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刚义:从冰海勇士到爱心爸爸

2012-08-25李传军

中国报道 2012年1期
关键词:服刑人员老爸爱心

本刊记者 李传军

“我已经56岁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但是只要活一天,我就要为儿童村的孩子摇旗呐喊一天。”王刚义说。

王刚义,1956年生,吉林长春人。法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圣约翰爵士。现任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理事长、村长。2001年从大连黄海出发,开始了挑战冰海之路,成为挑战南极北极冰海世界第一人,先后获五项吉尼斯世界纪录。2005年被美国北极熊冬泳队誉为“中国冰人”,2006年荣获CCTV体坛风云人物,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火炬手。2007年开始筹办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投身民间慈善活动。

他用火热的激情征服了冰川的寒冷,又用火一样的关爱温暖了那些流浪、孤独和濒临犯罪的冰冷角落。

在智利大冰湖、南极长城湾、泰坦尼克号沉没地和韩国汉江、日本的北海道,他的火热一直未曾消融过;而如今,他的爱心又在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每一个被遗忘的心灵间停驻着。

这是一个太有宽度的男人:律师,博士,教授,中国冰人,南极勇士,2006CCTV体坛风云人物。以上这些称谓,只要有一样,就够一个人活一辈子。可是他偏不,在本该功成身退的年过半百之际,义无反顾地接手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从此大踏步地走上慈善之路。对他来说,这是一条最最遥远的路,踏上就没有回头。

他就是王刚义。前半生挑战人生,后半生回报社会。在激情与大爱之间,实现了冰与火的完美交融。

“在儿童村给孩子们当老爸,是我后半生唯一的挑战。”

提起前半生的辉煌,王刚义说,“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再提了。我以后一心一意在儿童村给孩子们当老爸,这是我后半生唯一的挑战。”

但是,他还是再一次披起了战袍。2011年8月2日至8月13日,年已56岁的王刚义,“为了儿童村,为了特殊孤儿的明天”,他带着他的徒弟,有着“黄山北极熊”美誉的崔得益,率队再一次征战北极冰海。崔得益也因此创造了残疾人征服北极冰海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新纪录。

挑战北极归来,王刚义不顾连续15天的舟车劳顿,不顾调整北极和大连6个小时的时差,马不停蹄地带领儿童村的孩子们踏上了第三次千里大探亲的征程。儿童村一行十几人分乘三辆车,冒着烈日,辗转了辽宁省的六个监狱,行程2000余公里。从2011年8月15日开始,历时7天,于8月22日圆满结束。

千里大探亲期间,他在服刑人员面前斗志昂扬的展露,以及人后掩饰不住的疲倦,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动。服刑人员见到亲生儿女时的欣喜以及分别前的不舍让人触动。一名服刑人听了王刚义的报告后,站起来说:“王爸爸,谢谢你,我还有几天就出狱了。如果你不来,我本打算出狱后就要报复,现在听了你的报告,我决定出去后好好做人。”一名监狱干警握着他的手说:“欢迎你们常来。你们来这儿半个小时,比我们苦口婆心帮教一年的效果还要好。”

王刚义说,通过千里大探亲,不仅要让服刑人员在监狱里安心改造,而且要让他们知道,父母犯罪,孩子无辜,这个社会上有许多的爱心人士在呵护着他们的孩子,还要让他们将来出狱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重新做人。他对服刑人员说:“你们在监狱里好好改造,我在外面好好给你们带孩子。”朴实的话语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王刚义接三个孤儿去儿童村。

“创办儿童村的经历,让我重新审视生命和人生。”

这曾是一批被人遗忘,被社会遗忘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部令人心酸的历史。来到儿童村之前,他们流浪,讨饭,偷窃,住桥洞,受尽屈辱,毫无任何尊严。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刑事犯罪案件中约有70%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而青少年犯罪中又有30%左右涉及服刑人员的子女。王刚义说:“创办儿童村的经历,让我重新审视生命和人生。生命是平凡的,但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尤其是这些无辜的孩子们。无论他出生于怎样的家庭,他们都同样不可忽视,也不应被忽视。忽视他们的结果,将是新的不幸与犯罪的发生。作为一家民间的慈善救助机构,作为一个人道主义的救助基地,在遇到鲜活的小生命濒临深渊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推诿。别无选择,立即救人,这是我的原则。”

在这场刻不容缓的心灵救助中,儿童村正在尽全力向这些处在流离失所、危险边缘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过上自尊、自立、自强的生活。

王刚义常常跟孩子们说:“孩儿们,记着,生活的艰难曲折只会把我们锤炼得更坚强;记着,你老爸我就是这样,越打击,越要活得精彩;记着,要自尊自立自强,没人可以打败你,唯有你自己;还要记着,你们永远是儿童村的孩子,即使将来回归社会,咱们也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他大多数的时候都充满豪情,但偶尔也会悲情地把自己比喻成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甘愿为他的孩子们及服刑人员流血。

“只要活着一天,我就要为儿童村的孩子摇旗呐喊一天。”

上帝让这样一个敢爱敢恨敢担当敢追求梦想的大男人来做这些孩子们的老爸,这是他们何等的福分?而在这样的老爸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们未来的人生之路也走得更加踏实、幸福。

海娃,在儿童村生活了7年,是儿童村村龄最长的孩子。2011年,他不负重望地考上了大连外国语学院,给弟弟妹妹们做了最优秀的榜样。站在大学校门前的海娃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辜负所有爱心人士对我的期望,努力读书。我要牢记老爸对我的教诲,感恩社会,回报祖国。我上大学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爱心社,带动更多的人走进儿童村,帮助更多像我这样需要帮助的孩子。”

王刚义说:“海娃考上大学,彰显了民间慈善的救助力量。这不仅仅是儿童村的骄傲,是儿童村弟弟妹妹的骄傲,更是六百万大连市民的骄傲,因为是大连市民的爱心托起了儿童村。”

在儿童村里,当有爱心人士见到心目中久仰的大英雄时,总是会问他:“王老师,你多久来这里一次?”而他总是淡淡地说:“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就住在这里。”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有三百六十天住在这里。”志愿者孙明山爷爷说,“王刚义是在用大禹治水的精神办儿童村。”

“我已经56岁了,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王刚义说,“但是只要活一天,我就要为儿童村的孩子摇旗呐喊一天。”

2011年12月初,他又上路了。这一次,他是去中国的两大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挑战人生,回报社会”的演讲。

“因为那里是新文化、新思想的前沿阵地,是未来精英的云集地。因为北大清华人是中国青年精神风貌的代表,是未来慈善事业的领军者,他们决定着中国未来慈善事业的兴衰……我要把对慈善事业的热爱和执著传播到大学校园去,把慈善观念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撒遍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说这话时,王刚义语气平和,但目光坚定。

在北京大学,当报告会正式开始的时候,能容纳200人的报告厅里已座无虚席,就连台阶上也站满了人。穿着那件伴着他征战了南、北极的红色战袍,在北大学子热烈的掌声中,王刚义上场了。当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呈现出来的时候,当他激情地回忆起在冰海中劈荆斩浪,从南极到北极,从日本北海道到泰坦尼克号沉没地的征战历程时,现场所有人仿佛身临其境般地和他一起走进了十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

这是一个为冒险而生,为梦想而战,百折不挠,视死如归,最终笑傲江湖的大男人。是谁说过真正的英雄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现场学子们专注的眼神,会意的笑容以及一遍又一遍热烈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的孩子们。

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

2009年11月18日,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在大连甘井子区革镇堡街道鞍子山村成立。这是我国首家政府注册的养护孤儿、弃婴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民办福利机构。中国冰人、德恒律师王刚义担任儿童村的村长。据报道,自诞生以来,儿童村先后共救助42名特殊孤儿。

然而,让人感动的地方还不在这里。当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儿童村的图片时,没有人能确定这些90后的天之骄子们是否能够理解王刚义的选择。但是,现场突然爆发了更加热烈的掌声。随着一张张展示儿童村生活、教育图片的出现,随着王刚义饱含深情的讲解,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来。当他说道“我后半生全部的人生意义就在这里”时,会场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英雄华丽转身的敬佩和支持。

一位北京大学的男生这样诠释“刚义精神”:“刚义精神”是百折不挠的挑战精神,是充满社会责任感的大爱精神和舍身忘我的担当精神。

曾经有人问他:“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还会选择儿童村,选择和孩子们在一起吗?”“不是我选择了孩子们,是孩子选择了我。”他这样答道。

环顾他那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办公室兼卧室,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身为一位大学教授、一名资深律师、一个冰海勇士,拥有着如此多的光环,他可以过着多么安逸的生活。而他,却选择了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守护着这些没有血缘的陌生的孩子们。这样的牺牲只为了他的社会理想:现在多建一座儿童村,将来少建一座监狱。

猜你喜欢

服刑人员老爸爱心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老爸
爱心
大选登记
这些老爸,“爸”气十足!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
老爸的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