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人群B超引导下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2012-09-17刘爱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5期
关键词:特殊人群宫腔穿孔

刘爱民

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是意外怀孕的有效补救措施之一,正规操作时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约为0.94%,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减轻手术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了更高的期待。但传统手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全凭医生的经验和手感操作,漏吸、吸宫不全、子宫穿孔等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如:子宫发育不良(包括畸形)、剖宫产史(包括两次以上者)、多年带环后受孕以及无阴道分娩史(包括未育及有子宫手术史)者,手术风险尤为增加,为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我院已开展B超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多年,现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开展手术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妇科门诊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16~50岁怀孕40~60 d、诊断为宫内早孕、子宫发育不良(包括畸形)、剖宫产史(包括两次以上者)、多年带环后受孕、以及没有阴道分娩(包括未育及有子宫手术史)、要求无痛人流的妇女20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两组在孕周、孕次、孕龄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妇女临床特点

1.2 仪器 采用VIVId-i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3 麻醉方法 丙泊酚静脉麻醉,一次性推注2 mg/kg,根据患者对手术的刺激反应再增加适当剂量。

1.4 研究方法 观察组妇女行人流前,先排空膀胱,做阴道B超,充分了解子宫和孕卵、附件情况。行吸宫时,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B超同步在腹部定位,对准孕囊进行负压吸引,B超发现宫腔线规则、术者感觉吸管粗糙即可,不必进行宫腔搔刮。

对照组则按传统方法进行负压吸宫,凭术者感觉确认吸净后再用刮勺骚刮一周[1]。

检查吸出组织为孕卵及胎盘绒毛组织手术结束。手术时间从扩宫成功后吸管插入开始算至吸宫、搔刮结束止。出血量根据吸引瓶中计量计算。

2 结果

表2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3.4±0.3)min,术中出血量(8.8±5.6)ml。对照组手术时间(4.6±0.5)min,出血量(15.7±6.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1例子宫穿孔,为残角子宫妊娠患者。而对照组妇女并发症6例,2例为剖宫产术后辅乳期妇女子宫穿孔,因出血不多,保守治疗痊愈;3例吸宫不全行二次刮宫,1例过度刮宫,术后一年经治疗后月经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已被广泛运用,因无法在直视下操作,手术有一定的盲目性,子宫穿孔、吸宫不全、漏吸、过度刮宫等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如:子宫发育不良(包括畸形)、剖宫产史(包括两次以上者)、多年带环后受孕、以及无阴道分娩史(包括未育及有子宫手术史)者,手术风险尤为增加,所以如何利用现有设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显得尤其重要。虽然目前宫腔镜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因其高昂的价格广泛运用受到局限。

而B超定位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在患者麻醉后充分合作的前提下,利用超声动态观察,了解子宫形态,器械出入子宫的路径、部位和深度,及孕卵的准确位置,直接吸取孕囊,减少手术操作的盲目性,避免重复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和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损伤而引发的宫腔粘连、不孕等。常规静脉麻醉由于患者处于全麻状态,子宫穿孔往往不易发现[2],容易出现严重后果,有了B超准确定位,就可避免此情况发生,使操作更安全、精确快速,操作人员也更安心、踏实。由于暴露时间短,对降低术后宫腔、盆腔感染率极为有效。针对于传统人流手术而言,弥补了仅凭感觉和经验操作的缺陷,使手术更安全、时间更短、感染机会更低、并发症更少、更人性化,相对宫腔镜下吸宫更省钱,从而更便于基层推广使用。

[1]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北京出版社,2005:417-418.

[2] 吕艳文,张雅金,任春,等.丙泊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79-580.

猜你喜欢

特殊人群宫腔穿孔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成人高校开展特殊教育的可行性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设计多元化与通用设计的研究
浅谈特殊人群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