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高速公路沿线灰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探讨

2012-09-05李洪凯

地下水 2012年1期
关键词:覆土挡墙边坡

李洪凯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某高速公路沿线灰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探讨

李洪凯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工程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河南省某高速是省内重点交通基础设施,也是河南知名旅游高速通道。近年,随着城市建设需要,高速公路沿线采石等采矿活动比较频繁。矿业开发在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不断改变和破坏着矿区及周边的地质环境,存在易引发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高速公路沿线某灰岩采坑为例,论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拟采取边坡整理、覆土、护坡、矿渣堆平整、挡墙、道路修整、标志碑及生物工程等治理手段恢复受损矿山地质环境。该治理工程可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安全,改善该条观光旅游线路的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提升河南旅游城市整体形象。

高速沿线;灰岩矿山;地质环境

河南某高速公路是河南省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线路全长41.54 km。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仅是河南省内重要的旅游线路,也是煤炭、建材等大量物资外运的交通要道。

高速沿线石灰岩矿山主要以开采寒武系巨厚层状石灰岩为主,开采规模为 15~10万 t/a,以小型、中型居多。据访问,石灰岩矿开采历史50年以上。2009年6月后,政府进行了强制关闭。目前,区内石灰岩矿均已关停。

沿线采石场分布分散,点多面广,距离高速公路0.5~15 km 不等,面积 0.04 ~1.10 km2,采坑深度 1.5 ~58 m,最深超过58 m。强烈的矿山开采活动,对周围的交通设施、土地、水文、植被和大气影响巨大,产生易引发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威胁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安全,而且影响着高速公路沿线旅游城市整体形象。

1 地质背景简述

1.1 气象、水文

工作区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冷暖气团频繁交替,冬春干燥,夏秋多雨是其主要特征。该区年平均气温在14.2~15.3℃之间,历年平均无霜期为 206~234天。历年平均降雨量在 599.5 ~707.0 mm,最高达 1 180.8 mm,最小降雨量为73.98 mm(1996年)。历年平均蒸发量 1 300~1 393.08 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0~2.2倍。灾害性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7~8月份,24小时降水≥50 mm的暴雨概率为2.5%,≥100 mm的大暴雨概率为0.3%。

工作区属淮河流域颖河水系,自西向东流,主要支流为颍河、石淙河、双洎河和贾鲁河。颍河、石淙河、双洎河和贾鲁河流域河流年径流量为5.78亿 m3,基本特征是地表径流量少,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调度能力低。洧水河是双洎河上游的主要河道,校核洪水频率1/500,最大洪峰流量为390 m3/s;石淙河是颍河上游的干流之一,全长37.7 km,为季节性河流,校核洪水频率为1/500,最大洪峰流量为260 m3/s。区内河网密度较大,小型水利设施较多。

2.2 地形地貌

工作区位于河南省中部嵩箕山地与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南三面环山,中部沟壑相间,海拔高程114~938 m。主要地貌类型为低山、丘陵。

低山区属嵩山东段南麓,山体走向呈现NE向,海拔高程为600~900 m,最高938 m。由于河流侵蚀下切作用强烈,沟谷常呈“V”字形,相对高差一般为 100~20 0 m,局部达300 m左右,地形陡峭,地形坡度一般为10°~20°,局部可高达30°以上。由元古界片岩、震旦系石英岩及寒武系灰岩组成。

丘陵丘陵海拔高程为330~500 m,相对高差100~200 m,山丘地表呈馒头状,地势较低矮平缓,呈缓坡状,多呈 NE向展布。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和石炭、二叠系砂、页岩含煤岩系组成。上寒武系灰岩地表岩溶地貌发育,在上寒武系凤山组白云质灰岩表面发育有条沟状溶蚀现象。

丘间凹地为丘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由中上更新统黄土状粉质粘土或粉土组成,纵向坡度较缓,冲沟发育,多呈“U”字形。在有黄土状土时形成陡壁,切割深度较大。

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1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沿线的采石小矿山的开采是以破坏地质环境为代价的,矿业活动造成沿线的地质景观严重破坏,使原本视觉上较为协调的地质景观、秀美山川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以沿线XM01区采石场为例,进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方案阐述。

XM01区位于某高速+16 km处西侧庙里沟-北庄一带,占地面积1.10 km2。东南200 m即为某高速公路,工作区地貌属低山,山体走向呈现北东向,沟谷形态呈“U”字形,绝对海拔高程为349.17~449.63 m,地表岩性以寒武系中、下统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

采石在山体东南及东北坡顺坡就势开挖,废弃采坑平面形态呈圆弧状、椭圆状,边坡高度 9.5~53.8 m,坡角 65°~85°,具高陡特征,岩层产状主要为 85°∠32°、230°∠32°,节理、裂隙较发育,主 要 为 55°∠72°、340°∠76°、75°∠70°、165°∠55°等,发育密度 0.3 ~1.2 条/m,多处可见崩、滑现象。发育崩塌3处,滑坡1处。矿渣堆顺坡就势堆积于坡面低洼处,占地面积约40 060 m2。采场内凸凹不平,高差可达12~21 m,低洼处可见积水,水深 0.2~0.6 m。采坑边坡改造成阶梯状,单级高度20~25 m,宽度48~95 m,开挖边坡多处为宽 90~510 m、长 5~47m、高9.5~53.8 m 的陡崖,可见崩、坠物堆积于坡脚。

2.2 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2.2.1 地质灾害隐患点

(1)崩塌

石灰岩矿山倚坡开挖,采矿废弃采坑边坡高度大,一般10~25 m,最高超过 60 m,边坡坡度 65~85°,临空面大,后缘产生卸荷张裂缝;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发育密度0.8~2.5条/m,坡体被切割破碎凌乱,呈块裂 -碎裂状构造;55°∠72°、340°∠76°及 290°∠85°等近于直立状节理,与边坡斜交或同向,构成危险外倾结构组合。示意图1。在暴雨条件下,易引发崩塌灾害,威胁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安全及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调查崩塌点3处,均为岩质崩塌,崩塌体积16 000~79 000 m3不等,按规模划分均为中型。

图1 采场崩塌形态示意图

(2)滑坡

石灰岩矿山顺坡就势,开挖山脚,揭露坡体软弱层面,使前缘临空,导致斜坡失稳,边坡临空面大,后缘多有卸荷拉张裂缝,暴雨条件下,雨水沿裂缝进入,沿滑面贯通后,坡体在自重力牵引作用下产生滑动;弃渣随意堆置于边坡及坑内低洼处,改变了边坡外形和应力状态,增大了堆积体的下滑力,易引发滑坡灾害。威胁采坑周边交通设施及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2.2.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1)土地毁坏

露天矿山开采进行了大面积的开挖,使原始平整的土地变得高低不平,植被稀少。使土地本身可利用性及其附着物受到破坏。矿山生产施工道路、排渣场及加工厂占用大量土地,尤其是废石、尾矿排放量巨大,工作区内累计积存量约8.3万 m3,压占毁坏土地约5.01万 m2。大量弃渣存放压占土地,使开采区及废渣堆积区的大量土地闲置浪费。

(2)山体破损

露天采矿对自然地形地貌破坏较为严重,工作区山体破损面积约3.2万 m2。采坑及矿渣堆严重破坏了原始地貌。露天矿山经多年的采掘,山体整体性遭到破坏,采坑遍布矿区,XM01-01采坑整座山被挖去过半,山体岩石裸露,山体破损严重,造成矿山生态环境脆弱。

(3)植被破坏

开矿弃渣沿山坡排放、堆积,分布于冲沟上部,毁坏植被;矿山企业就地烧制石灰,并对生石灰进行粉碎和过筛,这样不但将开挖区植被全部破坏,而且在风的作用下将石灰粉吹到周边一定范围内把植被烧死。矿区植被破坏面积约13.5万 m2,植被破坏严重。

(4)景观破坏

采石露天开挖对地貌景观破坏性影响十分突出,山体的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景观破坏面积0.17 km2。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山体光秃,基岩裸露,山体坡面破碎、凌乱,在高速公路及旅游观光线路两侧视线可及范围内,尤为碍眼,严重影响着高速公路乃至沿线城市形象。

3 治理方案设计

3.1 治理思路

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是在矿山长期开采过程中逐渐造成的,是长期累积的结果。本方案设计应在充分掌握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条件、发展趋势、危害程度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事求是、经济、合理、有效地布设治理工程。坚持注重效益、分区实施以及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顺势而治,少挖小填,以最小的资金取得最大的治理效果。

3.2 治理工程方案

3.2.1 边坡整理工程

区内建材矿山开采后形成高、陡边坡,坡体岩性为石灰岩,坚硬、致密,发育多组陡倾节理、裂缝,边坡坡面分割为块裂-碎裂状。在雨水淋滤、震动、风化作用等条件下坡体可能失稳,存在崩塌灾害隐患,需采取必要防护措施。鉴于崩塌危害主要威胁坡荒地及少量进入矿区人员,危害较小,本次边坡整理工程设计主要对风化强烈、坡面破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边坡及危岩体实施削方、挖填整理。其余边坡整理以清除危岩、悬空块石,消除崩塌隐患为宗旨,尽量维持原始地形地貌,顺坡就势进行边坡整理,清除危岩体,打掉突出岩石,使坡面尽可能平整,可采用铁锹、水、气力冲刷清除施工坡体表面的浮石与杂物。

针对XM01-01、XM01-02子采坑部分山体部分边坡岩体风化强烈,边坡整理应采用多级削坡、设置马道等措施增加其稳定性。坡度控制在 1:1.0~1:1.50,边坡分级高度12.0~15.0 m,每级马道宽度 2.0 ~4.0m。马道为反向坡,坡降5~10%,并覆土植树绿化。

为增添整治效果,结合矿业城市当地风土人情,在 XM01-01、XM01-04子采坑整理后坡面进行岩面雕塑,主体文字为“义”和“禅”,字高15 m,宽12 m,与对面 XM02区高速沿线岩面“武”字遥相呼应。见图2至图5。边坡整理47 920.27 m2,爆破危岩及挖运 34 034.85 m3,雕塑 2座。

3.2.2 覆土工程

对整理好的废弃采场、平台、挡墙台背及边坡间马道进行覆土,采场、平台覆土厚度0.5~0.7 m,挡墙台背覆土厚度0.5 ~2.0 m,覆土总工作量为 64 279.63 m3。覆土应为适宜植物生长所需理化性能的自然界中的土壤,含砂量不大于5%。临近高陡边坡设置多级挡墙处,覆土应分层压实,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条件下,人工夯打土为0.2~0.25 m,机械碾压土应不超过0.3~0.5 m。压实系数不小于 0.9。挡墙台背夯填粘土19 766.23 m3,其中,由于多数填土部位在坡顶或边坡坡面,需要胶带机传送土16 469.68 m3。

覆土面积 97 696.92 m2,覆土 64 279.63 m3。

3.2.3 护坡工程

护坡工程主要布署在 XM01-01、XM01-02子采坑坡面破碎、稳定性较差边坡。

对坡面整理后高度大于25 m边坡,设计多级护坡,坡度控制在1:1.0~1:1.50。单级高度 12~18 m,以马道相隔。马道宽度2.0~4.0 m,马道外侧设置浆砌石挡墙,挡墙墙背与坡脚接触处覆土,植树绿化。

护坡采用方格型浆砌片石截水骨架内置生物工程护坡,设计使用3×3 m方格型骨架,骨架与水平线呈45°角,截水骨架宽度 0.5 m、厚 0.4 m,其中 0.3 m 埋入地下,在其上余0.1 m骨架宽度上,上面迎水坡0.25 m与坡面相平,其余高出0.1 m,顶面用0.03 m厚的砂浆抹平,最上面与坡面顶部修筑镶边相接,镶边规格 0.5 ×0.4+0.5 ×0.4 m,镶边顶部与坡面线一致。骨架内种植草本植物,草种选择为狗牙根、龙须草、茅草等,选择与喷植草本相同类型的混合种子。坡面积 4 749.74 m2,砌石 2 188.85 m3,抹面 7 504.67 m2。

3.2.4 矿渣堆平整工程

针对采场内矿渣、弃石随坡就势,随意堆积;废弃采坑深度大,分布多,边坡陡直等特点。以矿山采场平台平均高程为基准削高填低,倾向、坡降尽量与自然坡面一致,坡比0.5% ~7.5%,削掉的弃渣废石主要推向废弃采坑及缓坡低洼处,达到以最小的工程量达到对矿渣堆综合整治的目标。

矿渣堆平整 34 422.5 m2,矿渣挖运 24 239.27 m3,石方挖运 73 963.65 m3,土石方填筑 130 621.40 m3。

3.2.5 挡墙工程

为利于覆土、植树,减少治理区水土流失。在边坡坡顶、坡脚及马道外侧设置挡墙。挡墙为M10浆砌石结构,高0.6~ 0.8 m,厚 0.5 m,外侧墙体倾斜坡比 1:0.2。基础埋深 0.3 m,地表外露部分0.5 m。与基岩接触处墙肩应嵌入基岩0.3 m。

针对XM01-01采坑边坡高陡、边坡破碎等特点,顺坡就势,结合采坑边坡实际地形,分多级设置挡墙拦护,墙背覆土绿化措施,以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单级宽1.0~3.0 m,墙身高度0.7~2.3 m。结合 XM01-04采坑边坡深度大,坡面岩体整体性较好等特点,在距离边坡3~5 m和8~10 m分别设置两级挡墙,墙身高度2.3 m,基础埋深0.3 m。

墙身砌出地面后,基础应及时回填夯实,墙背填料选择适宜植物生长所需理化性能的自然界中的土壤,并做成不小于5%的向外流水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稳定。

砌筑挡墙 6 195.26 m,砌石 9 084.23 m3,抹面3 311.52 m2,沉伸缝 605.62 m2,挖方 1 585.11 m3。

3.2.6 道路修整工程

区内道路是庙里沟等村庄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年久失修,凸凹不平。为使其与治理工程协调统一,在现有道路基础上平整拓宽。

依通过简易道路日平均交通量一类车(载重2500kg以下)10辆次,四类车(载重15 000~20 000 kg)2辆次计算,设定一类车用解放CA141标准载重、四类车用交通牌SH 361标准载重换算,各级轴载作用次数分别为 10次/日、2次/日。现有路基碎石含量达50% ~60%,依《道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JTJ014-86)》回弹模量建议值为45~55 Mpa,取日车道当量轴次为40次/日车道,为慎重起见本次面层厚度取20 cm。道路修整工程量为1 070 m。

路基铺设应依原始地形,尽量为低填方、零填及挖方路基,其40 cm深度内最小压实度为0.95。

道路沿主冲沟北侧及采场平台依地形条件顺势铺设,路宽8~10 m,泥结碎石路面厚20 cm。经过水库及 XM01-03子采坑处,为加强行路安全,在路基两肩间隔1.0 m砌筑垛墙,规格为1.0 ×0.5 ×0.8 m,其中0.3 m 埋入地下,上余0.5 m,外露部分全部砂浆勾成凸缝,顶部用0.03 m砂浆抹平。

3.2.7 标志碑工程

在治理区入口处设立标志碑1个。标志碑由碑体与基座组成,碑体用加筋混凝土制作,碑体规格1.60 m×0.3 m×1.4 m,基部采用二级 M10浆砌石,台阶自上至下高 0.6 m、0.5 m,宽 0.25 m,其中 0.50 m 埋入地下,上部 0.6 m 成杯形预留口与标志碑对接,标志碑内容包括地质环境保护标志、工程名称、工程简介、项目实施单位、承担单位、建碑日期等。

3.2.8 生物工程

生物措施主要起到覆盖地表、稳定边坡、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工程措施使用年限等作用。采用草、灌、乔木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尽快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目的。依据园林设计标准,本次生物工程落叶乔木与常青乔木比值为6:4,乔灌比为1:4。乔木树种选择侧柏、刺槐、速生杨、刺柏等,植乔木32 502株;灌木选择各色木槿,植灌木57 954株;藤本植物选择凌霄、爬山虎等,规格要求三年生,藤本植物种植3 100株;草种选择为狗牙根、小冠花、龙须草、茅草等,植草66 234.41 m2。采场、整理平台及上部山体区域种植侧柏、刺槐、刺柏等树种;冲沟沿线种植速生杨、侧柏等树种;护坡及临近高速公路沿线种植观赏灌木;高陡边坡下部及顶部植爬山虎、凌霄等藤本植物,凌霄与爬山虎比率为2:1。通过草、灌、乔生物立体种植,达到快速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目的。应用的苗木应具备生长健壮、枝叶繁茂、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冻害等基本质量要求;使用的苗木树胸径4~7 cm,树冠高 3.0~4.0 m。树种规格见表1。

表1 树种规格及栽种位置一览表

根据临近区域树木成活情况,确定区内乔木栽种行距3 m,株距为2 m,灌木行距及株距为0.5 m。对临近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200 m以内采坑,应加强建造绿化带,XM01-02区栽种行距与株距均为2 m。栽种采用挡墙围拦蓄土为主,穴状整地为辅的方法。挡墙台背覆土厚度应达0.5~2.0 m,落叶乔木树穴规格为 0.6 m ×0.6 m ×0.6 m,常青乔木树穴规格0.7 m×0.7 m×0.7 m。基岩区植树穴应采用爆破石方办法,保证树穴几何尺寸,以利于树木成活。斜坡栽树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内倾斜,每方格内一棵。树穴沿等高线布设,上下两行坑口呈"品"字形错开排列。栽植时应将树苗扶直,栽正,根系舒展,深浅适宜。填土时应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踩实。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树间种草绿化。植树成活率应控制在90%以上,如低于控制指标,应及时在第二年春季进行补栽。生物工程养护期为一年,养护用水和就近在区内水库内采取。

生物工程植侧柏5 459株,植刺柏 7 487株,植刺槐15 734株,植速生杨3 822株,植灌木57 954株,植藤本植物3 100 株,植草 66 234.41 m2。

4 工程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属公益性、社会性项目,其价值具有间接性、潜在性和长久性的特点。治理工程的实施将优化旅游环境,符合交通部提出的高速公路"畅、绿、洁、美"的要求。项目实施后,将消除沿线排渣场、废弃采坑所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力保障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加绿地6.62公顷,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高速沿线植树绿化,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效益明显。

该高速公路是河南境内主要重要旅游线路,沿线景点繁多,对带动沿线城市旅游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治理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高该高速治理区沿线森林覆盖率,使沿线景观绿化美观,部分改善了该条观光旅游线路的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对打造旅游景区的品牌效应,提升河南旅游城市整体形象有深远意义。环境效益显著。

5 结论

(1)某高速公路治理区沿线建材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

(2)采取边坡整理、覆土、护坡、矿渣堆平整、挡墙、道路修整、标志碑及生物工程等治理方案恢复矿山地质环境。

(3)治理工程可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安全,改善该条观光旅游线路的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提升河南旅游城市整体形象。

P58

B

1004-1184(2012)01-0135-04

2011-10-14

李洪凯(1970-),男,河南信阳人,地质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环境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覆土挡墙边坡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陡帮强化开采边坡立体式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二维极限平衡法在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河道生态挡墙的计算分析及实际应用
百病傻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的治理与加固探讨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