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珠釉水墨画之意韵

2012-09-27方黎波

陶瓷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水墨画作画珍珠

方黎波

(景德镇市雕塑瓷厂 景德镇市 333001)

珍珠釉水墨画是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艺术,它利用黑料在珍珠釉坯胎上被吸收后的晕化,使之产生出似水墨在宣纸上的墨晕痕迹纹理,有奇妙的意韵。

该装饰形式是在施釉后的坯体上着色绘画,由于饱含料水的画笔在作画时,笔上的料水会迅速被釉料吸收,并迅速在坯上产生鲜明的料痕韵味,因此,可称为釉中彩。珍珠釉水墨画在烧成后,会在瓷胎的微细珍珠釉里,产生出渗化料韵,这种浓淡相汇,深浅合成的料晕,非常别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吸收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充分发挥料色在珍珠釉中的渗染效果,形成珍珠釉水墨画与写意青花瓷画既相似,又具有不同特点的画面。珍珠釉水墨画,采用写意形式进行绘画,除了讲究线形美以外,还要善于利用料色的浓淡晕散的多变色调,获得水墨画一样的美感。这种绘画风格,既不同于以工笔为主的图案画,也和“逸笔草草”的民间青花瓷画有形式上的区别。

在绘制过程中,先用大笔蘸料水,再迅速用笔头带动料水,再用细笔补充细节,作画时胸有成竹、信笔拈来、手疾眼快、皆成情趣。画面大气、淋漓酣畅,具有意象画的“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特色。我在珍珠釉水墨画的艺术作品中,以人物、山水为主题。在作山水画时,平时在山乡观察写生的景物就会清晰地浮现在坯上。作画时,先用毛笔蘸上料水,再用笔锋吸上一点浓料,这样,在坯上作画时,会同时出现浓淡有致,虚实相间的料韵,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山峰、房屋的立体质感,产生出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奇妙韵味。用细笔蘸上浓料,在轮廓色块上勾出刚劲的线条,稍作点垛,画面的点、线、面和谐地融为整体,构成画面,形成独特的珍珠釉水墨画的肌理效果。

虽然在坯胎上勾线分水,要受到器型和工艺特性的制约。很难想象在宣纸上那样能任意挥洒,将胸中意境痛快淋漓地泼洒出来,但是,由于坯胎上的釉料和宣纸有相似的吸收色料的效果,所以在立体造型的圆浑坯胎上,层次效果更佳,富有更强的装饰韵味。作品上的景物、人物描绘,注重线形美,料韵美,通过线的粗细、强弱、曲直、长短的变化,来表现事物形象的量感和质感,不同形态的线条,反映出千变万化的形态。线条的刚与柔、动与静、疾与徐、粗与细的对比呼应,产生出淋漓奔放、气势磅礴的美感给人以雄浑的阳刚强劲感受。用笔象草书般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把人们带进豪放的境界之中,毫无雕琢、生硬之感。根据画面意境、随手落笔、运笔坦荡、不拘小节、而取动势。

珍珠釉和黑料综合的效果,给人以和谐统一之感。利用黑白二色对比产生的蕴含之美,黑白响应关系,珍珠釉微细的颗粒结晶,使画面的立体质感更强。在构图时,以疏阔的构图,以白地多于黑料画面取胜,在大面积白地上,稍作装饰,画上少而精的艺术形象,在“疏”字上做文章,用简笔画法,使形象一目了然,发挥了以白衬黑的作用。疏中见密,以虚衬实,充分体现出珍珠釉水墨画的装饰特色。

在珍珠釉水墨画中,我的作品以江南山乡和婴戏图两类题材为主,主重表现具有地域特色的山乡、村庄、民居、田野风光、显示儿童稚拙可爱的顽皮形象。

民居建筑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江南民居,善于利用自然环境来建造,是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恢宏历史画卷,以深沉丰富的意蕴,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著名的旅游景区中的婺源山乡、瑶里村庄,建筑物以徽派建筑为主,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马头墙,居民中的砖雕、木雕、石雕,是民间艺人的杰作,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小桥流水人家,质朴的农村生活情趣,令旅游观光者有“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亲切感。虽然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有不少江南民居仍然保存得完整,充分体现了民间建筑师的高超水平。江南传统民居,是古老的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传统民居墙头、屋檐上的仙人走兽、瓦当、漏窗、柱础上的砖木雕刻,都有丰富的图案装饰,是民间艺术瑰宝。

笔者经常到婺源、瑶里等著名景区旅游写生,注意观察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特点,把当地有代表性的民居,用速写、拍照的形式记录下来,带回工作室。在创作时,以概括的手法,画出民居的建筑形态,小桥流水,村庄田园点缀其中,用珍珠釉水墨画当载体,表现出安徽、婺源、瑶里、东埠、三闾庙等地的风景民居。我的祖籍是安徽,对徽派建筑有发自内心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多年来,我多次把徽派建筑作为珍珠釉水墨画表现题材,创作出系列民居作品。在作品中,小桥流水、小船飘弋、风含情、水含笑。表现了质朴的古老民居风韵,寄托了自己对乡土风情的浓厚感情。

珍珠釉水墨画的韵味,吸收水墨画“墨分五色”的焦、重、浓、淡、清之墨韵,把黑料调配出多种浓度的比例,在作画时,也能产生“料分五色”与“墨分五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作画时,采用勾、皴、点、染技法,在坯胎上,随心所欲地信笔挥洒,连勾带皴。在作画时,勾的笔触产生线条,中锋出细线,侧锋出粗线,中锋、侧锋兼用,则能在坯上显示粗中有细,细线勾勒出层次纹理,然后,再用侧锋皴擦出阴暗面,加深体积感,皴擦时,笔上的水份逐渐减少,干笔在坯上留下的笔迹,就是瓷画中的“焦墨”,焦笔留下的料痕,必须加上湿笔晕染,才能被坯胎吸收,并且产生焦与清的色调对比。

珍珠釉水墨画运用线条、点染和色阶的变化来描绘形象,不受形态、物象的比例,具象限制,把心目中的形象变成瓷画中的直观形象。在运笔作画时,坯上就会清晰地显示出笔触、料韵。经高温烧成后,微细颗粒中的瓷面上如水墨画一样,显示出各种画面。这种画面,不象工笔画那样精细入微,而是通过笔情料韵抒写胸怀,表现出与原生态既相似又不同工的妙趣。既有民间青花的洒脱用笔,又有文人画的意蕴。写景状物,揉进思想情感,融汇创作激情。

“笔含春雨染青山,醉墨淋漓兴未阑。搜尽奇峰打草稿,师法自然得心源。”多年来,我在珍珠釉水墨画的创作中,感到这是一种奇妙的艺术装饰形式,既可以尽兴挥毫,畅情泼料,又能在陶瓷上产生具有朦胧韵味的艺术效果。同时,画面上的笔情料韵,产生出丰富的意境,给人以含蓄深沉,回味无穷的感受。

猜你喜欢

水墨画作画珍珠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小珍珠”
折段麦秆来作画
牡 丹 (水墨画)
墨水作画
“中国画”与“水墨画”——小议“水墨画”称谓在20世纪90年代的盛行
为了喝到珍珠
安静的水墨画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