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觉醒》中所反映的人伦观:一项基于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的试探性研究*

2012-09-19

外语与翻译 2012年3期
关键词:人伦觉醒女性主义

张 莉

(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1851-1904)的小说《觉醒》在1899年一经问世之时就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主要原因在于书中塑造了一位在精神上“觉醒”的新女性形象。可喜的是,这部19世纪女权主义的经典著作在被打入冷宫沉寂了近半个世纪之后,其文学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赞扬。在学者们认真、严谨和详细的论证下,《觉醒》这部小说最终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了其应有的地位。近年来,对这部作品的解读不断推陈出新,但是主要的手法仍然是依据文学批评的视角和手段对《觉醒》这部小说作细致的研读和分析以达到不同的洞见,例如,《觉醒》试图“构建一个两性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会的理想,蕴涵着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文珊2005:97);对小说所表现的社会异化和女性自我异化两个方面的“异化”现象进行深入解读,王卫强(2012:93)认为造成《觉醒》中女性悲剧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加剧的“异化”及其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所产生的影响。本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觉醒》中人伦词汇进行统计,试图揭示《觉醒》中的人伦观的女性主义倾向,以期能对这部小说得到新的理解。

一、方法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语言及文本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视,运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对文学文本的研究也形成了文学研究的主要研究范式之一(卢卫中、夏云2010:47)。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无论是用于发现文学文本的语言特征、验证理论模式、支撑以往的文学评论,还是挖掘文本的隐含意义”,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都为研究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李晋、郎建国 2010:86)。

潘光旦(1997:501-503)认为“人伦”的后起之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具体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或长幼)、朋友等所谓的人际五伦。刘东华(2008:39)进一步解释道,“人伦关系是围绕人伦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关系,它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同步发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复杂,日显重要。因此,人伦关系状况是衡量一个社会现状的重要指标”。

本文运用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论述,对在试探性考察后所得到的《觉醒》中的高频人伦词汇进行统计,这些词汇包括 baby(ies),boy(s),child(ren),daughter(s),father(s),friend(s),gentleman(men),girl(s),grandfather(s)/(pa),grandmother(s)/(ma),husband(s),lady(ies),man(men),mother(s),wife(wivies),woman(men),son(s)共17种566个单词,为了能使选词更加全面特意加上了两个互相对应的低频人伦词grandfather(s)(pa)和grandmother(s)ma。随后本文将这些人伦词汇按性别和辈分的维度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具体分类如下:男性包括boy(s),father(s),gentleman(men),grandfather(s)/(pa),husband(s),man(men),son(s);女性包括 daughter(s),girl(s),grandmother(s)/(ma),lady(ies),mother(s),wife(wivies);woman(men);中性包括 baby(ies),child(ren),firend(s)。第一代包括grandfather(s)/(pa),grandmother(s)/(ma);第二代包括 father(s),friend(s),gentleman(men),husband(s),lady(ies),man(men),mother(s),wife(wivies),woman(men)第三代包括baby(ies),boy(s),child(ren),daughter(s),girl(s),son(s)。需要指出的是,按性别选取的人伦词汇在男女性别方面是一一对应的。

二、研究结果

在这17个人伦词汇中,woman及其复数women共计出现101次占总共566个人伦词汇的18.1%居于最高频度的地位,最少的当属grandfather和grandmother及其复数形式各有一例,占总体人伦词汇的0.17%。

在性别和辈分两个维度上,人伦词汇分布呈现这样两个主要特征:一、女性人伦词汇多于男性;二、第二代即以father(s)和mother(s)为代表的人伦词汇(包括无明显辈分特征的人伦词汇如friend(s)多于其他两代。所以小说中第二代女性人伦词汇最多共213个占总词汇566个的37.63%,而第一代即grandfather(s)和grandmother(s)人伦词汇在性别上都是最少的。(图1)

图1 人伦词汇分布情况(a-q按字母顺序排列依次为上述各词)

表1 人伦词汇在辈分和性别维度上的分布

三、讨论

就上述数据特征来看,《觉醒》这部小说带有极强的女性主义人伦观,下面本文将对这种倾向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这种倾向表现为对男性修饰语的选择大都是负面的,其次,相反地,对女性的修饰语大多是正面的和褒扬的。在此处本文选取了女性人伦词汇频度最高者woman(69次)做详细分析。woman一词的检索行共有25例明显可辨认出的具有对woman一词褒扬意义的例句(其中woman的单数形式共69例)。就上面的表格实例来看,对woman一词做出修饰的形容词大多都具有褒扬的正面的和积极的意义如 young,pretty,fair,homely,intelligent等词。事实上,态度中立的叙述或无明显态度表达的woman一词检索行也同样占有较多的比例,这也就表明在woman一词的使用中作者的态度是对女性的褒扬。例如:

She stood watching the fair woman walk down the long line of galleries with

a pretty,vivacious little woman in the thirties;her husband,a jovial

spread her arms,which suggested the regal woman, the one who rules,who looks on,who

从总体情况来看(表1),这种褒扬似乎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男性和女性差异以及不同辈分差异上作者将女性的地位放在一个人伦重心位置,并对其人伦的女性主义作出积极的暗示。例如,作者对于husband和man两个词最糟糕的描绘如下:

Mr.Highcamp was a plain,bald - headed man,who only talked under compulsion.

Celina’s husband was a fool,a coward,and a pig,and to prove it to her,…

有意思的是,wife一词的检索行中充满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对抗和矛盾,这从wife一词前面的修饰语可以看出,wife一词前面紧接着的第一个修饰语却是his一词为最多。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值得玩味:

“You are burnt beyond recognition,”he added,looking at his wife as one looks at a valuable piece of personal property which has suffered some damage.

词句中修饰词his表达了wife这个私人“物品”的物主。在夫妻这一层面《觉醒》中所表现的人伦关系也许最为复杂,其中充满了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交织与扭拧,从而充斥着饱和与动态的人伦张力。

就child和children两次来看,在作品中出现了81次,并以复数形式居多(68次)。这与其他相关人伦词汇相比是father(s)和mother(s)的三倍,也远远多于husband和wife这两个词。这也许和肖邦自己的个人经历有关。因此,似乎可以说作者本人的伦理观在作品中会得到相应的体现。

四、结论

本文通过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试图揭示凯特·肖邦作品《觉醒》中所反映的人伦观,这种人伦观具有女性主义倾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伦理观,目的在于能使读者从新的角度去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然而,本文主要依据数据特征来进行归纳推理,这不可避免的具有其局限性,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可深入分析文本数据特征的内在含义,以便得到对作品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另外,今后对《觉醒》以及《觉醒》的人伦观的研究还可以设立其他维度,从而达到对这部小说不同的分析和见解。

[1]李晋,郎建国.语料库语言学视野中的外国文学研究[J].外国语,2010,(2):82 -89.

[2]刘东华.人伦关系的异化——从《骆驼祥子》谈起[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3):39 -41.

[3]卢卫中,夏云.语料库文体学:文学文体学研究的新途径[J].外国语,2010,(1):47 -53.

[4]潘光旦.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

[5]王卫强.《觉醒》小说中的“异化”现象解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3):93 -96.

[6]文珊.凯特·肖邦《觉醒》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吉首大学学报,2010,(3):97 -100.

猜你喜欢

人伦觉醒女性主义
尊王抑或尊天:基于人伦与性命的晚明治道重建
自然选择与社会需求
——论先秦儒家人伦观的产生
《西厢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
意识的觉醒形象的抗争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天伦和人伦共生伦理永恒——秦汉传统中基于发生角度的伦理分类
“觉醒”背后的美国华人群体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