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荒碱地抗盐碱美洲黑杨造林技术研究

2012-08-28周亮

绿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盐碱品系美洲

周亮

(山东省滨州市林业局,山东 滨州 256618)

1 引言

抗盐碱美洲黑杨造林技术研究是以推广优质速生耐盐碱美州黑杨新品种丰产栽培技术、复合经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为目的,对区域内耐盐碱美州黑杨适应性和丰产栽培技术、复合经营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各项先进的林果栽培技术,并进行了多项技术措施的试验,摸索出了一整套适合滨州荒碱地区的抗盐碱美洲黑杨丰产栽培和管理技术。

实验地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境内,处于黄河三角洲的东北部,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555~2844h之间,年平均气温12.2℃,年平均降雨量617mm。实验地区属于渤海凹陷的一部分,由于黄河的逐渐淤积,海水逐渐退缩而形成陆地,底部土壤不同程度地受过海水侵渍,所以地下水矿化度较高,且离子组成以钾、钠、镁、钙质氯化物为主。由于地下水矿化度较高,不宜用于农业灌溉,常年以地上水灌溉为主,且排水不畅,所以潜水埋深值较小。由于成陆过程、海相、河积的交互作用,且受成土年代差异、地形、水文、海潮、人为活动条件等影响,形成了潜水埋深不一和矿化度大小不等的复杂情况。

2 研究方法

试验材料选用2年生抗盐碱美洲黑杨南林95、895苗木,苗木根径3~4cm,苗高3~4m,对照采用2年生中林46杨和I-69杨,根径、苗高与抗盐碱美洲黑杨基本一致。

在滨城区和阳信县交界的滨大高速公路和滨城区北外环路与东外环两侧绿色通道范围内,建立宽度为50~100m,长度为3000m的试验林带。滨城区东外环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北外环路土壤类型为滨海潮土,土壤含盐量小于0.3%;滨大高速公路两侧土壤类型也是滨海潮土,土壤含盐量大于0.3%。试验研究的设计为在3个不同土壤类型试验地进行抗盐碱美洲黑杨与对照的杨树品系进行对比试验,造林前造林地均为荒碱地,pH值为7.5~8.0,土壤有机质较低,地下水位3~5m。

按试验设计要求,不同土壤类型造林地每条试验林带随机选择3段各40m作为标准段,对标准段内树木进行编号存档。试验林带中的试验苗木和对照苗木的规格、密度,整地时间、方法、标准、苗木处理和栽植时间、栽植深度、灌水等因素基本一致,通过连续4年定期观测,对各标准段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1 造林外部条件适宜情况下造林成活率对比研究

2007年秋季开始营造试验林,由于2008年春季雨水充足,在该条件下对所有试验区段参试品系的杨树成活率调查,每种土壤类型各调查每个系号无性系杨树660株,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地造林成活率调查 %

3.2 严重干旱情况下造林成活率对比研究

2007年春季营造的试验林,由于该年度春季严重缺水,同样调查参试的南林95、南林895、107、中林46、I-69杨各660株,通过调查发现,各无性系在严重干旱缺水和浇水不及时的情况下,造林成活率的差别表现得更为明显。如在含盐量大于0.3%的滨海潮土土壤类型上,参试的5个系号杨树成活率分别是南林95为67.8%、南林895为66.5.1%,107仅为46.9%,而中林46和I-69的造林地造林苗木几乎没有成活。

3.3 不同地类条件下杨树林木生长量对比研究

分别不同的土壤类型,对参试品系南林95、895和对比的系号进行生长量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南林95、895两个系号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没有显著差别,采用一个系号与对照品系比较分析,通过数据发现参试的南林95系号与中林46和I-69相比,平均树高在沙壤土和轻度盐碱土地类上表现无显著差异,而在重度盐碱地上差异显著;平均胸径在3个不同地类上均表现较大的的差异,而且,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大,表现出的差异程度越显著(表2)。

表2 试验林树高、胸径生长调查

按试验设计要求,对不同品系的杨树在土壤含盐量小于0.3%的潮土地类上每条试验林带随机选择3段各40m作为标准段,进行重复试验,共设9个重复,对参试的杨树品系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进行对比和方差分析,见表3、表4、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土壤含盐量小于0.3%的潮土地类上,抗盐碱美洲黑杨95与对照品系间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表现出差异显著。

表3 试验林参试品系高生长分析

表4 试验林参试品系直径生长分析

表5 南林95与中林46胸径对比方差分析

3.4 水分对抗盐碱美洲黑杨生长的影响

根据对滨大高速、滨城区北外环和东外环林分的测定记载,年降水量与抗盐碱美州黑杨连年生长量和总生长量的关系见表6。从表中可以看出,抗盐碱美洲黑杨喜欢湿润,在降雨少的年份,应多浇水给予补充。

表6 年降水量对抗盐碱美洲黑杨生长的影响

地下水位对抗盐碱美洲黑杨生长有一定影响。表7中可以看出不同地下水位林地上抗盐碱美洲黑杨林分的生长情况,当然,影响林分生长量的因素主要还是土壤的含盐量。由此可见,抗盐碱美洲黑杨造林最好选择地下水位适中的地方,以2~4m为最好。地下水位过深的地方,要尽量多浇水,减轻干旱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表7 地下水位对抗盐碱美洲黑杨生长的影响

3.5 温度对抗盐碱美洲黑杨生长的影响

杨树受冻害常表现为苗期和幼树受冻枯梢以及伴生的杨树溃疡病等受害现象。自2007年营造抗盐碱美洲黑杨示范基地以来,尚未发现试验林内林木受冻害的现象,表明抗盐碱美洲黑杨在试验区域内具有一定的耐寒性能。为了检测抗盐碱美洲黑杨南林95、895无性系的耐寒性能,对以上两个品系与参照的中林46、I-69杨进行了不同梯度的低温处理,采用电导法测定各无性系的电解质渗出率,来评价无性系的抗低温能力。因为植物遭受低温侵害后,细胞膜透性增大,使浸泡组织的水溶液电解质渗出率增大,此电解质渗出率的大小与组织受害的程度呈正相关。2009年2月,分别对5个杨树无性系,采集树冠下部1年生经过越冬的枝条进行电解质渗出率测定,将采集的枝条用水冲洗擦干,截成1cm的小段,再用离子水冲洗3次,洗后用滤纸吸干水分。称取各无性系样品1.5g,重复3次,将枝条置于50mL的小烧杯中,加去离子水30mL,在不同的低温条件下,测定电解质的渗出率。见表8。

表8 各无性系在不同低温下的电解质渗出率 %

从表中可以看出,5个参试的杨树无性系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细胞电解质渗出率随处理温度的下降而增加,且不同无性系的电解质渗出率有所差异,从而反映出抗寒性的差异。冬季自然低温的状态下,以中林46的电解质渗出率较低,为24.20%,抗盐碱美洲黑杨的两个系号均较高,分别为33.56%和34.05%,冷处理后,中林46的电解质渗出率仍然较低,而抗盐碱美洲黑杨的两个系号在-30℃时已达到64.95%和67.07%,表明这两个系号的抗寒能力较中林46差,比I-69杨的抗寒能力也差。不适宜在高寒地区栽植。

3.6 风力对抗盐碱美洲黑杨生长的影响

经过对试验区的调查,发现在试验林中,所有速生丰产林和各种不同的混交林类型中,参试的5个杨树无性系在4年的生长过程中,除个别树木发生枝条风折外,绝大部分均未见有风折现象。在农田林网模式造林地内,存在风折现象,抗盐碱美洲黑杨试验林风折率为20%~24%,107风折率为18%~20%,中林46风折率为15%~21%,I~69杨风折率为22%~26%,由此可见,抗盐碱美洲黑杨抗风折能力与参试的其他品系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抗风折能力总体上看相对较弱。

4 结语

抗盐碱美洲黑杨已经鉴定对土壤盐分具有一定的抗性,通过对比试验,寻找到较适合滨州荒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良杨树无性系。根据研究结果,滨州荒碱地区抗盐碱美洲黑杨造林成活率高于对照的107杨、中林46杨、Ⅰ-69杨。通过对比试验,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沙壤土上和轻度盐碱地上,参试的抗盐碱美洲黑杨南林95、895与对照品系间树高生长量没有大的差异,而胸径生长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重度盐碱地上这种差异表现得极为显著;而且,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大,表现出的差异程度越显著。说明抗盐碱美洲黑杨南林95、895两个系号抗盐碱能力较中林46和I-69杨明显增强。在该项试验中,在降雨量多的年份里,抗盐碱美洲黑杨的生长量明显高于干旱年份,说明该品系杨树喜大水,遇干旱年份应多浇水给予补充;在地下水位2~4m的同等土壤条件下,抗盐碱美洲黑杨的生长量高于地下水位过高或过低的立地类型,造林时应选择地下水位适中的立地类型进行造林。通过低温处理试验可以看出,抗盐碱美洲黑杨耐低温能力明显不如对照的中林46杨,比Ⅰ-69杨的抗寒能力也差,不适宜在高寒地区栽植。在抗风折试验中,发现抗盐碱美洲黑杨抗风折能力与参试的其他品系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其抗风折能力总体上看相对较弱。

[1]许慕农,陈炳浩.林木研究方法[R].泰安:泰安地区林科所,1983.

[2]宋福贤,史效玉.济宁市黑杨类无性系引种试验报告[J].山东林业科技,1996(4):27~28.

[3]王衍安,李际红.耐盐碱杨树新无性系选育续报[J].山东林业科技,1997(4):217~218.

[4]王 彦,姜岳忠.黑杨派新无性系引进选育和区域化试验报告[J].山东林业科技,2001(4):55~56.

[5]张子河,陈 亮.豫北地区107杨与中林46杨造林对比试验[J].林业科技开发,2006(2):96~99.

猜你喜欢

盐碱品系美洲
曾经称霸北美洲的美洲栗濒临灭绝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美洲野牛当宠物
外源H2S供体NaHS浸种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陕西 烤烟新品系通过全国农业评审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胞质Ca2+参与外源H2S促进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