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水陆两用车发展概况

2012-08-24宁文祥

专用汽车 2012年3期
关键词:江铃水路大阪

本刊记者 宁文祥

水陆两用车的发展可以追溯上百年,人类最早的水路两用车的记载是在1805年的美国,对这款车准确的描述应该是“一辆使用蒸汽动力的装有轮子的船”,或者说是一款能够在陆上行驶的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辆。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水陆两用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地利军队使用的水路两用车,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款车没有量产。

战争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水陆两用车的发展,二战期间,德军装备的大众166型水陆两用车被称为是最典型的水路两用车之一(如图1),其陆地行驶最高速度接近90 km/h,水中速度10 km/h左右,应该是最早量产的水陆两用车,共生产14 238辆。二战结束后,水陆两用车开始从军用领域延伸到民用领域。比如说在日本的大阪,从2010年开始,该市新增了一种全新的出租车—水陆两用车出租车(见图2)。大阪的游客可以直接在河边招手叫停水陆两用出租车,开始美妙的水陆之旅。荷兰是一个地势极低的国家,许多国土都处于海平面之下,因此,两栖汽车在该国很有市场。这不,鹿特丹已经用上了水陆两用的公交车(见图3),成为市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外形上看,鹿特丹的这款水陆两用公交车不论从外观上还是风格上都比大阪的水陆两用出租车更好看。

国内水陆两用车的发展

据说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以北京吉普作为基础,研发过水陆两用汽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研发计划最终半途而废了。

2009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款水陆两用巴士。青岛从澳大利亚引进了国内第一辆名叫"冒险鸭"(Adventure Duck)的水陆两用巴士。青岛也成为继新加坡之后,亚洲第二个拥有水陆两栖巴士的城市。

近年来,我们也渐渐看到了国产的水陆两用车发展的苗头。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是北京某汽车制造商制造的水路两用车(如图4)。这款车北汽BJ2032S底盘的基础上改装而成。最主要的改动是抬高了汽车的底盘,在底盘上加装了螺旋桨推进器。不过动力性能的确不足为道,仅为12 km/h。水中速度慢的原因是车身的平头设计和车轮在入水时没有缩进,造成了在水中的阻力。

江铃也推出过水路两用车,如图5。江铃JMC的水路两用皮卡全车重量为2.3 t。这款类似于吉普车的水陆两用车在陆地上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10 km/h,在水上的最高时速为11 km/h,显然这款水陆两用车在水上的动力表现还不如上一款车。

不过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承载350 kg的货物和5个乘客,实用性还算比较可观。不过不论是北汽还是江铃,因为市场的原因,他们的产品重心不可能在水陆两用车上。而那些充满着好奇心的民间人士对于水陆两用车的热情是汽车企业无法比拟的,比如一位名叫王宏军的汽车修理工,凭借一己之力,通过13年的时间惊人地完成了一辆水陆两用汽车,如图6。这辆车看起来有点粗糙,90%由王宏军手工制作,只有发动机、转向设备和轮胎是外购的。

有人说,水陆两用车将会风靡21世纪,它将帮助人们实现开车穿越海洋环游世界的梦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民用的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或者用于快速反应抢救用的水陆两用车也许会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江铃水路大阪
震撼出击 价值之享,宽体高能先锋SUV江铃福特领睿精领型开启预售
大阪PALETTE连续就业基地
江铃汽车发布关于挂牌出售子公司股权的公告
W大阪酒店
水路
选择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江铃汽车转战新能源
大阪豪放派与东京婉约派
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