调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要求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特别是针对小学生,其贪玩的天性常常导致忘记服药[2]。

(3)传授基本的生活调理手段:首先指导患者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定时定量饮食,注意少食多餐。叮嘱患者可以在健康范围内调整食谱,在整体上保证摄入高蛋白低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嘱患者关注气候变化,注意保暖,避免胃部受凉;重视休息,培养健康的作息习惯,鼓励体质偏差的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

结束治疗后,进行随访,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两组的差别,进行对比分析。

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疗后的变化对比分析

结 果

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健康意识、营养饮食、社交活动参与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结果见表1。

讨 论

近些年来,伴随社会生活的进步,整个社会的运行节奏进一步加快,饮食不规律的人数逐日增多,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的发病原因分为多种,最为常见的是长期生活不规律,很多患者饮食结构混乱、进餐时间不稳定、生活学习节奏过快,导致胃功能障碍,累积到一定程度则诱发慢性胃炎。慢性胃炎自发病初期至出现明显症状之间耗时较长,复发率高,治疗难度较大,病程过长则有可能诱发胃溃疡,甚至胃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临床实践证明,治疗慢性胃炎时,不仅需要积极应用临床手段,还应辅以充分的日常调理,才可保证有效的疗效。调查显示,多数慢性胃炎患者并不擅长日常调理,没能发挥自身对疾病治疗的作用。积极的健康教育对患者有着良性影响,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照分析显示:青少年慢性胃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提供积极的心理护理,普及相关疾病知识,并传授相关的生活调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进保健意识,适于在临床领域进行广泛的推广与使用。

1 刘艳萍,王明月,牟春笋,等.青少年慢性胃炎危险因素分析382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5):141-147.

2 孔春妍,刘艳萍,王明月.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1):109-114.

猜你喜欢

调理胃炎病程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过劳肥”的中医调理
流翔高钙系列肥 我能土壤调理剂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