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2012-09-17马艳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5期
关键词:硫辛酸传导病程

马艳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史较长且血糖水平控制较差的患者身上更为多见,症状也更显著,且多累及神经系统[1]。在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植物神经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麻木,导致感知疼痛功能减弱以及发生运动障碍等,情况严重患者生活质量随之下降。就DPN发生的原因而言,目前普遍认为多与长期血糖超高导致机体出现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微血管病变以及神经因子数量降低等因素关联紧密;就DPN的治疗而言,眼下尚未找到一种颇具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现行治疗方法又多以联合用药为主[2]。为进一步探讨治疗DPN更有效的临床用药方案,笔者所在科室于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对30例DPN患者应用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实施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科室接收治疗的2型糖尿病且合并DPN的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严格参考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DPN诊断标准参考相关资料制定[3],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①四肢末梢感觉出现障碍,本研究重点考察足部感觉减退的情况。②踝反射减弱或消失。③神经电生理检查提示有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的情况。④排除其他疾病所引发的神经性病变。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包括男21例,女9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5.1±4.5)岁,糖尿病病程2~19年,平均(14.3±5.7)年,DPN病程6个月至7年,平均(4.6±1.3)年。对照组包括男20例,女10例,年龄35~73岁,平均年龄(54.6±3.9)岁,糖尿病病程2~18年,平均(13.8±5.2)年,DPN病程5个月至7年,平均(4.4±1.7)年。组间患者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糖尿病相关生化指标、DPN病程及神经病变程度(至少包括2项NCV减慢情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接收糖尿病相关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以及应用胰岛素行血糖控制等,血糖水平目标值以空腹<7.0 mmol/L,餐后<10.0 mmol/L为宜,同时禁用任何改善血液循环和影响神经传导的药物。治疗组同时使用硫辛酸(每日0.6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和前列地尔(每日20ug,分两次加入1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行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弥可保(每日1000u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以15 d为1疗程,并于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选择清晨时间空腹卧床休息30min后行踝反射[4]及10 g尼龙丝压力觉检测[5],并详细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程度同时做好记录;神经传导速度NCV采用神经肌电图仪在恒温空调环境下测定,测定内容包括肢体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以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

1.4 疗效标准 ①显效:患者自感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踝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深浅感觉改善或恢复正常,MNCV与SNCV较治疗前增加5 m/s以上或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自感症状有所好转,踝反射好转,深浅感觉有所改善或一定程度恢复,MNCV与SNCV较治疗前增加小于5 m/s。③无效:患者自感症状未有好转,踝反射仍存在抑制,深浅感觉无改善,MNCV与SNCV较治疗前未发生正向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5 d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0%,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2.2 踝反射与足部触觉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的踝反射的抑制检出率与10 g尼龙丝压力觉检测平均压力觉异常点数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2.3 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但治疗组增加更显著,增加幅度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踝反射与足部触觉检测结果比较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持续增加,导致发生周围神经受损的病例也同时在攀升,进而致使糖尿病具有了更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缓解DPN临床症状,疗效较弥可保单药治疗更优,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1] 郑晓鹏.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4):270-271.

[2] 丁莉.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医学导报,2012,31(2):162-163.

[3] 吴彦红,赵霞.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08,3(26):145-146.

[4] 王霄光.四种姿势联检腰椎间盘突出症踝反射探讨.蚌埠医学院学报,1997,22(3):174-175.

[5] HERMANW H,KENNEDY L.Underdiagnosis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5,28(6):1480-1481.

猜你喜欢

硫辛酸传导病程
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硫辛酸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基因分型检测在预测乙肝进展、病程及转归中的作用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