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尔夫球场植物配置研究——以武汉驿山国际高尔夫球场为例

2012-08-28王秀丽

绿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高尔夫球场香樟发球

王秀丽

(上海唯美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

1 引言

武汉驿山国际高尔夫球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边,占地136.31hm2,毗邻九峰森林保护区与马驿山,整个场地成北高南低走势,东北部为陡峭的山地,西南部则为缓坡。北部的九峰森林保护区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山体屏障。场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整个球场为18洞72杆的标准高尔夫球场[1],共2个场区。前9洞位于场地东部,地形或舒缓,或起伏,极富趣味性;后9洞位于场地西部,地势平坦开阔,局部点缀有水系,目前该项目正处于施工阶段。

2 植物配置指导思想

2.1 保留原有植被

在尽量多地保持基地原有植被的基础上,以其天然的、自然构成的景观为蓝本[2],才能形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高尔夫球场,使之与周围景观环境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整个球场定位为林克斯风格,追求古朴、自然,简约而又失奢华。前9洞位于场地东部,属于山地球场风格,地形变化较大,植物配置从生态原则出发,尊重球场所处的自然环境,选用湿地松、杜英等原来北边山体及该地块现存有的品种,延续北部九峰森林的风格特征,栽植上与原始地貌融合,现场存在的大规格树木,在不影响打球的情况下均将其保留。后9洞位于场地西部,地势平坦开阔,属于平原球场风格。

2.2 可行性原则

在高尔夫球场中进行的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打高尔夫球,所以球场中各种园林植物的选择、搭配、种植位置等均要考虑对打球的影响,种植间距和树种选择都必须多方位考虑。

2.3 强调景观的统一性

从整体出发,高尔夫球场是一种开阔、舒展的宏大景观,所以高尔夫球场中的植物造景也并非是植物个体或某个局部的景观,而应该是整体景观的和谐统一,同时又在统一中有所变化。

2.4 运用乡土树种

由于乡土植物在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中已形成了稳定的群落结构,不会构成生态危害,同时乡土树种在当地的生长状态又较好,因此,应用乡土树种中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以及攀援植物在模拟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的基础上构建高尔夫球场的植物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当地植物生态系统的人工复原和再现,也是形成高尔夫球场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3 分区植物配置

3.1 球道区绿化

球道区是整个球场的主体部分,面积占整个球场的95%以上,由击球的草坪区域和水域、沙坑、植被等障碍区域所组成,草坪区域主要由发球台、球道、果岭和高草区组成。设计师在球道上设置乔木往往是有目的的,在落球点周围的乔木可以起到位置提示的作用。特别是在飞行线有转折的球道(如狗腿洞)上,一定会以明显的标记表示出落球点的位置,高大的树木则是这种标记极佳的选择。

发球台应为球手提供良好的击球条件,故发球台周围要选择根系生长较慢的树种,以减小与草坪的竞争力;同时在满足所需距离要求的前提下,运用红枫或大规格乔木栽植于发球台周围,起到识别和装饰作用,提醒球员是第几个发球台。发球台前缘的两侧不能种植具低矮枝条的树种,以免影响打球。

球道是指连接发球台与果岭草坪的区域,是球场草坪的主体。球道两侧的树木宜选用冠形较大,根系较深且颜色、质地变化较多的种类[3]。树木在球道中可以起到标志距离的作用,一般在距离发球台50、100、150和200m等或在拐点处靠近球道的两侧孤植乔木作为标志树,50和150m处可种植一棵,100和200m处可种植两棵。球手可以根据标志树的位置估测距离[1]。球场前9(图1)洞依据其地形特点延续北部山体植被风格特点,特别是在5、6、7、8、9号球道区内选择湿地松片植,数量由北部向南依次减少,在1、2、3、4球道区则适当增加其他品种形成过渡,与后9洞的平原球场特点逐渐统一。后9洞(图2)在选择植物

图1 前9洞平面

果岭是高尔夫球进洞的区域,是每一个球洞最重要的部位。设在果岭周围的植物要求非常严格,首先不能影响果岭草坪的生长,树木成熟后其外层的树叶距果岭的边缘要求至少达10m[4]。其次要求所选择植物具有根系深、生长慢、不影响果岭草坪的光照、不产生落叶、不易感染病虫害等特点。本球场的果岭区周围选用了湿地松、香樟、广玉兰等常绿树种,部分果岭周围则孤植一棵大规格香樟,作指示树种,栽植在球道中心线的延长线位置附近,对球员打球有较强的指示作用。

高草区是发球台、果领、球道外的管理粗放的草坪区域,树种主要起隔离、美化以及安全防护的功能,植物配置上选用了乌桕、栾树、无患子等色叶类树种,以期创造出宜人优美的景观环境和打球环境。

3.2 外围绿化及与房产交界处绿化

图2 后9洞平面

该地块毗邻主要交通道路,为保证球场的私密性,达到防护的目的,在球场外围布置了12m左右的防护种类上与前9洞差距较大,因其地势平坦开阔,结合局部点缀的水系,植物品种相对较为丰富,选用朴树、榉树、合欢、垂柳、柚子、广玉兰、香樟等树型较好的乔木,搭配水生植物千屈菜、香蒲、德国鸢尾等,使得整个球场的植物景观更加自然、生态。林带。防护林带以密植为主,根据地形变化,常绿树群和落叶树群交替种植,中间种植原生大乔木,靠球场和外围道路两侧分别增加大片的花灌木及地被植物以形成前 景,丰富了林冠线的起伏变化。在道路一侧还适当留有草坪空间,点缀若干景石,给外侧道路的行人提供了更加舒适的行走空间。此种植形式在防风的同时满足了隔音的需求,也起到阻挡人们穿越的作用。外围所选树种主要有:香樟、杜英、柚子、栾树、重阳木、榆树、八月桂、石楠、山茶、紫薇、石榴、日本晚樱等。

球场内有6个房产项目,由于与球场建造不是同期进行,为避免由于后期房产项目建设影响球场景观,故在此也必须采取密植形式。在与房产项目交界处种植宽6米左右的隔离带,所选植物有香樟、女贞、木槿、石楠、八月桂等,密植于房产与球场的边界上,起到了遮挡作用,保证了球场的私密性(图3)。

图3 球场与外围道路植物配置平面

3.3 球场内道路绿化

整个球场有两条主干道,南北走向的一道为A线道路,东西走向的一条为B线道路。设计上追求古朴自然、低调而又不失奢华的球场风格,将四板五带式的A线道路中间10m宽绿化带上配置3排银杏100m标准段和3排重阳木100m标准段交替栽植,两侧4m宽的机非隔离带为种植香樟,人行道外侧为一排栾树,地被为草坪。整个A线道路气势磅礴,整齐而又不失自然,秋季鲜明的色彩更加彰显球场的一种奢华。B线道路为三板四带式,中间两条4m宽的机非隔离带种植乌桕,两边人行道外侧为一排三角枫,地被仍为草坪。此设计特点与A线的风格相类似,简洁而又大气,秋季鲜红的乌桕和三角枫与A线的金黄的银杏和重阳木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展现了整个球场的气势与奢华。

3.4 会所周边绿化

高尔夫会所是综合性的娱乐、餐饮和管理的中枢,是联系高尔夫球场与外界的桥梁和纽带,在球场总体布局上统一、协调着其他部分,承担着球场的娱乐和社会活动。外围的园林植物景观充分体现了各个球场的风格与水平。该项目植物配置中,会所南侧与球场相接处,种植一定面积的林克斯草,延续球场的景观风格,而会所周边则根据不同绿地的功能性配置植物,主会馆前面侧栽植大香樟、红枫、桂花、球类植物及开花地被,配置景石,构成主景,两侧选用银杏、三角枫、白玉兰等乔木,结合垂丝海棠、日本晚樱、红叶石楠、春毛鹃等花灌木,分层种植,使植物和建筑相得益彰,互相衬托。停车场边种植栾树、朴树等大乔木,起到遮荫作用。其他小的地方,如墙角、台阶之处也不可忽视,在这些地方配植以尾丝兰、地被石竹、南天竹等植物,掩饰台阶、墙角的瑕疵之处。

4 结语

高尔夫景观在分类上属于大风景园林的概念[5,6],高尔夫球场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高尔夫球场园林植物的配置并选择一定要遵循球场设计者的构思,要依据球场设计者所要展示出的风格和特点,配置并选择要遵循植物造景的相关原则和高尔夫球场对植物的需求,结合地区的气候特征对植物的影响,选择适合的具有当的特色的植物,合理配置,尽可能地发挥每一棵植物的观赏特性,更好地融合到球场景观中,创造出自然、和谐、生态的球场景观。

[1]刘桂林,杜鸿云.高尔夫球场的规划设计[J].河北林果研究,2000,15(5):86~90.

[2]林 氰,王向荣.地域特征与风景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3]齐春辉.高尔夫球场的园林植物配置[J].中国花卉园艺,2003(2):14~15.

[4]何婷婷,夏 冰.高尔夫球场园林植物选择与应用浅析[J].吉林农业,2010(9):197~198.

[5]C Thomas.Gllf Arehiteture in Ameriea[M].Los Angeles:The Times-Mirror Press,1997.

[6]Golf college of Stdiego.Golf course design stdiego[M].Los Angeles:Stdiego Press,1994.

猜你喜欢

高尔夫球场香樟发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江南的香樟
第5期香樟经济学Seminar(西安)征文通知
香樟树,樟树香
高尔夫球场遇险
中国高尔夫球场全名单
里约奥运高尔夫球场遭水豚啃食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