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定区域内入河排污水质现状研究及对策

2012-09-04寇利卿寇利敏

地下水 2012年6期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河长

寇利卿,寇利敏,刘 刚

(1.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 保定 071051;2.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今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使得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这些污染物使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分发生很大变化,从而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进一步恶化会污染大量水源地,还通过食物链使污染物质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1]。水体污染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区域概况

保定市处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61.6 mm(1956~1999年系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份。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452.9 mm,占全年降水量的80%。最大年份的1956年降水量950 mm,最小年份的1965年降水量289 mm。全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1 000~1 200 mm之间,西部山区较大,东部平原较小。全年日照时间为2 447~2 871 h,多年平均气温11.8℃,最高气温在7月份,多年月平均气温30.5℃,最低气温在1月份,多年月平均气温为 -9.6℃。无霜期平原165~200 d,山区为131 d左右。

2 入河排污口污水排放现状分析

2.1 入河排污口分布情况

据调查,保定市共有重点污染源2 517个,分布于保定市区及22个县(市),其中最多的是保定市区580个,其次是高碑店市268个,满城县225个,涿州市218个,安新县156个。最少的是曲阳县9个,其次是涞水县21个,阜平县27个,望都县32个,顺平县36个。

2.2 入河排污河流水质现状

总监测河长739 km,大清河、南拒马河北河店以下、小清河、沙河王快水库以下、潴龙河、唐河西大洋水库以下、清水河、瀑河、萍河全年河干,孝义河只有8月份过水。其中Ⅱ类河长245 km,占总监测河长的 33.1%;Ⅲ类河长149 km,占总监测河长的 20.2%;Ⅳ类河长 40 km,占总监测河长的5.4%,劣于Ⅴ类河长305 km,占总监测河长的41.3%。拒马河、唐河、沙河水质较好,为Ⅱ类或Ⅲ类水质,南拒马河为Ⅳ类水质,白沟河、琉璃河、孝义河、府河、排污总干渠、漕河为劣于Ⅴ类水质,主要超标物为铵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等。

拒马河、唐河、沙河上游水质非汛期好于汛期,汛期受降雨的影响,地表径流夹带大量面源污染物汇入河道,导致水质变差。平原河流均为纳污河道,受地表径流影响不大,全年为Ⅴ类或劣于Ⅴ类水质。

通过对2011年保定市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得到排污口的数目及年污水入河总量,见表1。

表1 保定市主要河道入河排污口调查表 万t/a

2.3 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评价[2]

随着保定市加大对污水排放进行治理,近几年各入河排污口排污总量及污染物浓度均有很大幅度下降,入河污水以城镇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为主,基本符合废污水排污标准。

2.3.1 评价方法和标准

评价方法采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污水分析和采样方法”进行[3];水量按照河流流量测验(GB50179-93)规范要求。采样和监测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187-96)、《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要求进行。

2.3.2 评价因子

根据保定行政区内入河排污口的污水特性,评价因子选取pH值、COD、氨氮、挥发酚共 4项,对大、中型水库以上流域范围内入河排污口增加总氮、总磷2项[4]。

2.3.3 监测方法及结果

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在8 h以内的,每2 h采样一次,生产周期大于8 h的,每4 h采样一次,其他污水采样,24 h不少于2次。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3]。

对行政区内35个排污口进行监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状况为:pH值在7.2~8.4之间,均未出现超标排放;化学需氧量年入河总量为9 587.96 t/a,按一级排放标准执行,其入河超标率为25.7%,最大超标倍数为6.71;氨氮年入河总量为717.02 t/a,按一级排放标准执行,其入河超标率为20.0%,最大超标倍数为2.25;挥发酚年入河总量为0.28 t/a,所有监测的入河排污口均未超标。

采用污染物超标排序法、污染物入河量排序法,对各个排污口对河流污染影响程度进行分析。

(1)各入河排污口污废水年排放量(万t/a)居前三位的是:国华定洲电厂总排污口、银定庄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蠡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

(2)各入河排污口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前三位的是:蠡县留史镇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国华定洲电厂总排污口、银定庄污水处理厂排污口。

(3)各河流纳污现状。根据监测结果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居前三位的河流现状是:潴龙河污染物总量2 065.63 t/a,污水入河量331.13万 t/a;孟良河污染物总量 1 110.84 t/a,污水入河量3 071.61万 t/a;北拒马河污染物总量 794.40 t/a,污水入河量479.35万 t/a。

2.4 入河排污口污染原因分析[5]

由于多年对河道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利用认识不足,没有形成河道生态环境的理念,不可避免的对河道进行不断排污,河道的水质逐渐被生活、工业、农业污水所污染,河道断面逐渐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所填埋,河道的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4.1 上游污水直接下排

河道作为水体的主要承载体,并且河流水质不断流动,上游污水直接进行排放是河道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4.2 废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工业、农业、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道是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由于经济社会不断进步,治污规划具有滞后性,废污水的处理系统不够完善,造成河道水体不断恶化。

2.4.2 水土流失

河岸的坡滩地经过农田耕种及风吹雨刷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造成河道的淤积。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使水土保持工作难度加大,建筑泥浆排入河道,也是造成河道淤积,以及水质富营养化的诱因之一。

2.4.3 违章建筑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造了大量违章建筑工棚、简易住房、茅坑等建(构)筑物,即影响了河道的两岸环境和景观,同时这些建筑的排水设施极不完善,造成废污水直接入河,对河道水质造成一定污染。

3 入河排污口管理措施及对策

3.1 加强职能管理体系建设,有效治理河道污染

水行政主管部分,应该配备专门人员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坚决执行《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执法能力,加强排污收费制度,加大监督执法的软硬件建设,形成机动灵活,务实高效的执法体系。

3.2 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

提高群众的公德意识是保证河道水环境管理取得成效的重要措施。水污染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已经对广大群众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提高广大群众对相关水污染法律法规的思想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3.3 加强对排污口的水质水量监测制度,建立入河排污口调查登记制度

根据入河排污口的调查结果,对行政区进行合理的设置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站网,及时了解入河排污现状,并配备专门人员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监督监测体系和监管机制,根据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需要,对入河排污口进行调查、登记建档,对不符合入河排污的企业部门,分批进行规范及整改,进行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更好的服务于水资源保护工作。

3.4 消减入河量,限制饮用水源区排污

纳污能力也称水体环境容量,是相对确定的水功能区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按给定的设计水文条件,水功能区水体所能容纳的最大污染物量。根据《限排意见》,保定市水功能区COD的纳污能力为4 165.09 t/a,氨氮的纳污能力为193.74 t/a。2009年对水功能区内排污口核查,COD消减总量为 12 513.91 t/a,氨氮消减总量为 1 691.26 t/a,与2007年水功能区COD消减总量33 364.14 t/a和氨氮消减总量 4 798.86 t/a[6]相比较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直接反映水体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保定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有限,根据实际核查,污染物现状入河量依然较大,致使很多功能区COD和氨氮入河量超过纳污能力,需要对COD和氨氮入河量进行消减。其次根据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定,饮用水源区不能有排污口存在,对于饮用水源区及其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应予以取缔。

[1]刘汝智.府河双流段水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J].四川环境.2000,19(04):37 -39.

[2]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4.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S].国家环境保护局.1998.

[4]李青山,李怡庭.水环境监测使用手册(第1版)[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8).

[5]王海峰,李春燕,张海,等.漳滏河灌区节水灌溉制度优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12(04):49-51.

[6]保定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意见[R].2008.

猜你喜欢

入河排污口河长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黔南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合理规划入河排污口布局 严格纳污总量控制
图说河长制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
枣庄市2011年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浅谈淮河流域入河排污量监测
浅析淮委入河排污口设置验收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