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与社会体育资源的开发

2012-09-04

体育师友 2012年5期
关键词:校园院校资源

□ 李 勇

近些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后备人才综合素质基础,并引起国家高层的广泛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是党和国家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高度关注和关怀的直接表现,也是现时期具体指导我国高校健康体育工作的最高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明确了学校体育健康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实施途径等具体要求,并以 “阳光体育运动”这一具体形式来最终达成,使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及良好社会适应等方面全面培养和提高。

通过这几年 “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情况来看,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不少令人不能满意的问题,这也就是笔者进行该项调查研究的初衷了。

1.研究方法与程序

1.1 文献资料法:收集和参阅了有关高校体育休闲及社会体育资源方面的文献资料。

1.2 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10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就“学校体育休闲活动开展情况满意度”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1000份问卷、收回976份、有效问卷954份)

1.3 数理统计法:对采集 “学校体育休闲活动开展情况满意度”调查表各项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归纳分析法:汇总所得到的调查数据,获得的资料,反馈的信息,统计分析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1.5 调查研究的程序:设计研究活动的方法和程序内容→文献资料及调查问卷的准备→问卷调查的具体实施→数理统计归纳分析→研究结论。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满意度调查统计结果表

另:对上表中D、F、H项统计的补充说明:

D项 (选择不满意的原因):1.没有新意,老一套;2.场地紧张,没地方活动;3.没有我想玩的;4.缺乏指导,不会玩。

F项 (选择不满意的原因):1.太少,不合口味;2.组织管理跟不上,乱;3.缺乏指导,不知道该如何开展;4.缺少经费,搞不起来活动。

H项统计:

项目 足球 篮球 排球 兵、羽球 网球 跆拳道 田径 健美操 冰雪运动频数 256 396 89 441 207 143 72 162 117 177 315 91% 26.8 41.5 9.3 46.2 21.6 15 7.5 17 12.3 18.6 33 9.5位次 4 2 11 1 5 8 12 7 9 6 3 10户外运动 游泳 攀岩

2.2 社会体育资源参与度调查结果

社会体育资源参与度调查表

2.3 综合分析:通过对以上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一些高校体育休闲活动开展现状,仍然存在有以下一些问题。

2.3.1 学校领导对实施校园体育休闲活动的认识不明确,没有意识到其是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养成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和必须的手段,也是高校健康体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院校领导没有从这一高度来认识校园体育休闲活动这项工作,从而导致该项工作不被重视。

2.3.2 利益驱使。虽然知道校园体育休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该项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存在一定的伤害风险,因此怕麻烦,怕出事,不愿承担责任。另外,很多学校 “评优”很少涉及或根本不涉及该方面,也导致高校体育教师和相关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2.3.3 院校不能按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经费投入要求,对学校体育休闲活动给足经费。对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建设也不到位,不舍得投入,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

2.3.4 由于相关投入少和现行高校体育工作的体制原因,导致体育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精力较好地统筹和计划参与校园体育休闲活动,所以每年总是重复地搞那么几次活动,毫无新意,不能适时地开展一些新、特、奇的活动,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激情。

2.3.5 有些院校只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认为只有这样才能 “拿成绩,展实力”。不重视面向广大学生的体育休闲群体活动的开展。这样就背离了高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目标。

2.3.6 院校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仅限于校内,缺乏与校外的沟通和联系,过于 “封闭”。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广泛和多元的社会体育资源,恰恰可以为校园中的大学生提供该方面素质培养的优质平台。但是,许多高校处于这种 “封闭”状态,不能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为学校素质教育综合工程进行良好互动和服务,成为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项严重缺失。

2.3.7 通过对社会体育资源参与度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众多企业和社会资源机构,是非常愿意通过与高校的某种合作,来参与学校体育休闲活动和高校人才培养建设系统工程的。所以,高校应主动地 “走出去”,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优质社会体育资源进行合作。 “请进来”,利用社会企业和相关机构所拥有的项目,场地,技术,前沿理念等优质体育资源来更好地开展校园体育休闲活动,为高校人才素质培养工作提供广泛的,优质的,多元的资源平台。

3.措施与建议

3.1 院校领导应对校园体育休闲活动的开展给予充分重视,在相关人员的任用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上应给予支持和保证。同时,建立健全制度,将校园体育休闲活动的工作纳入到学校相关量化目标考核中,并在学校 “评优”中给予充分的认定。

3.2 院校应对校园体育休闲活动开展所需资金给予支持和保证。充分调动指导教师、体育社团、俱乐部、相关教辅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3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院校应加大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建设。尽量为广大师生营造出良好的活动空间。

3.4 院校应充分认识和理解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任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提高全体学生健康水平的活动开展。加强与外部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新信息,结合本地区、本校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适时组织开展具有吸引力的 “新、特、奇”活动,促使学生能够自然、自主、自愿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3.5 打破 “封闭”,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为我所用,这需要学校多个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议由各院系、学生处、团委、体育部、学生会、保卫处等部门协调成立 “大学生体育社团联合会”,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发展目标,配备相关的指导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3.6 在 “大学生体育社团联合会”的统一管理下,各社团可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并充分开发社会体育资源,通过与社会企业和相关机构等体育资源的多种形式合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大程度地解决场地设施、器材用具、技能培养、资金储备、成本支出等诸多问题,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体育资源的引进,可以帮助学校解决一些无力解决的问题,带来新观念、新信息。最终促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帮助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7 “大学生体育社团联合会”在引进社会体育资源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主、自愿、共同发展的原则,相互合作必须建立在符合本校实际特点的基础之上。特别应坚持和注意的是:无论以何种形式的合作,都必须坚持其公益性原则。

3.8 当然,在开发和引进社会体育资源的过程中,院校应对学生的自主行为给予一定的关心、引导和监督,并在必要时给予人、财、物的相关支持和帮助。最终确保校园体育休闲活动在社会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引进过程中,能够健康,持久,科学发展。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教体艺[2006]6号文件:关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R].北京:教育部办公厅,2006.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R].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07.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05-102.

猜你喜欢

校园院校资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给资源分分类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