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化管理探讨

2012-09-06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14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信息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市场迅速壮大起来,建筑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主导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建筑业本身涉及面广、从业企业及人员组成复杂,良莠不齐、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全、建筑工程供求失衡、各方主体履约意识薄弱等,特别是建筑市场参与方的诚信缺失,影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建筑领域开展诚信建设尤为必要。通过建立“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平台”,将建筑企业的基本情况和行为记录及时录入诚信系统,形成完善的建筑业评价体系,促进企业及从业人员增强诚信自律意识,实现建筑市场诚信行为的进一步有效监管 。

诚信对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意义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主导产业,加强建筑市场诚信建设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的迫切要求。建筑行业由于其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从业人员复杂等特点,在招投标中,选择有实力、信用好的企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加强行业自律,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已成为规范建设市场的迫切要求,也是确保我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诚信行为管理的方式、流程探讨

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诚信行为的有效监管,已是当前一个较为成熟普及的方式。国际上主流发达国家均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信用管理系统,并实现了个人、企业、相关政府机构的互联互通;我国诚信系统信息化开发较晚。

建筑行业诚信监管,通过信用档案方式建设,国内各省份也在积极进行尝试,如天津采用动态诚信评价的办法,结合相关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江西也通过指纹等方式开发了验证系统,特点是通过身份识别技术实现了企业的定期年检,并通过纸质和ID信息卡的方式将信用情况传递给相关系统。诚信信息化管理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信息评价、信息发布和利用三大部分。其中信息收集是基础;信息评价是保障;信用发布和利用是关键。

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实践

系统概述

我们对太原市建筑市场诚信系统进行了应用开发实践。该系统主要针对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诚信行为信息的记录、归集、上报、发布、管理和使用。该系统实现了建筑市场诚信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发布等功能。

该系统采用:浏览器+中间件+数据库 (Browser/Server)三层结构。在实践中,采用层次化的网络结构是网络设计的基本方法。网络层次化一来有利于当局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其它无关的层次,二来便于发现和隔离故障。

在系统规划上,主要由日常管理、等级评价、管理联动三部分组成。

以信用主体管理功能为例,该模块主要实现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基本信息的管理功能,包括企业信息管理、企业人员管理、企业项目管理等。其中涉及到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等功能。该模块是系统的基础,要求数据准确,如果有改动应及时更新。

信用行为收集功能主要实现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诚信行为信息的收集管理功能,诚信行为信息是指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良好行为信息和不良行为信息。

各执法监督管理部门、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在提供诚信行为信息时应当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提供法律、法规禁止披露的信息,应尊重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该模块主要流程为信用录入、信用初审、信用二审、信用认定等。

信用等级评价功能

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诚信状况由信息管理平台诚信评价系统自动形成评价结果。根据制定的《太原市建筑业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自评表)》从企业资质管理、市场行为、社会信誉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该模块主要流程为信用信息提取、信用等级初审、信用等级复审、信用等级认定、信用等级查询等。

信用行为查询统计功能

该模块主要实行企业信息查询、不良信用行为查询统计、良好行为查询统计、信用预警等功能。通过模糊查询、精确查询来更好的完成查询统计工作。

诚信行为记录公布功能

诚信行为信息在太原市有形建筑市场交易大厅、太原市建设工程信息网站上进行公布。经采集的不良行为实行联合审批平台例会报告制,由太原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对采集的不良行为记录进行汇总后,上报建筑市场诚信行为管理领导组进行审核,经审核、确认的不良行为记录实行公布制度,在太原市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平台公布,并完善其信用档案。

信用信息管理联动功能

根据本系统收集的信用信息,以及查询统计评价的结果,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将会同各有关行业协会,按照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原则,加强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管理,建立诚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各职能部门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包括行政许可、市场准入、招标投标、资质管理、工程担保、表彰评优等)各项工作中,应将企业的信用信息作为依法管理的依据和参考,积极运用激励和惩戒手段,对企业诚信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

系统管理功能包括基本信息数据的维护,用户管理、角色分配和权限管理、评审管理等。

基本信息数据的维护主要是针对该信息平台的代码数据进行维护,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用户管理,对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进行维护,可以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角色分配和权限管理用于对系统进行用户角色管理和权限的管理,可以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评审管理主要进行系统评审的流程控制和评审标准等维护。

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建筑市场诚信管理的优势及局限性

该系统依托太原建设工程信息网,应用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动态记录和信用评价、信用信息网上发布和供全社会公众监督,实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建筑市场各方主体进行长效监管。通过该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试运行,我们感到该系统对于加强监管、提高建筑招投标工作量化有重要依据。并且通过和相关系统连接,较好地实现了政府采购的公开、公平、公正。

建筑市场诚信管理体系是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诚信的管理、评估、监管、预警、社会征信与公示、失信惩戒等多方面建设,也需要诚信教育、行业自律的推进与配合,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其中,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监管是为了保证有序,而对于评价企业的诚信而言,监管有力,才能获得大量企业行为的信息,才能更准确地开展评价。二是要完善和充实企业管理数据库。数据是企业发展的记录,既为加强管理提供参考,也是企业诚信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建筑企业服务各行各业,连接千家万户,业主和社会对企业的评价更直接,更真实,更客观,也更有意义。建立和有效运行一个面向业主、面向社会、信息灵敏的征信机制,是建筑市场诚信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太原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在太原建筑业形成良好的信用氛围,保护守信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守信企业的合法利益,良好行为记录有利于企业宣传,提升企业竞争力,对有不良行为企业可以起到警示、惩戒的作用,对规范企业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建筑市场环境起到了非常积极地作用。

结论

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引用,促进信用建设,是加强建筑市场监管、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运用现代信息化科技成果,建立综合管理系统并连接相关业务系统,从而实现诚信信息收集、诚信行为评价、诚信结果公示及诚信数据利用的信息化。通过技术将制度落到了实处。但没有相关业务信息化的配合,单一诚信系统信息化也存在评价无法落实的局限性,只有不断通过制度+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整体的信用建设水平,才能夯实信息化建设这一工作基础,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让诚信真正成为建筑市场的“通行证”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