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研究:基于GEM模型

2012-09-06金娟萍

浙江经济 2012年18期
关键词:义乌集群竞争力

□金娟萍

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研究:基于GEM模型

□金娟萍

从模型结果来看,义乌市场集群在基础因素、企业因素以及市场因素三方面的得分均接近7分,超越了全国范围内市场集群竞争力平均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我国专业市场在空间分布、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等方面正向着空间集聚和结构优化的方向快速转变,出现了市场发展的一系列创新性发展:市场形态多样化、功能多元化、交易手段现代化和营销方式科学化。以前一个个孤立的市场发展成现在的集群式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各个专业市场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分化与组合的动态演化,在这一过程中各个专业市场形成了既相互依存又明确分工的特色发展模式。义乌市场集群式发展是义乌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优势。义乌专业市场集群在浙江这个市场大省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集群良性互动的背景下不断发展与壮大。对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意在明确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水平,揭示义乌市场集群在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探索提升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尝试性地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政策建议,为市场集群内的经营商户寻求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义乌市场经过“起源—创建—初步发展—规模化发展—国际化发展”五个阶段的发展,市场集群的竞争力水平不断提升,市场集群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已成为义乌市场发展的一大亮点。义乌市场集群已经形成了以义乌国际商贸城和篁园市场为主体,10多个多个专业市场、30多个专业街、30多个外地分市场以及相关要素市场作配套的市场集群结构体系。本文采用GEM模型进行义乌市场竞争力分析。GEM模型通过总结Porter.M的“钻石模型”中提到的六个因素,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提出了新的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将新的六大因素分为三大“因素对”,重新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层次结构,主要包括基础、企业和市场三方面的因素。基础因素主要考虑资源和设施,企业因素主要考虑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市场因素主要考虑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

(一)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遵守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和在GEM模型分析框架的基础之上,从基础因素、企业因素以及市场因素三个方面来选择指标,来构建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虽然一个指标仅能反应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的一个侧面,但是结合整个指标体系就能全面地反应市场集群竞争力的全貌。

(二)基于GEM模型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计算。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且所得结果均通过一致性检验。同时,对义乌各个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挑选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内商铺进行详细地访谈。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5份,回收率为98.3%。结合计算所得的权重结果,现将问卷所得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得到结果见表3-1:

根据GEM模型,在六大因素得分的基础上,通过取算术平均值对三个“因素对”进行计算和转换,得到各因素对的得分分别为:

模型结果评价分析

图3-1GEM模型结构图

通过对义乌市场集群GEM模型的赋值与计算得到最终GEM总分约为466分,根据GEM模型评价标准,说明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水平处于全国上游水平,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国际竞争力。从模型结果来看,义乌市场集群在基础因素、企业因素以及市场因素三方面的得分均接近7分,说明义乌市场集群在这三方面的竞争力水平均超越了全国范围内市场集群竞争力平均水平,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总得分距离GEM得分1000还有一定的差距,也即距离世界级的市场集群竞争力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模型结果也反映了义乌市场存在的竞争优势和问题。从模型各个因素的具体得分看:首先,义乌市场集群现阶段的国际化发展规划很明显;其次,在义乌市场集群的周边地区遍布着生产各个类商品的小企业以及企业集群,成了义乌市场集群商品的主要供应商,具有扎实的产业基础,形成了市场集群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三,发达的物流业和金融业为义乌市场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第四,义乌政府适时的“无为”和合理的“有为”是集群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义乌市场集群中存在较高的商务风险,没有科学地进行成本控制;在集群经营者应收账款因素得分较低,集群面临一系列商业信用以及恶性商业竞争的问题;集群还受到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政策建议

表3-1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指标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虽然义乌市场集群的各方面竞争力水平均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但是从各个指标的得分情况中不难看出,在市场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义乌市场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也抑制了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一是市场总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集群内市场经营主体素质不高,传统的经营方式仍占较大比重,国际化经营的人力资源比较欠缺;集群内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巨商大贾偏少;集群内市场上市商品结构不合理,主要以中低档商品为主,名优产品所占比例较低。

二是商务成本高位运行,竞争环境趋于恶化。一方面在市场集群范围内,生产要素的价格较高,尤其是房租、水电气等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市场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大部分市场经营户认为税费负担较高,且获取区域投资信息的成本高。此外,城市的基础设施状况、社会治安状况、文化兼容程度、市场商业氛围以及公关费用等也影响着市场交易成本的高低。

三是国际市场进入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义乌市场集群内,虽然近几年集群内经营户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已经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直接出口,也有间接出口,但是主要的国际化经营方式还是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而直接出口、在海外设立销售分部或者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等现代的国际化方式所占的比例都比较低。

四是中介服务体系、市场与学研协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义乌市场集群内大大小小的行业协会有很多,但是目前义乌已有的涉外中介服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更进一步发展,市场在外贸经营中还存在外贸纠纷多、解决难度大等突出问题。

根据研究所得的义乌市场集群竞争力水平现状和分析发现的问题,笔者从集群层面和政府层面两方面尝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从集群层面来说,首先,要提升市场集群总体素质,主要包括市场主体、市场管理者以及商品三个方面;其次,要完善市场集群的经营机制,促进个体经营向现代公司制、股份合作制转变,走联合发展、规模经营之路,规范发展总代理、总经销制度、汇票结算制度以及远期交易等现代商贸和现代交易方式,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程;第三,优化市场自身的管理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融资、咨询、教育培训、信息网络等中介服务,以及与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机制两个方面。

——从政府层面来看,首先,要优化市场集群的经营环境,实现适度的商务成本,健全市场集群的品牌商品的集约经营机制,加强信用市场集群建设;第二,完善行政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强化政府的调控力度和调控手段的运用来加强市场集群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第三,切实把握好集群在发展扩大的过程中的规划建设和规范管理。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杭州余杭支行)

猜你喜欢

义乌集群竞争力
义乌展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浙江义乌: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