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期肝癌患儿的护理

2012-08-15李芸芸纪丹妮年桂红陆丽华

军事护理 2012年9期
关键词:学龄期肝癌护理人员

李芸芸,纪丹妮,年桂红,陆丽华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肝外四科,上海200438)

学龄期肝癌患儿的护理

李芸芸,纪丹妮,年桂红,陆丽华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肝外四科,上海200438)

目的 探讨学龄期肝癌患儿行肝癌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治疗的14例学龄期肝癌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根据学龄期肝癌患儿的特点,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住院时间12~20d,均顺利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有3名患儿诉胃胀不适,2名患儿诉切口牵拉痛,分别给予相应的指导后症状缓解,经过精心护理未诉肝区不适。结论 对行肝癌切除术的学龄期患儿术前进行心理、饮食、环境干预和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进行严密观察与监护、及时处理不适症状、预防引流管滑脱等,是手术成功和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综合护理干预;学龄期儿童;肝癌

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小儿少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多发生在5岁以上[1]。肝癌的治疗,目前仍然以手术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是唯一可使该病获得根治的方法[2]。6~12岁的儿童在经历了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之后,进入了正规的小学教育阶段,在心理学上把此阶段称为学龄期[3]。此期儿童在住院期间心理波动较大,常表现出对手术的恐惧。因此,我们对学龄期肝癌患儿实施了全程、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东方肝胆医院治疗的学龄期肝癌患儿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12岁,平均(8.25±3.54)岁。所有患儿均经病理学诊断为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其中7例患儿有乙肝病毒携带史。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儿均施行肝肿瘤切除术,最大的手术范围为肝脏右三叶切除术。

1.3 结果 本组患儿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12~20d。出院后1个月随访,有3名患儿诉胃胀不适,2名患儿诉切口牵拉痛,分别给予相应的指导后症状缓解,未诉肝区不适。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干预 恐惧情绪是术前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4]。本组14例患儿都表现出惧怕手术。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儿产生较强的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负性情绪。学龄期儿童因其身心发育不完全成熟,术前的应激反应会更加强烈[5]。因此,护理人员应和患儿及其家长谈话,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并对患儿进行安慰、支持、鼓励,树立患儿和家长与疾病斗争的信心;营造家庭化的温馨环境,保持病区安静,提供儿童画报和学校课本,在不影响休息的情况下,适当安排患儿自学1~2h,或者让其画画阅读,使患儿觉得自己没有荒废学习;要求家长24h陪护,以减轻其孤独感。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耐心讲解及指导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发放成册的健康指导资料,解释可能出现的不适。对某些异常检查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注意事项向家长解释时应回避患儿,并采取保护性措施。本组中有3例患儿,表现出异常情绪,通过我们护士耐心的解释,患儿情绪平稳。

2.1.2 营养支持 为了提高患儿手术耐受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给予营养支持。术前给予“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糖类、低脂肪易消化饮食。(1)合理搭配食物。原则上按患儿的口味及嗜好进行补充,可以选择鱼、蒸蛋、瘦肉、水果、蔬菜、豆制品等食物。(2)烹饪以煮、蒸、炖为主。清淡、少盐、少油脂,避免因高脂饮食引起肝脏负荷加重而影响食欲,忌添加辛辣刺激性的调味品。(3)合理安排饮食。主食粗细搭配,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午睡后加一餐点心,保证营养的需求。(4)静脉营养。对肝功能较差、进食较少的患儿给予葡萄糖、氨基酸、中长链脂肪乳、适量的白蛋白、血浆等支持治疗。

2.1.3 术前指导 做好检查前指导、术前准备。严格掌握好术前的禁食、水时间,做好患儿的卫生工作,教会患儿在床上抬臀活动和进行肠道准备,即术前1d14:00嘱患儿口服乳果糖15ml+温开水100ml。教会患儿有效咳嗽、咳痰及如何保护伤口的方法,指导其练习床上排尿、排便。告知患儿及家属术后放置各引流管的重要性和目的,期望得到有效配合。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14例患儿术后均留观监护病房。复苏期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患儿麻醉清醒后,给予半卧位,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2L/min,以增加肝细胞氧供。严密观察患儿的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尿量等变化,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同时,应密切观察其腹部体征、引流液情况,警惕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有1例7岁男孩行肝脏右三叶切除术,复苏时血氧饱和度为90%,立即给予两路吸氧,一路为鼻导管吸氧,3L/min;另一路为面罩给氧,5L/min。经治疗,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波动范围为96%~99%。此外,还应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根据患儿体质量以10ml/(h·kg)计算,匀速补液。有条件的应尽量使用输液泵控制滴数,避免滴速过快而引起脑水肿或肺水肿的发生,尤其注意尿量及尿比重的变化,以指导合理补液。术后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避免患儿过分依赖家属,鼓励患儿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2.2.2 预防感染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咳出。术后第1天,给予翻身、轻叩背,1次/4h,刺激咳嗽、咳痰,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更换导管时注意严格消毒、无菌操作,告知家属防止患儿用手抓导管及导管隧道出口。注意体温变化,以期早期识别导管相关感染的征象;做好患儿的皮肤、口腔及会阴护理,随时给予擦身,动作应轻柔,保护好患儿稚嫩的皮肤;注意各种操作及治疗相对集中进行,减少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刺激;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病室环境,避免过多的家属探视,预防交叉感染。

2.2.3 导管护理 术后患儿带留置静脉导管、胃管、腹腔双套管、尿管各1根。因患儿年龄小,常常会随意地移动身体,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儿及家长交流沟通,将引流管双固定于床单上,对过于烦躁不配合的患儿应适当用约束带保护,以防引流管滑脱。护士对每一根引流管应做好标记,保持引流通畅、管壁清洁,严格做好“四防”,即防脱落、防扭曲、防堵塞、防受压,定时更换引流袋,操作时严格无菌。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各引流液的色、质、量,加强腹腔双套管的观察,了解腹腔双套管放置的位置,如1h内引流出鲜红色血性腹腔积液≥200ml或滴数>30滴/min,持续30min且管壁有温热感,心率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应怀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需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

2.2.4 疼痛护理 学龄期儿童痛阈值较低,往往对切口痛、引流管摩擦痛较难以承受,表现出哭闹、不理睬。护理人员应和家长一起关怀和鼓励患儿,对患儿的哭闹不责备,适当地表扬,鼓励其做一名勇敢坚强的儿童,并给患儿听音乐以及给患儿自己喜欢的玩具。使用静脉镇痛泵的患儿保持镇痛泵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装有镇痛泵而镇痛效果不佳者,根据疼痛性质,遵医嘱予以止痛药物。术后患儿会产生诸多的不适症状,需要父母和护理人员敏锐的眼光和细心的观察去发现,注意镇静、镇痛后患儿的呼吸和神志变化,以防发生呼吸抑制。

2.2.5 饮食护理 禁食期用温开水棉签湿润嘴唇,观察患儿早期肠蠕动恢复情况。待其胃肠活动恢复胃管拔除后,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根据患儿的年龄及时添加饮食,少量多餐、多样化。

2.2.6 出院指导 告知患儿及家长术后3个月应注意卧床休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减轻肝脏的负担,以利于肝脏修复、肝功能恢复。指导患儿学会自我保护伤口,避免意外创伤,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少去公共场合。加强患者饮食指导,坚持“三高一低”饮食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保肝药物,告知家长术后1个月进行复查,检查AFP、B超、肝肾功能。3个月后患儿身体完全康复且病情许可,可以重返学校学习,鼓励患者和同伴们聊天,逐渐融入到集体中发挥自我价值,但要求不参加体育课学习,不剧烈运动。

3 小结

对学龄期肝癌患儿的心理、营养、术前、术后等各项护理进行干预,使患儿能积极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充分信任。护理人员应多鼓励患儿,多一些时间来陪伴,不随意批评与指责,不强迫、不急于做治疗,待得到患儿信任后再进行各项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可有效保证其手术效果。

[1]李正,王慧贞,吉士俊.实用小儿外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27.

[2]吴伯文.实用肝脏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45.

[3]李欢,赵玉红.学龄期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特点概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68-70.

[4]严谨.住院学龄期儿童的医疗恐惧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584-586.

[5]李梅,范雪梅,李天佐.心理干预对不同年龄儿童围术期焦虑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9):70-71.

R735.7

A

1008-9993(2012)9A-0050-02

2012-04-20

2012-07-26

李芸芸,本科,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郁晓路)

猜你喜欢

学龄期肝癌护理人员
学龄期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针对性护理措施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IMP-1、IL-10、hs-CRP及TH的变化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学龄期和学龄前期过敏性哮喘合并鼻炎的疗效差异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