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风凭借力 赛场选良马
——辽宁集中组织省直机关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综述

2012-08-31廖组公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11期
关键词:竞争上岗民主测评省直机关

文/廖组公

好风凭借力 赛场选良马
——辽宁集中组织省直机关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综述

文/廖组公

今年上半年,着眼于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集中组织省直机关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营造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环境,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得到社会广泛好评。据统计,在这次集中组织的省直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中,有53家省直单位参加。报考正副处级领导岗位的考生总数为876人,其中报考正处级领导岗位374人,报考副处级领导岗位502人。通过笔试、面试、民主测评、考察等环节,有232人晋升了正副处级领导职务,其中正处级111人,副处级121人。晋升正处级领导职务人员中,最大年龄为56岁,最小年龄为36岁,平均年龄为44.6岁,女性占15.6%,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67.8%;晋升副处级领导职务人员中,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36.3岁,女性占22.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86.7%。

省委重视,组织有序——精心策划竞争上岗工作

今年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辛桂梓同志明确提出,要集中组织省直机关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以此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辛桂梓同志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通过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严肃纪律,提高竞争上岗工作科学化水平,确保竞争上岗风清气正。按照省委要求,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为保证竞争上岗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加大工作指导力度。首先指导各部门按照《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中明确的工作程序制定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在实施步骤上按照制定并公布实施方案、报名与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公示、办理任职手续等程序依次进行,同时,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制作了《竞争上岗实施方案》样式,便于各部门规范操作,也有利于组织人事部门审核把关。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对各部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备案的基础上,结合各部门实际,加强对各环节工作的具体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证了竞争上岗工作的顺利开展。

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创新考试测评方法

这次竞争上岗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而竞争上岗笔试,首次由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命题、集中考试、统一阅卷。试题委托中组部考试测评中心命制,笔试内容贴近工作,注重测试竞争者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及调研综合、文字表达等能力,试题以公文写作、案例分析、对策性文章为主,避免了死记硬背、“临阵磨枪”等高分低能的现象,既提高了笔试的科学性,又有效降低了各单位分别组织、重复投入的行政成本,为竞争上岗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根据辽宁省以往公选的经验,结合这次笔试的实际,这次阅卷采取与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相同的计算机网上阅卷方法,评分采取“二评三终审”制,即每道题由两位阅卷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双评”,各自独立评出分数,如评分分值相差不超过20%,即取平均分。如分值相差超过20%,则交由第三者(2名以上资深专家)评分,此分为最终得分。为了做好这次阅卷工作,从辽宁省高校抽调熟悉管理学、领导科学、公共政策等相关学科专家学者参加阅卷。在考试前,事先提出20多位人选,经省委组织部领导随机圈定后,由省委组织部、省纪委有关人员接送入闱。

这次竞争上岗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的原则,重点测试竞争者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处理与岗位职责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面试评委的组成上,规定面试评委不少于7人,其中部门评委4人,公共评委3人。主任评委由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公共评委由熟悉干部人事工作和竞争上岗考试业务的省直副厅级以上领导及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处级以上干部担任,公共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建立了公共评委数据库,通过规范面试工作程序,调整评委人员结构和随机抽取公共评委等措施,保证了面试环节的公平公正。

突出民意,扩大民主——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笔试、面试结束后,进行民主测评。在这一环节,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进一步改进民主测评办法,允许用人单位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民主测评与笔试、面试的先后顺序。有的部门规定符合条件的均可以参加笔试、面试和民主测评,三项测评结果进行综合,择优选用,体现了全员参与、平等竞争的原则;有的部门参加竞争上岗人数较多则采用按比例进入面试的方法,笔试结束后,进行一次民主测评,测评成绩与笔试成绩加权汇总后,按一定比例确定面试人选,充分体现了民意在竞争上岗中的作用。同时,为保证民主测评的公平公正,许多单位规定,领导班子成员测评分数比例不能超过总测评分数50%的要求。

在科学组织笔试、面试和民主测评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综合量化评价的办法,合理确定笔试、面试和民主测评在竞争上岗总成绩中的权重比例,要求笔试、面试占总成绩比例不能低于60%,原则上笔试、面试及民主测评比例按3:3:4的权重把握,对每名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量化结果进行排序,结合考察,经党委(党组)研究择优选用。通过综合量化评价,使选人用人标准更加科学,既体现了公平竞争,又坚持了群众公认。

针对竞争上岗中存在优秀人员集中竞争热点岗位,岗位报名有冷有热,有时出现能力差的上岗、优秀的落选的问题,部分人员编制较多的部门,在空缺职位较多、参与竞争人数较多的情况下,采取竞争任职资格的办法。通过考试测评择优产生人选后,由部门党委(党组)集体研究确定具体岗位的任职人选,有效避免了热点岗位竞争激烈产生的人才浪费问题,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全程监督,严明纪律——倾力打造“阳光赛场”

竞争上岗工作要实现最大化的公平性、公正性,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就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此次竞争上岗,着力抓好三个环节的监督:一是笔试、面试环节的监督。从笔试命题、取卷、考试到阅卷评分及面试过程,均有省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全程监督,确保笔试、面试环节的公平。比如,在领取试题环节,为确保试题安全性,做到无缝对接,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才中心各派1人共同去领取试题,另派省高法、省高检2名法警押运,领取的试题由中组部考评中心严格密封,省纪委同志装箱上锁;省纪委同志、2名法警全程跟车押运。回沈后立即将试题存放到考试局试题库,由4名法警轮流看守。二是加强对测评环节的监督。省委组织部要求各部门在进行民主测评的同时,要增加反向测评的内容,在科学确定领导测评和群众测评权重比例的基础上,严肃测评纪律,严禁各种拉票行为,避免了测评人员受其它因素的干扰,有效控制了人情票、关系票。三是加强对公示环节的监督。实行竞争上岗信息“四公开”,即竞争职位公开、任职条件公开、程序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党委(党组)研究确定拟任人选也要进行公示,同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有问题的人选认真进行调查核实,杜绝带病上岗。通过强化对竞争上岗工作的监督,进一步落实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和群众公认的原则,打破了选人用人的神秘感和封闭状态,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省委高度重视此次竞争上岗工作纪律,由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联合召开专门会议,对严肃省直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纪律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以辽宁电视台和辽宁日报为载体,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对严肃竞争上岗纪律的有关要求予以公开发表,强调以铁的纪律确保竞争上岗风清气正。提出了要严明六项纪律:一是要确保竞争上岗公开、公平、公正,不准内定人选;二是要严格执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不准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更改;三是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准泄露考试试题、考察情况、党委(党组)讨论情况;四是面试小组成员要客观公正,不准打人情分;五是参加考察的人员要公道正派,不准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六是参加竞争的人员要正确对待竞争,不准弄虚作假,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同时提出,对于上述问题要有举必查、查必到位、查实必究。通过严肃纪律、严格措施,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保证了竞争上岗工作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运作、高质量完成。

经过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及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上半年省直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圆满结束,取得了明显成效。

——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此次竞争上岗,既给机关干部搭建了平等竞争的平台,也通过严格规范的竞争程序,给机关干部提供了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了让德才素质好的干部上得来,把平时干得好的干部选出来的目标,有力推动了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竞争上岗,破除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旧观念,树立了公平竞争、唯才是举的新观念;破除了“大锅饭”、“铁饭碗”的旧思想,树立了勇于竞争、不进则退的新思想;破除了“不比能力,比人缘”的老套路,树立了有为才有位、工作靠努力的新思维,有效提升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形成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优化了中层干部队伍结构。今年上半年竞争上岗的53家单位,竞争上岗后中层干部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年龄结构上,中层干部平均年龄由47.6岁下降到44.9岁,下降了2.7岁;在学历结构上,所有参与竞争上岗人员均达到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81%;在性别比例上,女性比例达到16%。新任职的处长,以40-50岁为主体,副处长以30-40岁为主体,形成了合理的结构梯次。

——激发了干部进取精神。通过竞争上岗,改变了过去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现象,增强了危机意识,在竞争中比较优劣、鉴别人才、决定取舍,“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成为公务员的共识,激发了机关干部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一些年轻同志看到了希望,明确了努力方向,老同志也有了危机感,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促使广大公务员始终保持一种饱满的热情和干劲。许多同志说:“要竞争成功,不仅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还要努力工作,创造好的业绩,树立好的形象,才能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

——落实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通过公开竞争上岗的各个环节,保证了群众对选拔任用的知情权、监督权;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面试使更多的群众参与了干部选拔任用,落实了群众的参与权、选择权。群众不仅可以对竞争上岗的方式提出意见,而且可以在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面试中选择自己满意的干部。这些民主措施打破了选人用人的神秘感和封闭状态,不仅提高了干部选拔质量,而且有效地克服了由少数人选人而出现的封官许愿和凭个人好恶选人用人的弊端。一些省内多次参与省直机关竞争上岗宣传报道工作的新闻媒体认为,这些年来,省直各单位选拔任用干部工作越来越透明,宣传报道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逐步得到了落实,这也是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体现,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必将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竞争上岗民主测评省直机关
班长竞选,谁会胜出
省直机关积极参加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基于B/S模式的电子化民主测评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
2015年省直机关妇女工作会议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推进会召开
当前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测评的深层困境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
——厦门市开展机关内部竞争上岗工作简介
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若干策略建议
黑龙江省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