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与防控建议

2012-09-12黄毓茂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中国猪业 2012年11期
关键词:耳病毒株病毒性

黄毓茂(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当前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特点与防控建议

黄毓茂(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猪病毒性腹泻是指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轮状病毒(RV)三种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的临床上只以急性水样腹泻为主要症状疾病的统称。

1 临床症状与流行特点

猪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特征是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水样腹泻,个别猪伴以呕吐。各种年龄的猪全易感,发病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可造成初生仔猪大量死亡,耐过的仔猪生长缓慢,变成僵猪;成年猪主要为一过性腹泻,基本不会造成死亡,一般3~7天可自然康复;腹泻严重时可导致怀孕母猪流产、产弱仔、产后奶水下降;育肥猪生长期延长,饲料报酬降低,药费增加。

传统病毒性腹泻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在冬春阴冷潮湿的季节发生,但自2010年冬季以来,有些猪场的病毒性腹泻一年四季反复发生,全年发生5~6次,全年的仔猪损失可达30%~50%。近几年,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也报道发生了与我国类似的严重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为PEDV,而TGEV和RV较少见。偶尔三个病原同时出现,或两个组合,但以PEDV为主。目前该病无有效药物治疗。利用全基因测序分析,发现我国新流行的PEDV强毒株发生变异,毒力有所增强。现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对新毒株防控效果有限或基本无效。但新分离同源毒株灭活苗免疫保护效果良好。

同样的毒株,不同猪场母猪的健康状况会影响此病的发病情况。一般来说,临床症状较轻的猪场康复较快,带毒时间较短,损失也较小,所以要尽可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

同是腹泻,除了病毒性腹泻外,还可能有其他如蓝耳病、大肠杆菌病、伪狂犬病、猪瘟等因素,单纯的猪病毒性腹泻全年死亡率最高一般是30%左右,3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超过90%。而当猪场的蓝耳病和PED都有发生时,死亡率直线上升。

2 平时预防措施

2.1 严把隔离防疫关

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毒猪,可检测到康复猪粪便带毒时间超过2个月,主要经粪口传播途径传播。没发病的猪场要严把隔离防疫关,严防病原的传入,尤其是种猪场。

2.2 加强饲养管理

猪场要保持干爽,冬春季节不冲洗猪栏,采用干粉消毒剂消毒;强化保温工作,特别是产房仔猪的保温,怀孕母猪也需要适当保温,温度不要低于15℃,同时要注意通风;保证饲料的质量,防止饲料霉变导致母猪腹泻(吃其奶的仔猪也会发生腹泻)。

2.3 免疫措施

做好关键传染病的防控,在把相关的疾病做好之后,全力防制PED。种猪可以季节性免疫或全年免疫(如周边疫情非常严重应采取全年免疫),如广东在9月、11月、1月以交巢穴注射弱毒苗进行免疫,母猪怀孕77天和104天以灭活苗免疫,或母猪跟胎打弱毒和灭活疫苗。若猪场生产全过程都在一个场,育肥猪可口服免疫以减轻劳动量。

3 发病时处理措施

3.1 隔离防护和消毒管理

一旦发病要迅速做好隔离工作,严防病原传播到产前一周的待产单元和产后一周内的初产单元。产房可用干粉消毒剂、密斯陀或聚维酮碘等消毒。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产房的温度。

3.2 返饲措施

可采用病料返饲怀孕母猪,其方法是采集新腹泻1天以内仔猪的病料,用生理盐水或牛奶保护病原,然后用它去喂母猪,以临床上60%以上母猪出现腹泻时饲喂效果最佳。在返饲过程中为减少对母猪的影响,可以加适量抗生素防止细菌(如大肠杆菌等)的继发感染,加电解质降低母猪的副反应。也可把仔猪的病料通过离心、过滤、加抗生素处理后直接交巢穴注射(该方法要慎用,注意避免其他病原如蓝耳病病毒等和细菌、类毒素的污染),不要肌肉注射。一般不建议反复返饲。最好是把返饲后扑杀的腹泻仔猪做病毒分离培养,制成自家灭活苗,在母猪怀孕77天和104天时免疫。本场分离病毒所做的灭活苗免疫两次可获100%保护。

猪场发生PEDV强毒株导致的病毒性腹泻后,经过返饲主动感染后3天,部分母猪不会出现腹泻症状,而出现症状的母猪2~3天就可康复。但母猪康复后,还会在一段时间内带毒、排毒,持续时间可超过1个月,对环境的污染较大。返饲稳定后应尽快进行环境消毒,并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或高免蛋黄粉保健,以减少母猪肠道的带毒量,缩短母猪肠道的带毒时间。

3.3 补液及抗血清

基本上5日龄以下的仔猪治疗效果非常差,应尽快扑杀并保存病料。5日龄以上的仔猪可口服补液,每次20~30mL,每天4次。补液时也可加入康复猪的血清或卵黄抗体,同时适当添加抗生素预防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1周龄以上的仔猪可强制断奶,用人工乳或水料(教槽料加水)代替哺喂小猪,加快它的康复。因母猪的初乳里有病毒,可将初产仔猪和近断乳仔猪进行母猪对调以减少损失。3日龄以上的仔猪可直接用弱毒苗接种,用量0.5mL。

3.4 暂停蓝耳病疫苗免疫

全场暂停疫苗免疫特别是蓝耳病弱毒疫苗的免疫。发生腹泻时,猪群抵抗力低,免疫反应性低,暂停其他疫苗的免疫,以免增加猪群应激,否则即使免疫也发挥不了疫苗的效果。另外,蓝耳病病毒可以破坏血管内皮系统,使血管的通透性升高,导致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可先做好病毒性腹泻的免疫防护工作后,再进行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

3.5 保证空栏消毒时间

要满负荷均衡生产,在腹泻过后仔猪死亡,母猪会提前发情,应注意配种的节奏,空一个情期再配种可保证生产流程的顺畅,保证全进全出,保证腹泻过的产房单元空栏消毒时间不少于5天,否则会反复发生腹泻并传播。

(以上内容根据报告录音和相关资料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核)

猜你喜欢

耳病毒株病毒性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