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等院校团日活动工作探索

2012-08-15赵云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年9期
关键词:时事政治团员形式

□文/赵云霄 李 婧

(河北金融学院 河北·保定)

一、高校团日活动现状

(一)团日活动内容过于传统化,主题缺乏新意。高校团日活动的内容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只是按照以往活动内容开展,没有从学生们的真实需要出发。同时,主题以正面题材居多(如贯彻学习文件精神、思政类教育——“爱党爱国”、“诚实守信”等等),反思性教育不足,缺乏新意,因此很难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二)团日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目前,高校大部分团日活动的开展形式都比较单一,缺少实际调查,大都参照以往的形式开展,相对枯燥、古板。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如“爱党”、“爱国”,多是以唱红歌或诗歌朗诵的形式开展,对于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初步了解,浅层讨论的阶段。这些在以往很新颖的活动形式已很难再吸引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团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个别团支部甚至出现了“为了活动而办活动”的情况,广大基层团干部没有形成责任意识,多数同学以应付、完成任务为先,缺乏对团日活动的认真思考和创新意识,这也成为造成团日活动形式单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团日活动注重娱乐化,过程过于松散。目前开展的团日活动,为了能充分调动广大团员的积极性,在活动形式上有了很多创新,如采用一些类似于“快乐女生”、“非诚勿扰”等当下电视上热播的节目形式,或加入唱歌、跳舞、做游戏等娱乐环节。在团日活动中增加娱乐元素,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大家得到放松,达到吸引学生的效果,但却忽略了开展团日活动的意义,背离了通过团日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导致的结果便是:活动开展得很热闹,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过后很难给人以启迪,教育意义甚微。

二、对高校团日活动的建议

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工作的主体对象——新的“90后”青年大学生,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自我意识较强,信息量较大,喜欢张扬个性的一代人。他们在为共青团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对于团委工作的发展也是一种挑战。而团日活动作为高校共青团对广大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更要求团干部不断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来引领思想,更好地为“90后”青年的成长服务。针对上述高校团日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丰富团日活动主题,在调研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团日活动作为对青年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首先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需要。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所需所想,才能有所针对地进行思想教育,才能赢得广大青年团员的广泛参与。

对于团日活动主题的确定,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结合时事政治。时事政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时事政治观,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辨能力;二是要密切结合社会及校园热点。以社会或校园热点为切入点,容易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尤其是校园热点,因事例都发生在学生身边,如果引导得当,极易引起大家的共鸣,使学生们感同身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新活动形式,积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部分学生支持参观、出游形式的团日活动,从某些方面而言,这也是大学生渴望走出校园的一种反映。在开展团日活动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团日活动走出教室,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践行思想道德教育。对此建议高校团委可以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类团日活动,如进行社区服务、文明行为宣讲、校园卫生维护、看望孤寡老人等,让广大青年团员在亲身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加深对思想道德的认识,培养其奉献和回报社会的意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对于高年级开展的团日活动,可以适当的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就业情况融入其中,尝试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相结合,邀请专业的指导老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们明确未来就业所需要做的相应准备,提供模拟就业的平台等。

同时,在开展有关时事政治的团日活动时,形式已不能再局限于学习了解、浅层讨论的阶段了,而应使学生们更深入地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或表达对某件时事热点的看法。如有需要,可以采用辩论赛等形式,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们可以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在一点一滴中树立正确的时事政治观。

(三)对团日活动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发挥团员的主动性,提倡人人参与。高校团日活动应真正地把广大团员青年作为活动的主体,而非仅仅是几名班委团干在策划组织,其余学生均处于“观众”的被动位置,要把“要我参加”发展成“我要参加”。因此,要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具体需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定位团日活动的目标,从而充分调动青年团员的参与积极性。

(四)要避免团日活动主题被形式掩盖的问题。新形势下的团日活动,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而忽视了主题本身的教育意义,在加入娱乐元素的同时,要考虑到其能达到的教育意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五)完善评比激励体系,建立反馈机制,对团日活动进行及时的追踪和总结。针对团日活动宣传时轰轰烈烈,举办时人声鼎沸,但活动过后总结工作不足,没有反馈机制的问题,要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者,应健全考评制度,按照团日活动考评办法进行客观评价。以系为单位,每月评选出3~5个精品团日活动,并予以通报表扬;以校为单位,每学期评选出10~15个品牌团日活动,并制作成视频,供各团支部观看学习。同时,将团支部团日活动的表现作为团支部及团干部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积极鼓励在团日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团支部和团员青年,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这样才会有利于团日活动下阶段工作的推进和提升,促进高校团日活动的稳步发展。

[1]郑蕾,殷为民.对当前高校团日活动开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2]张昱.以团日活动为载体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4.

[3]杨柳.论影响高校团日活动实效的因素[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2.

猜你喜欢

时事政治团员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
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高中时事政治教育:意义、原则与方法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